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说课课题: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材: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六章第一节授课年段:初一年
一.说教材:
观察种子的结构,这部分实验内容来自于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这个实验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因为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是形成新一代植物体的基础。
种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种子发育开始的。
种子之所以能生长发育成种子植物,因为它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
所以,教材把观察《种子的结构》安排在理解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做好了铺垫,又为学好后面《营养器官的生长》及《生殖器官的生长》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说实验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种子的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实验观察操作的能力。
2.通过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归纳总结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2.通过观察、比较种子的结构,了解其功能,渗透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说实验重难点:
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难点:区别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
四、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生物课,比较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本实验我们因材施教,利用视频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五、说实验方法
【教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学法】
让学生动手实验→对照问题找出答案→小结
六、说实验过程
设计以下流程:课前准备--情境引入--自主实验--合作探究—分析小结--目标测评。
【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天浸泡花生及玉米种子,准备碘液、刀片、镊子、放大镜及玻璃皿学生:可以自己搜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如菜豆种子、花生种子、黄豆种子、玉米种子、稻谷种子等。
【合作探究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准备的花生、玉米等种子, 从外部形态上看大小和形态各不相同,它们的内部结构如何呢?通过实验观察,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大家准备的材料比较丰富,这节课我们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花生和玉米种子来观察结构。
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完成实验任务。
【1】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观察花生和玉米种子:
问题1:大豆和玉米种子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
问题2:大豆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问题3:种子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问题4: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时,为什么胚乳部分会呈现蓝色?
观察种子的结构。
具体观察方法: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一、观察花生种子。
1.取浸软的花生种子,先观察它的外形。
2. 解剖种子,剥去外面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
3.对照课本,使用放大镜观察它的内部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4.小组内对观察的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二、观察玉米种子。
1.取浸软的玉米种子,先观察其外形。
2.解剖玉米种子,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滴加碘液后的有什么颜色变化?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由此推断变蓝部分的作用?玉米种子未变蓝部分是玉米种子的什么结构?用放大镜观察,识别玉米种子的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结构。
3.小组内玉米对种子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观察情况,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种子各部分结构.
老师根据提前做好的课件,分别将花生及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展示出来,让学生重新认识各部分结构.
【3】比较观察的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想一想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
七、随堂反馈
1.胚的结构包括( )
A 胚乳胚芽胚轴胚根
B 种皮胚芽胚轴胚根
C 种皮胚乳胚芽胚根
D 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2 种子的主要部分( )
A 胚乳B子叶 C 胚 D 种皮
3 玉米的营养物质贮藏在( )
A 子叶
B 胚乳
C 胚芽
D 种皮
八.实验后反思:
本节的实验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种子:玉米和花生,学生直观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和掌握各部分结构。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通过几道习题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