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

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

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记叙文,记叙文是把一个事实、事件的发展过程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让读者清楚了解到这个事实或事件的文章。

优秀的记叙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欢迎大家分享。

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篇11、时序顺进式(平铺直叙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例文:鹅与猫的决斗(提要)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

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开头:引出故事。

“罕见”、“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点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

)那天一我刚放学回家,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只母鹅警惕地瞪着一只野猫。

刚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鹅在母鹅的身后惊恐地围成一堆。

地上散布着一些白色的鹅毛。

显然,鹅猫决斗已经开始一会了。

突然,母鹅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贴地面,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将漫不经心地盯着小鹅的野猫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猫毛被母鹅摔在地。

野猫一个翻滚从地上跃起,翘起胡子,双目圆瞪……(描写具体决斗过程)。

母鹅艰难地抵挡着野猫的攻击,笨拙的身体成了幼鹅的掩体。

(故事主体部分:描写鹅猫决斗的情景,突出母鹅舍身护幼的精神,为结尾的议论做准备。

)我被母鹅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赶紧轰开了野猫。

精疲力竭的母鹅趴在地上,用翅膀护住幼鹅。

我来到母鹅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它,安慰着它:一股暖流从我心中冉冉升起……(结尾:扣住“母爱”描写自己的感受或发表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2、平列展开式(画面组合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基本模式是:材料①开头(引出材料)→主体→结尾(抒情、议论)材料②例文:看风筝(提要)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玩。

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各种各样的风筝点缀在一望无垠的蓝天上,煞是美丽。

(开头:引出材料,交待时间、季节、事由,突出“美丽”)材料①:这边是一位快乐的老者在放“猪八戒吃西瓜”。

……(具体描写)材料②:那边是两个小姑娘在放“蜻蜓戏水”。

……(具体描写)材料③:另一边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一位机灵的小男孩在放“米老鼠”。

他们好像遇到了一些麻烦,正在请教一位慈祥的老者。

我忍不住走了过去……(具体描写)(主体部分描写放风筝的几个片断。

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材料变化) 放风筝是一个看上去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然而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

(结尾: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3、对比映照式(抑扬褒贬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

其基本模式为:正面材料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反面材料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

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例文:我的母亲(提要)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

“儿行千里母担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俗语到古诗,歌颂这一伟大主题的名言名句多不胜数,而且脍炙人口。

然而,我是女孩,母亲的女儿。

我曾经憎恨我的母亲,坚决地否定母爱。

(开头以对比的方式引出材料,吸引读者) 那是2001年8月底,我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

母亲坚决反对我上高中……(描写我与母亲的冲突或父亲与母亲的冲突及我的心理活动)快三年了,我很少搭理我的母亲,甚至很少回家。

每当我从母亲的眼中读出痛苦与无奈时,我心中甚至生出一丝莫名的快意。

然而我错了!大错特错!(以上两段过渡)2004年5月15日,星期六,晚上11点15分。

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一个让我终身愧疚的日子,一个让我谢天谢地的日子。

因为从那一刻起,我读懂了我的母亲,终结了可能的终身遗憾。

5月15日,学校难得地放了一天假,让我们回家和父母商量填报志愿的事。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没说什么。

晚上是照例的看书。

11点15分,我去客厅喝水,经过父母的房间,无意中听到了一段对话……(描写对话内容)(对比材料要写得震撼人心,方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我如遭雷击一般立在饮水机旁。

我的脑中一片空白。

只觉得天旋地转,客厅里的家具像在空气中飘浮起来一样。

忽然,“砰”的一声,我手中的水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我扶着饮水机,总算没有倒下。

母亲从房间里冲出来抱住我,拼命地问我“怎么了”。

“没事,妈妈——”我大叫一声,紧紧地抱住母亲,恨不得钻进母亲怀里。

母爱,是伟大的。

没错!(结尾:着力描写自己的感受,不可用太多的议论或抒情破坏文章的意境和情感氛围。

若描写不到位,则可增加抒情或议论。

)4、穿插回放式(线索串珠式)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抒情、议论)例文:钢笔人生走进考场,我首先将一个精致的钢笔盒子放在座位的右上角。

