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高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培优辅差计划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计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1xx市20xx届学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xx质量检测全市平均分84.87分,国光中学为90.74分;下学期期末xx质量检测全市平均分83.01分,国光中学为91.56分。
数据显示,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进步明显。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年段作文得分与全市平均分相比较,超出的分数幅度不够大;整个年段的学生书写卷面情况不够理想;个别学生语文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主观题不写,放任空白;部分班级学生背诵不够落实等等。
新学年伊始,为了寻求教学突破,使学生在高一明显进步的基础上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国光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八位教师响应年段领导号召,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多次反复进行深入教学研讨,一致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层教学,以期因材施教,精准突破。
为此,拟定了本学期“培优”、“辅差”的年段教学计划,具体如下:一、高二语文“培优”计划1、拟选定小部分年段优秀学生组成“阅读兴趣小组”,在规定时间进行同本阅读、整本阅读,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拟定原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线,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
语文学习成绩提高的根基就在于阅读与积累的深度与广度,通过阅读拓展,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培养语文学科素养;同时可以有效支撑作文教学、阅读教学。
优等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明显进步,但由于当下学生阅读积累普遍乏力,单靠课堂教学,易遭遇学习瓶颈,阅读是治本之策。
2、如果培优人数能够精简的话(10人以内),拟为每位培优对象制定个性化的两年语文学习规划。
拟定原因:优等生们语文学习乏力的结果相似,但原因却千差万别,针对不同成因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针对性更强也更有效。
但是如果最终年段确定出来的培优对象太多,本项可能难以推行。
3、拟对优等生集中进行作文、阅读专题训练。
拟定原因:优等生学习能力较强,部分高考通过教学可以相对明显见效的知识专题模块,可以提早进行强化。
这样等到年段大部队教学进度到此的话,对这些优等生而言,已经进入复习整固的阶段了,对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有助益的。
4、建议年段聘请专业的硬笔书法专家对优等生进行书写指导。
拟定原因:本届学生书写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几位成绩优异的种子选手,书写更是严重影响其得分,改进书写不仅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对其余学科而言道理亦然。
鉴于年段高二语文老师的教学实际,本环节由老师们来完成,恐有难度,故需年段统筹。
5、建议年段重视对学生“学科均衡意识”的疏导,使学生形成“得全科者才能得天下”的观念。
拟定原因:对语文学习的忽视甚至鄙视,历来普遍,这点在理科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在理科尖子生们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语文老师们越是苦口婆心,越有王婆卖瓜的猥琐之嫌;故迫切需要年段领导以官方正统的权威,使学生明白各科齐头并进,才能成为真正尖子的道理。
二、“辅差”计划1、拟消灭主观题空白、作文空白现象。
拟定原因:在xx期末质量检测的试题质量分析中,老师们发现个别学生由于学习态度的问题,主观题、作文放任空白,严重影响班级成绩。
这部分学生放任空白,更大的可能是不为,而非不能。
故该部分学生已经锁定名单,具体到各班,各科任教师已经着手在处理解决中。
2、拟狠抓默写背诵,争取能拿分的尽量不丢分。
拟定原因:对于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背诵是通过个人努力相对较能收获的知识模块,通过分层教学,为不同学生寻找符合其特性的得分点,是较有针对性的辅差策略。
3、拟对学困生集中进行语法知识、语言应用等基础性专题训练。
拟定原因:通过分层教学,为不同学生寻找符合其特性的得分点,是较有针对性的辅差策略。
高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2一、小题成绩分析xxx总分108分,1卷选择题满分39分,得分24分,2卷主观题满分111分,得分84分,成绩整体有待提升。
客观选择题错5道,失15分,论述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错误率高,阅读质量有待提升。
主观题失分严重,失分较多题型主要表现在:小说阅读,第8、9题,满分12分,失2分。
文言文阅读,翻译第13.1、13.2题,满分10分,失2分。
语言文字应用,第20、21题,满分11分,失9分。
作文,满分60,得分47,失13分。
综上所述,选择题、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二、培优目标计划:选择题至多错2—3道,提6—9分,小说阅读提2分,文言文翻译提1—2分,语言文字应用提4—6分,作文52分以上,提3—5分,在现在108分基础上,总计再提升10—15分。
达到:根据本学期5次大考中最高分数119、最低分数100,确定最低目标120分,理想目标为125分,高度目标为130分。
理想大学:清华大学三、培优设想1、最大限度地提高选择题分数。
2、加强阅读、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语文思维训练,掌握答题专业术语、提升语文理论水平和学科素养。
4、加强卷面书写、规范化作答训练。
5、保证基础知识不失分。
四、主要措施:1、加强卷面的规范书写,由我监督,一天一张田字格练字纸硬笔书法练习。
2、作为班主任,加强交流,了解他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沟通思想,切实解决该生在学习上、思想上的困难。
3、利用早读时间,在年前完成初、高中64篇考纲要求背诵的篇目、课本里出现的文化常识、必修教材中基础知识、常见的熟语。
