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跟着节气去探究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跟着节气去探究

《跟着节气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活动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

它不仅仅涉及农事,还涉及很多其他领域。

它是大自然说给我们的语言,而孩子就是大自然真诚的听众和观众。

让学生了解、探究二十四节气,有利于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有利于他们了解和掌握自然界花开花落、虫鸟迁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基本规律。

二、活动对象:
六年级
三、活动时间:
10分钟
四、活动目标:
1.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亲近自然,感受“天人合一”,提高人文素养。

3.了解更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激发探究传统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

五、活动准备:
视频、PPT资料
六、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探究了二十四节气,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划分以及相应的物候特征等,课后同学们也一定对有关节气的内容开展了不少探究活动,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二十四节气,去探究它吧。

(二)谚语接龙
师:说到二十四节气,关于它的谚语有很多,我们一起看一看:
(ppt出示)
春雷一响,万物齐生长。

百姓不念经,节令记得清。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种田无定制,全靠看节气。

……
师:当然,二十四节气的谚语还远远不止这些,屏幕前的你们是不是还知道更多呢?快与家人朋友们比一比,来一场接龙比赛吧。

(三)探究汇报
师:除了流传的谚语,你们发现了吗?其实二十四节气就在我们身边,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前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的现象……这些现象我们都可以把它记录下来,成为我们以后研究的素材。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四月的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1.知识讲授——谷雨简介
师:24节气中有72候,正好是每个节气有三候,谷雨也有三候,你们知道吗?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一候萍始生
是说在谷雨到来的几天里,因降雨增多,浮萍会快速地生长、茂密起来,绿油油的,仿佛漂在水上的一块美丽画布。

二候鸣鸠拂其羽
民间一般认为,鸣鸠即布谷鸟。

谷雨时节,苍翠的山峦间总是随处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阵阵鸣啼声。

而“布谷”又与“播谷”谐音、近义,提示人们不要耽误农时播种。

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是一种小鸟,栖息于农家常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

每年谷雨时,人们可以见戴胜鸟飞临桑树的枝头。

师:除了谷雨三候,谷雨还有哪些其他常识知识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一看。

(ppt出示)
2.知识拓展——谷雨习俗
师:同学们,视频中介绍的谷雨时节有赏牡丹和采茶喝茶的习俗,你们知道谷雨还有什么习俗吗?
(一)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

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二)祭祀文祖仓颉
自汉代以来,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

师: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呢。

传说中,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

此后每年谷雨节,附近村民都要组织庙会纪念仓颉。

(三)祭海
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

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


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

(四)食香椿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用香椿做的美食吧。

(ppt出示视频)(四)实践不停
除了美食,谷雨节气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如:谷雨养生、跟着谷雨进行的农事、与谷雨相关的诗词……有待你们去发现。

这节课我们只对谷雨这一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了解还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

如果想了解的更多,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查阅文献资料,关注新闻报道
2.采访有经验的老农或是专家学者
3. 细致地观察,及时地记录、整理和比较
(同学们除了会探究也要会点评。

在此次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以为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点评:在□内画“☆”,优秀的画3颗,良好的画2颗,需努力的画1颗,也做一名小点评家。

)
(五)总结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反映着季节的变化,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四季轮回,节气交替,还有很多节气的知识有待同学们去探寻,例如接下来的立夏、小满、芒种……孩子们,让我们继续探究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