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0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一:《小灰鼠食物历险记》【活动目标】1、在尝尝、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内容;2、学会运用火辣辣、酸溜溜、甜蜜蜜来形容食物的味道,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故事情节中蕴含的趣味性,发展幼儿想象力。
【活动过程】一、出示小灰鼠,导入活动。
1.展示老鼠,引导小朋友和老鼠打招呼。
2、(播放录音)提问:小灰鼠要去干什么?第二,品尝三种食物,感受故事的第一段。
(1)展示三个商店,引导孩子猜。
师:小灰鼠走着走着,看见了3家食品店,你们猜猜这3家店会卖什么?(二)分组品尝辣、酸、甜三种味道。
1.展示辣椒、酸醋和糖,将孩子分成三组品尝三种口味。
2.老师带领孩子品尝后分享感受。
3.老师总结:原来小灰鼠来到了辣椒店。
你还吃过什么?原来,小灰鼠来到了酸酸店。
还有什么是酸的?原来,小灰鼠来到了甜甜的糖果店。
你还知道什么是甜?(三)讨论小灰鼠到底喜欢哪家店。
1.问:小松鼠喜欢什么样的店,辣椒店,酸酸醋店,糖果店?你不喜欢什么商店?让我们一起来听。
(播放录音,完整讲述故事的第一段)2.引导幼儿讨论小灰鼠喜欢哪家店,并给出理由。
第三,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故事的第二段。
1、师:来到糖果店,小灰鼠开心极了,他一口接一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甜鼠。
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到书里去寻找答案。
(教师个别指导,播放轻音乐)2、问:谁来说说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遇到了谁,发生什么事?四、完整倾听故事。
1、小灰鼠回家以后,把这一天发生的事,写成了一个故事,叫《小灰鼠食物历险记》,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吧。
(根据图片讲述故事,播放音乐)2.小灰鼠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而小河却变成了甜甜的河。
这条甜蜜的河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我们回去后和好朋友和好吧,好吗?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二:《懒懒的小蜗牛》【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的故事,并运用合理的想象力寻找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孩子创造性地整理和讲述图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活动准备】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1.谜语:头上有两对小触角,背上有一个小房子;你可以怪它走得慢,你从来不着急。
(蜗牛)2.请告诉孩子们蜗牛长什么样。
当你抓住蜗牛时,它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要收回头?二、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发散思维。
1、通过观察图片,提问: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2.小乌龟醒了,没看见小蜗牛。
它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蜗牛现在在做什么?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他们两个一起去洗澡,是好朋友。
)第四,引导孩子创造性地整理、讨论、讲述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给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五、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三:《小猫刮胡子》【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别人学的道理。
【活动准备】1、自制《小猫刮胡子》图片一套或根据寓言内容制作电脑动画。
2.一只小猫(有胡子)有一个洋娃娃。
【活动过程】(一)教师以对话引出活动。
1.老师给小猫娃娃看:我是小花猫,我的胡子又长又长。
2、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的胡须有什么用吗?3、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师:可是有一只小花猫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有表情地讲述寓言。
1、教师出示图片,生动地讲述寓言《小猫刮胡子》。
2、师:小猫刮胡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三)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小花猫在看什么?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理解寓言情节。
3、师:小花猫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碰得头破血流?(理解词汇:“头破血流”)(四)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图片,完整欣赏寓言,启发幼儿理解寓言。
1.老师参照图片,和小朋友一起讲寓言。
2、师:小花猫能刮胡子吗?3、教师小结:原来,胡子是猫用来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钻洞时得用它来测量洞的大小。
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猫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钻过去。
(5)引导孩子展开对话,启发孩子做事前的思考,学习看不到的东西。
师:小花猫的主人刮胡子对不对?师:为什么主人应该刮,小花猫却不能刮呢?(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老师:如果你将来遇到一个刮胡子的小花猫,你会对他说什么?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四:《小树叶会说话》【活动目标】1.理解萧也说话的含义,体验诗歌的童趣。
2、在有表情地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学习仿编诗歌。
3、乐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大风、小风等教学图片,沙子、树叶、石头分别装入三个瓶中,小树叶,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欣赏诗歌,理解含义。
诗歌《小树叶会说话》你听!哗啦啦,哗啦啦!风大了,风大了,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风小了,风小了,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哗哗哗,哗哗哗,下雨了,下雨了,小树叶会说话。
风住了,雨停了,小树叶,不响了。
