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写作指导(结构)

记叙文写作指导(结构)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
─—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 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 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 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 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 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 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 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 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 看不分明了。
同样,人物活动,情节推进,也离不
开细节,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 往就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因此, 强化典型的细节也非常必要。
三要挖掘典型意义
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
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通过文中 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人事 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 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没 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
1.时序顺进式
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 细致刻画) →结尾(抒情、议论)。


名作举例——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 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 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 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 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以时间为顺序,用四组不同的意象表达了思乡这一 主题,显得材料丰富,思路开阔。 学生作品——如写《我的欢乐》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结构: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欢乐。小时候,我的欢乐是一份凉爽 爽的冰激凌……上学后,我的欢乐是一张获得高分的成绩 单……现在,我的欢乐是……作文以“欢乐”为线索,贯穿 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生动清晰地反映了作者心路成长的历 程,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 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 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 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 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 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记叙文的写作必须围绕中心叙事,因为中心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全篇的始终。动笔 之前,要先确立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 想选择组织材料,文章的每一段、每一节都 应紧扣中心。
“三句口 诀” -高考获 取高分 的途径
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2、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3、将思想蕴涵于细节描写之中
中考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1(结构)
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
一要体现“记叙”性质。
即记人或叙事。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
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 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 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 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 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 或想象物等。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 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 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细节烘托,渲染动情点)
(二) 他坐在沙发上,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 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悬念一) 战场上,弹火横飞。他奉命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正在往回撤, 这时,一个暗堡里向他射出了一串火苗,当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 了……只听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暗堡被摧毁了,他也倒下了。 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 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之前只说了一句话:“帮 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 想到这里,他就…… (悬念二) 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他终于做出了决 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典型细节)然后展开了 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而被 判决处……。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 长一栏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大义灭亲,其情可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 为了负起它而付出着。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否在负起它…… (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4、 “蒙太奇”结构法

所谓“蒙太奇”,本来是电影用语,剪辑 和组合的意思,即把许多个镜头组织起来方 法。写作中指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 片段(生活画面)巧妙的连接起来,所有片 段都指向和表现同一个主题。记叙文写作也 可以根据文章的中心通过一定的角度选取几 个相关的片段进行刻画。
二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
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 去,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行文缺乏 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 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背景, 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 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可以说,好的 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氛围,增强文字 的情感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 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 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 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 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 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 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 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 两步、三步……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 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美的 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 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 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 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 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 口下想,─—默默的想。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 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 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 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 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 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 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 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 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 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 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 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3.对比映照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正面故事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故事

我的母亲(提要)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儿行千里母担心”、“慈 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俗语到古诗,歌颂这一伟大主题 的名言名句多不胜数,而且脍炙人口。然而,我是女孩,母亲 的女儿。我曾经憎恨我的母亲,坚决地否定母爱。(开头以对比 的方式引出材料,吸引读者) 那是2001年8月底,我考上了一所学费很贵的私立重点中 学。母亲坚决反对我上…… (描写我与母亲的冲突或父亲与母亲的冲突及我的心理活 动) 快三年了,我很少搭理我的母亲,甚至很少回家。每当我 从母亲的眼中读出痛苦与无奈时,我心中甚至生出一丝莫名的 快意。 然而我错了!大错特错!(以上两段过渡) 2004年5月15日,星期六,晚上11点15分。一个让我刻骨 铭心的日子,一个让我终身愧疚的日子,一个让我谢天谢地的 日子。因为从那一刻起,我读懂了我的母亲,终结了可能的终 身遗憾。
2.平列展开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故事 1 →结尾(抒情、议论) 故事 2 故事 3
【范文】 责 任 人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
(开门见山。)
(一) 教室里。下课了。 “听说XX老师病了,说是风湿病又犯了。今天风 这么大,雪这么紧,他不找人代课才怪呢!。” “他平时对我们那样严厉,今天总算可以轻松轻松了。” “就是。” …… 上课铃响了,大家赶紧坐回到位子上,眼都望着门, 看是哪一位老师代课。门开了,依旧是那一身老式的中 山装,依旧是一只旧得皮都脱落了的公文包,依旧是那 一头的银发,只是分不清哪是白发,哪是白雪……
记叙文结构的几种实用模式 1.时序顺进式
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 画) →结尾(抒情、议论)。
2.平列展开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3.对比映照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故事 ① →结尾(抒情、议论) 故事 ②
正面故事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故事
4. “蒙太奇”结构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生活画面)巧妙的连接起来, 所有片段都指向和表现同一个主题。

考场作文就写作主体来讲,是急就章,要在不超过 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就阅卷主 体来讲,是浏览者,高速运作的机制决定了阅卷人 只能在最多两分钟内(有些十几秒)浏览完毕并作 出判断给出分数。这二者都决定了考场作文在结构 上的一些特殊要求。首先是结构必须有头有尾,层 次清楚,清晰明朗,条分缕析,使阅卷人能够在短 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其次是结 构应有一定的模式特征;近年的高分作文中,不少 就是按常规体式和模式结构获得的。熟悉几种常规 而实用的结构模式,并经过长期操练使之了然于胸, 必将提升同学们快速架构文章能力,从而提高作文 档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