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学生好动),在本次课堂教学中以铰链四杆机构的真实工作情境导入教学内容,提出本次课的工作任务,并以教学载体为主线组织教学,完成工作任务。
学生课前做模型,老师评,课后按所学新知改进模型,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路。
通过解析教学载体,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第六章第二节。
本教材前面五章的内容都是机械零件的静止运动,常用机构的教学内容需构建运动的思维,是一个由静向动的变化过程,学生应动起来(思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教学中,课程第一章中机构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与提升,同时本学习单元内容也为后续常用机构的学习垫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高、低副接触的运动特点和四杆机构的组成条件。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及其判定条件,了解其应用.
2、能力目标:
(1)、课前预习并分小组制作铰链四杆机构模型,课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模型。
(2)、能够判断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并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四杆机构的形式.
3、情感目标 :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分析问题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做模型,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大胆实践的精神,同时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别及四杆机构类型的确定.
教学难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定条件的应用。
教学关键:杆件的长度、位置与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关系
突破:做模型、动画、课件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知识储备:掌握运动副、构件、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等知识;具备初步分析机构运动特点能力。
(2)、预习新课,并在课前试做铰链四杆机构。
2、教师准备
(1)、准备制作铰链四杆机构的材料、课件、动画、教案、教学载体.
(2)、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设计法、案例教学法(以教学载体为主线)、小组协作法。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动画、机构模型
六、教学过程(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一)课前组织 1、学生按上一节课的安排分小组座好。
(学生共28人,分成5组,每组5至6人)
2、各小组测量课前做的铰链四杆机构各杆
的杆长并标注,在把其摆放在正中。
3、预习新课,结合自己对新知的理解,试
判断一下所做铰链四杆机构属于什么类型?
4、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模型,
并试判断类型.
1、组织
学生分
组;
2、评学
生做的模
型;
3、指出
问题,待
运用新知
解答
做模型
—展示
模型-
找问
题;
思考并
回答问
题
5分
钟
(二)学习情境导入1、动画展示三种机构的运动特点及应用场合 .
2、由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之联系的上节
知识点.
上节内容提问:
(1)运动副
1)运动副的含义与分类?
2)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低副、高副机构?
知识引入:铰链四杆机构是什么运动副?(低副
—转动副)(2)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1)铰链四杆机构由那些构件组成?
2)什么是曲柄?
3)什么是摇杆?
3、由动画思考:三种机构中杆件的长度、位
置对运动有什么影响?
放动画,
创设教学
情境
提问
观看动
画
思考并
回答问
题
5分
钟
(三)
学习任务引入
任务:判定该铰链四杆机构取不同杆件为机架时
的类型。
(解析教学载体)
学习成果:能够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类型,
分析运动特点;课后按所学知识改进模型,每
组各做两种模型。
以教学载
体为主线,
提出教学
任务
明确任
务,本
节课学
习目标
2分
钟
(四)讲授新课(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条件
第一步:分析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
长度之和。
即l mix+l max ≤ l'+l"
第二步: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
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
有三种类型:
(1)取最短杆为连架杆,得曲柄摇杆机构
如图(a)、图(b)所示。
动画、模型展示,
并演示运动特性.
(2)取最短杆为机架,得双曲柄机构,如
图(c)所示.动画、模型展示,并演示运动特
性。
(3)取最短杆为连杆,得双摇杆机构,如
图(d)所示。
动画、模型展示,并演示运动特
性。
讲授新
课;
课件、动
画、模型
教学,提
高学生学
习兴趣,
增强感性
认识,从
而突出重
点
图片展示
各种类型
机构简
图;
观看动
画;
观看老
师模型
演示;
思考、
分析并
回答问
题
13
分
钟
(c)(d)
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则无论取哪一个构件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五)
教学载体处理1、判定曲柄是否存在?
∵l mix+l max =50+120< l’+l”=90+105
∴曲柄存在
2、判断以不同构件为机架时的铰链四杆机构
类型:
1)以AB杆为连架杆,分别以BC杆、AD
杆作为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如图(a)、
图(b)所示。
2)以AB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如图
(c)所示。
3)以AB杆为连杆,DC为机架时为双摇杆
机构。
老师示范
铰链四杆
机构类型
的判断;
强调方法
的运用,
从而剖析
教学载
体;
跟随老
师思维
互动;
理解类
型判断
方法
7分
钟
(六)教学反馈
课堂练习:
1:各小组依据所学新知判断本组所做铰链
四杆机构的类型,并选派代表上台阐述,说明
判断的思路.
2:分析以下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并说明
判定方法。
方式:1)小组讨论
2)小组代选派代表到黑板完成作
业。
3)老师评讲、答疑;学生纠错、归
纳。
引导学生
运用所学
新知解决
问题;
评讲作
业,找问
题,帮助
学生突破
难点;
解答学生
疑惑,了
判断所
做模型
类型;
完成作
业2
(3名
学生黑
板上
做);
学生纠
错、归
10
分
钟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方法见下表: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在同学们已掌握运动副、构件、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等知识,具备初步分析机构运动特点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按照“做—评—教—做”思路组织教学,课前同学们自己动手做模型,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了知识点。
2、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利用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
3、在做作业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判断曲柄是否存在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多加练习.
进一步修改意见:
1、进一步完善课件,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注重学生感兴趣的环节,才能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以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差得学生还需要增加课后辅导,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