望着它,我思维的野马在记忆的原野上奔驰……以前,妈妈经常自豪地向亲朋好友炫耀,说我“抓周”的时候抓的就是钢笔。

从此,父母对我的前程便充满了憧憬。

“钢笔”便注定与我的一生结下渊缘。

(交待物象及与“我”的人生关系,是故事的开头)带着幸福的憧憬,父母亲高兴了好多年。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的成绩在智力正常的孩子中还算不错。

我还会时不时地抓着钢笔做刻苦学习状,引得父母那带点虚荣的希冀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进入小(五),我开始恨钢笔了。

因为像山一样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钢笔不再给我带来快乐。

我的成绩随着小学毕业的临近而从优秀降到中等,再降到中下。

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法》让我顺利地进入初中。

然而成绩却丝毫没有起色。

为了我,父母的争吵愈来愈多、愈演愈烈:那种伤心明明是看着一位神童毁灭或天才堕落的伤心。

我无暇顾及父母的伤心,因为我正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网络游戏可比钢笔有趣得多啦!初中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我虽然没有坏到哪里去,但自然也不是父母骄傲的“神童”。

其间,我常常不自觉地用精彩的游戏镜头驱赶父母失望甚至痛苦的眼神。

我知道父母每年在我生日的时候都会给我买一支精致的高级钢笔——它们正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父亲略显空荡的书架上。

但我却不敢正眼看它们,甚至尽量不去父亲的书房。

在父亲失落的目光中,我以“择校生”的身份走进了一所“全封闭管理”的学校。

“全封闭管理”,这意味着我每五天半才能和我心爱的网络游戏幽会一次。

果然,不到三天,我对游戏的渴望就像犯了毒瘾一样难以控制。

更为恼人的是,班主任是个语文老师,要我们用钢笔书写,还说出了一大堆理由——虽然我一句也没记住。

然而,改变我的也是一支钢笔。

(注意这一段转折性过渡)那应该是开学后一个多月了。

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慢慢散去,压抑在心底的顽劣就冒出来了。

看班主任那憨厚的模样,应该不难骗倒他吧!我随便编了个理由去请假,他却随手就给我签了字。

第二天.我按时回了校,却因为通宵熬夜实在打不起精神,以至语文课我都听得“摇头晃脑”。

晚自修放学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去了。

我迅速制订了“低调”应对的策略。

但老师的话却让我大吃一惊。

“你昨晚去网吧了吧!”我哆嗦了一下。

“你喜欢电脑,很好。

我拜你为师,以后犯瘾了就去我家上。

”他语气平和得让我感觉像是在布置一场阴谋。

接着他掏出一个精美的盒子递给我。

“这是我的拜师礼物,因为你是全班唯一还在用圆珠笔的人。

”我的小聪明让我根本来不及反应,他就握住我的手——分明是狠狠地握了一下,一股热流迅速传遍了我的全身,等我抬起头,想说什么时,老师已经不见了。

那一晚,我又没睡。

但第二天却精神饱满!谁说毒瘾戒不掉呢?只是人们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而已。

(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要写得跌宕起伏,尽量减少繁琐的叙述,突出感人的细节)三年过去了,我的学习成绩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玩游戏的水平。

今天,我第一次使用老师送给我的钢笔,我要用这支笔换一张中山大学的通知书送给我的老师。

明天,我还要用这支笔创造更多的财富送给社会。

钢笔,果然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结尾要铿锵有力,寓意深刻,还要注意照应开头)小结:记叙文的结构模式相对而言变化较多,运用时可以使用单一的某种模式,也可以将其中的两种或几种合并使用。

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会遵循如下规律:开头(引出材料) →主体(具体描写,用生动的细节突出某种特点) →结尾(适当抒情或议论点题)。

必须注意的是: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要有过渡,结尾要照应。

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模式对快速构思和行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附:并列记叙式芬香永存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您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您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您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凤头)妈,您走后我变乖了。

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

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

每次我总是向您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

您在世的时候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说得多感人,我想能体会“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含义了)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

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

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

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

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

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

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

妈,我多想您能看到。

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

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

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

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

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