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历史综合测试试卷(选修一)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历史综合测试试卷(选修一)岳麓版必修1

历史综合测试一试卷 ( 岳麓版选修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

以下对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改革就是要完全的革除旧的、传统的全部东西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经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美社会制度并稳固自己的统治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2、最早的比率代表制选举法是从哪一机构的产生开始的:A、战神山议事会B、四百人议事会C、五百人议事会D、公民大会3、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①农业政策②工商业政策③政治主张④历史作用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④4、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图片不可以..表现其影响的是:5、与此刻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相像的古代雅典的民主机构是:A、四百人会议B、陪审法庭C、十将军委员会D、公民大会6、 2006 年持续了2000 多年的农业税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农业税最早始于:A、春秋期间B、战国期间C、秦汉期间D、隋唐期间7、李悝变法提出“选贤任能”,这一举措:A、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B、完全取销了世卿世禄制度C、确定了新兴地主的统治D、确定了中央集权的制度8、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变法法律是:A、推行连坐法B、重农抑商C、推行县制D、确定土地私有9、商鞅变法中有益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的举措是:A、相地而衰征B、奖赏军功C、取销分封制D、奖赏耕织10、商鞅变法的举措中,最有益于增强中央集权的是:A、广泛推行县制B、推行连坐法 C 、按军功受爵D、奖赏耕战11、商鞅死后,“秦夫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这反应了商鞅变法A、倡导仁义B、特别完全C、法律严酷D、人心所向12、以下对孝文帝改革中三长制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打击了赃官污吏B、使地方政权真实掌握在国家手中C、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D、三长直属于中央13、以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举措中与民族交融没关的是: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B、拟订官员的俸禄制C、公布均田令D、迁都洛阳14、“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买田宅,漂居他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类情况的举措是: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改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举措中有益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A、迁都洛阳B、推行汉化举措C、公布均田令D、采用汉族统治制度16、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举措,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其目的在于促使鲜卑族踊跃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波及服饰、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益于鲜卑族稳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己特点而走向衰败17、“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久“积贫积弱”场面的原由之一,这说明:A、兵不在多在勇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政治改革要有强盛的经济后援D、北宋增强中央集权举措弊大于利18、在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中,惹起隐藏田亩、躲避赋税之人最强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9、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举措的评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理财”以农事为先B、理财举措中增收节支同时并举,以增收为主C、“理财”中尽量不伤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D、“理财”为变法之先,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20、致使北宋中期财政危机严重的最重要原由是:A、土地吞并严重B、宋初增强中央集权举措的负面影响C、财政管理杂乱D、北方游牧民族常常南下扰乱中原21、王安石假想其变法的理财目标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

为此他采纳的举措有:①清点躲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销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2、中世纪欧洲人民一世中不行能经历的是:A、出生时由牧师推行浸礼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一同进行有关的科学观察和实验C、到教堂举行成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23、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为财产阶级争夺了教会的土地财产B、增强了西欧各国的王权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D、促使了欧洲的民族意识24、加尔文说:“一个人之因此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道德、智慧或勤奋,而完整靠上帝赏赐。