1、议一议①师:你们听说过小树叶会说话吗?小树叶会怎么说话?②引导幼儿猜想并表述。
2、听一听①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小树叶会说话”。
我们来听一听诗歌中的小树叶是怎么说话的。
②配合乐曲《秋日私语》,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配以体态语及音量的变化。
3、说一说①师:小树叶会说话,它说了些什么?好像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说?②幼儿回答与诗歌有关的语句,教师就将诗歌中匹配的语句朗诵出来。
二、学习诗歌。
1、幼儿跟着教师朗读。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音量的变化表现大风小风中的树叶。
2、师幼对念。
①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我是小树叶,你们是风和雨。
我们一起来表演,试试看是不是很有趣。
②第一次教师念小树叶的部分,幼儿念刮风下雨的部分,第二次角色互换。
3,配背景音乐,充满感情的朗诵。
三、游戏“小树叶”。
教师发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1、教师做刮大风状,幼儿快快地跑,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2、教师做刮小风状,幼儿慢慢地跑,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3、教师做下雨状,幼儿扭动身体,发出“刷刷刷”的声音4.老师把手放在背后,孩子们站着不动。
四、仿编诗歌。
1.启发孩子思考小叶子可能会说什么。
2、引导幼儿根据已经学会的诗歌进行仿编。
3.阅读孩子编的诗,一起体验成功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五:《七只小鸡排队走》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数字大小排队和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2、感受儿歌带来的趣味性。
准备:小鸡图片、1—7数字卡片。
重点:学会边数边读的方法。
环节:一、教具导入,引起兴趣1、出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2、交代学习儿歌的要求。
二、欣赏儿歌,理解掌握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1)儿歌名称叫什么?(2)妈妈买了几只鸡?我给这只鸡起了什么名字?(3)你们会数吗?请幼儿边点图片边数数。
(4)哦,鸡走散了怎么办?(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吗?三、学习儿歌,帮助记忆1、带领幼儿轻声学念儿歌。
2、以多种形式练习儿歌。
四、组织游戏,体验情趣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请幼儿八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鸡,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
3、小结: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六:《老鼠娶亲》活动目标: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有节奏地朗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
活动准备:鞭炮一串,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图片若干,猫头饰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鞭炮,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教师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并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
2、学习儿歌《老鼠娶亲》(1)教师出示老鼠(戴着大红花,穿着新郎的衣服)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还珠格格》中娶亲的场面。
(幼儿回答:有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花轿等)(2)老师带着表情背诵童谣,孩子理解童谣。
(3)教师边展示图片边背诵儿歌,引导幼儿打节奏。
(4)教师念儿歌每句前半段,幼儿念后半段,并交换一次。
(5)老师和孩子一边打着节奏,一边朗诵儿歌。
3、游戏《猫捉老鼠》(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教师和幼儿扮老鼠,配班老师扮老猫,老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当念到“蹦叭”时,老鼠全体蹲下,老猫出场,当老猫念到:“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时,老鼠则立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猫去捉老鼠,当老鼠上位后,老猫则不能抓。
(2)师幼共同游戏2-3遍(次数视当时幼儿情况而定)。
4、师幼一起去户外游戏。
附儿歌:《老鼠娶亲》八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四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两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吡呖叭啦、吡呖叭啦、嘣叭。
老猫听了来贺喜,“恭喜!恭喜!”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七:《小蜗牛走过四季》活动目的:1、孩子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内容,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让孩子知道四季的不同特点。
3、让幼儿尝试着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问题。
活动准备:1、轻缓的钢琴曲2、小蜗牛头饰、小蜗牛手指偶3、图片:四季景色各一幅、春草发芽、草莓、蘑菇、冬雪等情景4、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叫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蜗牛)(1)、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小蜗牛的特征(慢)(2)、请幼儿畅想和小蜗牛有关的故事情景2、出示题目《小蜗牛走过四季》(1)、请幼儿畅谈四季的不同特征(2)、讲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3)、请幼儿看图复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a、个别复述b、集体复述c、比赛复述(4)、角色表演《小蜗牛走过四季》3、幼儿讨论:小蜗牛走过了哪些季节?都看到了什么?它为什么什么都没采到?4、创编故事5.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节把故事画出来,在家里讲给父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