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和特点介绍

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和特点介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特点介绍
兴隆三小司超现从教学内容、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以及教学建议三方面谈谈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内容(知识树)
本册教材共安排8个单元,对数学的四大领域都有所涉猎。

在数与代数方面,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数的认识学习的是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安排的是第七单元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小数的认识和读法,小数的含义及写法,比较大小。

数的运算包括小数的运算和整数的运算。

整数的运算第一部分安排在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别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法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及除法估算,用乘法验算除法,商之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第二部分安排在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安排了口算整十整百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部分。

小数的运算则安排在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一课时。

常见的量介绍的是时间和面积,时间安排在第四单元《年、月、日》中,包括年月日的认识和24小时计时法两个部分的内容。

面积在第六单元的《面积》中,主要介绍的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对比、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和平方千米。

探索规律的知识安排的是第就单元《数学广角》,涉及到集合和等量代换两个部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部分,即图形与位置和图形与测量。

图形与位置具体安排在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中,介绍了认识东南西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说简单的路线图,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会说八个方向的路线图。

图形与测量体现在第六单元的《面积》中,包括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利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教材安排了第三单元《统计》。

分为统计量和统计图两方面的内容,统计量主要学习的是平均数。

统计图学习的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教材安排了第四单元《年月日》后的制作年历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后的重新设计校园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
本册教学内容采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内容与内容之间环环相扣,结合的紧密。

从纵向和横向上看,在逻辑关系上更体现了认识上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目的。

数与代数安排了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教学,为后续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做铺垫。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并为后续学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时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做铺垫。

第九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分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
减法、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其中,在本单元中,认识小数又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六单元面积两个单元。

图形与几何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为后续学习位置与方向奠定基础。

在面积这单元中,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第三单元统计。

在学习单式、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为以后学习其他形式的统计图和众数等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安排了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两个活动;实践活动以分散形式编排在教材中,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建议
1、研究教材,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掌握的是计算的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安排在这一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同时与前面所学计算相比,计算的复杂程度增加,需要保证一定的训练量,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除了以上基本目标外,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这两个单元的教学,还要求把计算放在现实问题情境中,变学习计算的过程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同时仍然要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学习。

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就乘的顺序和第二个因数乘得的积的个位应该写在哪里,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开展讨论;认识新的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可以让学生观察讨论它们与以前见到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应该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统计图;学习小数加减法,借助元角计算,结合整数加减法计算要相同数位对齐,思考小数的数位如何对齐。

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一方面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例如,认识东南西北可以在学校操场或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进行;年月日教材是采用认识有意义的日子引出的,也可以由说说当天的日期或说说自己出生的日期引入。

另一方面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复习和铺垫,例如,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可以先进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和表内除法的口算练习。

3、引导探索,促进合作。

自主、探索、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可以多组织一些探索性的学习,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材在这方面创设了很多情境和条件,例如,乘除法的计算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
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在“面积”的教学中,设置“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开展对“面积单位”的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验证—概括”这样探究的过程。

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

4、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一,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各部分知识教学的目的之一。

第二,教材单独设置了“解决问题”的单元,如本册的第8单元,主要安排了用乘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问题。

要注意与过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区别。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侧重于分析应用题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的呈现是按类型出现的;而“解决问题”这个单元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应用所学的计算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教材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

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三,安排“数学广角”,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和体会集合、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及推理的能力。

5、重视估算和实践活动的教学。

估算和实践活动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提出需要加强的两个内容,也是在以往教学中薄弱的和被忽视的。

本册教材结合乘除法和面积的计算,安排了较多的估算和估测的内容,教师应充分认识估算和估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及对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估算估测,并与口算、笔算结合使用,使学生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提高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算法的能力;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估测的机会,如让学生运用估算或估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或估测检查计算的结果,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

6、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册教材提供较丰富的素材,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及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结合教学有机地利用。

例如,结合找父母的生日,教育学生要关心父母和他人;结合有意义的日子、指南针、小数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历史和科学发展史;结合了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世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等等。

还可以结合本册教学内容,开展查阅资料、课外阅读活动,如结合年月日学习,了解历法的知识,结合认识方向,了解辨别方向的方法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