财产自己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训斥,这样做就是轻渎神明。

”资料主要表现了: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对很多国产业生了重要的影响C、其思想切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D、其思想完全否认了天主教会的作用25、阿里改革推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主要表此刻:①机器工业②军事工业③政治体系④军队装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6、穆罕默德 ?阿里政权获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诧的成就是:A、中央集权B、整改社会次序C、创立近代工厂D、成立海军2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包含:①社会次序改良②民族工业发展③人民抗争减少④截止西方入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8、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主若是因为:A、公布“解放”法律B、司法改革C、地方自治改革D、土地改革29、 1861 年改革推进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度,主要表此刻: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美B、地方自治制度的成立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立宪君主制度的成立30、从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能够看出:A、俄国劳感人民不辞辛苦B、俄国内河航运发达C、俄国风帆制造业发达D、俄国交通运输业落伍31、被称为“东方的伏尔泰”的日本启发思想家是:A、福泽谕吉B、吉田松阴C、伊藤博文 D 、高杉晋作32、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A、倡导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B、打破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C、发展新闻第一版事业D、改变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习惯33、明治维新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A、民族危机的加深B、倒幕运动的成功C、西方思想的传入D、天皇专制的成立34、“几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响中表述有误的是:A、对外开过,学习西洋之法B、改革幕政,是先富国强兵C、颠覆天皇,成立民主政权D、激发斗志,保护民族独立35、 19 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盛行的最主要要素是: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看法人心所向C、民族财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36、 19 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快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重点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适应历史潮流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联合起来D、维新派获得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戴37、 1895 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记是:A、强学会的成立B、《中外纪闻》创立C、“公车上书”D、保国会成立38、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伟绩在于:A、完全的批评了封建思想 B 、发展社会经济C、推进政治改革D、促使思想启发3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为实现近代化而进行的改革,举措迥然不同,此中“小异”应是:A、拟订宪法B、创立近代工厂C、改革传统教育D、增强中央集权40、中国新期间的改革从乡村领先打破,推行了一些列重要改革,按先后次序摆列是:①产业构造调整②税费改革③家庭联产承包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第Ⅱ卷(非部分40 分)二、资料分析:(本大共 4 小。

第4110 分,第428 分,第4311 分,第4411 分,共40 分。

要求剖析资料,合所学知回答。

)1、以下资料:资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夏国增,养兵西陲,累百万。

——《宋史》资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改造者数千百事,⋯⋯其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

⋯⋯免疫之法成,不,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通流,而国用矣。

——王安石《川先生文集》资料三(王安石)不忍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民。

⋯⋯及其得志,以此事,青苗法,以富民之利。

民无富,两税以外,皆重前途十二,吏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栾城三集》资料四(司光)更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用私,乱旧章,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里叹恨。

⋯⋯免役,富而困,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愁无告。

”——《治通》回答:①北宋“ ”原由,除资料一中波及的以外,有重要一是什么?( 1 分)②王安石法“ ”采纳的举措,除资料二中说起的以外,有哪两“事”?依照资料二,归纳王安石法获得的收效。

(4 分)③依照资料三、资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受到除的原由。

(2 分)④有关王安石的价,当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

一是必定,王安石法必定程度上扭了北宋弱的场面;一能否认,王安石法是一离开的法运。

此中一种意,表。

(3 分)2、( 2007广高考) (8 分)16世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志着近代的初步。

——据 ( 美 ) 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合所学知回答:(1)“ 16世教会的反叛” ,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典型。

三国宗教改革的者分是 ?(3 分 )(2)16 世的宗教改革有何史意?(5 分 )3、以下资料:( 11 分)资料一明治期的工厂、学校及交通工具资料二明治期间,很多高级官员以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 ,才能与西方列强平分秋色。

所谓“脱亚入欧”即离开落伍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

资料三19世纪60一70年月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公司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 年9911 6007 9541879 年18742 00051 937据统计, 1860 — 1890 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添了 2 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 3 倍,而煤炭产量的增添则超出了19 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 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添了 6 倍,铁路线增添了35 倍。

请回答:(1)据资料一、二指出日本在学习西方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3 分)(2) 资料三反应了哪些历史信息?(2 分) 致使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来源因是什么?(1 分 )(3)联合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日本改革后,在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方面有何相像点 ?(3 分 )(4) 俄日的兴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迪?(2 分 )4、(2007 年广东省教研室模拟试题)(11分)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但改革史上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请回答:(1)请列举中国古代的改革中有关社会内部调整政策、富国强兵与促使新旧社会制度改革(各举两例)( 4 分)(2)若是你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改革家,按西方改革的模式,请设计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主要改革内容及其次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