进入二轮复习后,背诵最新作文素材、课堂上需要落实的文言知识等的识记知识,提高阅读量。
4、课余时间,结合今年高考考到的阅读篇目,让他阅读《史记》、《红楼梦》、鲁迅相关著作,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
5、利用每周二晚自习第一节,观看《新闻周刊》,针对热点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导教案,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坚持辅导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7、强化限时训练,在现有每周练习量的基础之上,再发给学生2套精选模拟题,定时定量,每周完成2—3套试卷。
8、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学生。
9、采用激励机制,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10、充分了解他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他改善目前学习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3一、小题成绩分析xxx总分115分,1卷选择题满分39分,得分30分,2卷主观题满分111分,得分85分。
主观题失分严重,失分较多题型主要表现在:小说阅读,第8题9题,满分12分,失4分。
文言文阅读,翻译第13.1、13.2题,满分10分,失4分。
语言文字应用,第20、21题,满分11分,失4分。
作文,满分60,得分49,失11分。
二、培优目标计划:小说阅读提2分,文言文翻译提2—3分,语言文字应用提2—3分,作文53分以上,提3—4分,在现在115分基础上,总计再提升9—12分。
达到:最低目标120分,理想目标为127分,高度目标为135分。
理想大学:北京大学三、培优设想1、最大限度地提高选择题分数2、加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3、强化语文思维训练4、加强规范化作答训练5、保证基础知识不失分四、具体计划1、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语文早读时间非常宝贵,我计划在早读上完成64篇考纲要求背诵的篇目、课本里出现的文化常识、必修教材中基础知识、常见的熟语、最新作文素材、课堂上需要落实的文言知识等的识记知识。
计划9月份和10月份,主要完成64篇初高中要求背诵篇目;11月份复习巩固背诵篇目之外,主要完成必修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及文化常识;12月份主要完成常见熟语的积累;元月份对前面所识记知识全面复习,并积累最新作文素材。
尖子生的所有识记内容我亲自检查,以保证知识落实到位。
2、对社会生活关注常态化每天给出固定时间(早6:50——7:30)进行报刊阅读,每天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大事进行书面评论,第二天早学生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批阅新闻点评。
认真批阅尖子生的新闻点评,优秀的新闻点评上课时进行范读,希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
3、强化限时训练每节课前进行短时间的限时训练,比如限时10分钟,要求做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做两道诗词鉴赏题,或做一篇文言文阅读,或做6道语言基础知识运用题,采取滚动式训练,关注尖子生的做题习惯和答题时间以及准确率,希望以此来最高效率地提高学生在有限时间里的选择题的正确率。
周六进行大阅读限时训练。
4、强化语文思维训练课堂上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训练,在典题示例中要教会学生各个类型题目的答题思维,在学生习题训练中要经常进行尖子生个性提问,要求学生从如何审题开始,讲出自己做题目的思维步骤,以便检测学生掌握答题思维的情况,重在保证学生的落实。
5、加强规范化作答训练尖子生作业从字迹要求到规范化作答要求,要严抓细管,从细处着手,培养她的分分必争的理念,每人每天的作业做到面批后改正,改正后检查,检查后要求在题后写好反思。
高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4一、问题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因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而导致学生成绩优劣不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回避,而应该正视。
尤其是我校教师。
孔子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尽管我们提出培优补差的策略,但班级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导致很难照顾到个体差异,也就让“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
教育部一直推行消减大班额计划,对该问题做很好的政策指引。
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导致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分析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把学分为几类,强调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所谓天赋姑且不论,教师要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的具体原因,以便在因材施教中对症下药。
学生个体差异,成绩优劣,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是学生的主观因素。
1、个体志向性障碍。
个体无大志,学习无目标。
学习的无目的性、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无动力,无方向。
随波逐流,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2、个人情感性障碍。
情感冷淡,为人麻木。
对生活无激情,对学习无兴趣,学习和生活单调乏味,情感空虚,内心苍白,无法丰富情感,热爱生活,无法进入美好的情感世界和审美境界。
3、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这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学习无兴趣,缺乏主动性;或迫于某种压力,敷衍应付;或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这样的学生,一般缺乏意志力,课堂学习效果差,作业练习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