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电磁法页岩气压裂监测-丁页5井
当前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集中在钻井方式和储层压裂改造,改造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裂缝网络,提高裂缝导流能力。
页岩气井实施压裂改造措施后,需要有效的监测方法来确定压裂作业效果,获取压裂诱导裂缝导流能力、几何形态、复杂性及其方位等诸多信息,改善页岩气藏压裂增产作业效果以及气井产能,并提高页岩气采收率。
前人做了大量监测方法研究,主要有:井下微地震、直接近井筒裂隙监测、分布式声感器。
由于微裂缝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信号弱、井筒环境噪音大,监测效果不理想。
后两种方法存在监测范围小、无法反应复杂裂缝的问题。
压裂液电阻率很低,利用压裂液注入前后储层电阻率的变化来进行监测是可行的。
广域电磁法具有勘探深度大、分辨能力高、精度高等特点,根据目标层位的电阻率响应特征来研究推断水力压裂改造储层的裂缝的空间展布及压裂效果,并对丁页5井井下压裂情况进行监测研究。
1 试验区概况及模型正演
丁页5井侧钻点斜深3315.00m,水平井完钻垂深4145.41m,完钻层位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测线覆盖20个水平井压裂段,对压裂段裂缝的几何参数进行判断,对裂缝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丁页5井所在位置的地电特征,建立正演模型,计算压裂液充填前后电阻率曲线的变化。
上图为正演结果。
上图左为压裂液充填前后测量的视电阻率绝对值曲线,上图右为压裂前后电阻率变化曲线图。
可以看出,利用广域电磁法进行压裂过程的实时监测是具有物性前提的。
2 推断压裂裂缝纵向展布
3 监测视电阻率差分曲线
4 广域电磁法监测裂缝三维几何形态
5 解释结果对比分析
工程参数分析
半缝长较大的是6、9、11、15、19段
广域电磁
半长:300m-600m,9、11、15、19缝较长Lf=320m
Hf=33m Wf=6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