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应聘的前期准备一、心理准备(一)自信什么是自信?心理学对自信的解释是:“一个认为自己是优秀的的人,必然会有优秀的表现。
”充分的自信,这是对求职应聘者心理的最基本要求。
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如果相信自己能胜任某项工作,就会在潜意识里不断勉励自己去努力实现目标,这种心理活动对应聘时的临场发挥极其有利。
善于推销自己的人,他的表现是自信而不骄傲,谦虚而不自卑。
对于招聘者来说,你的自信能使他不知不觉对你产生信任,因为你的自信打动了他。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取得主动,首先要自信,失去了自信,成功便无从谈起。
“你们要几个”这种问法显得信心不足。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并不在于招几个,而在于你有没有成为百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或独一无二的实力。
“你们要不要女性”这样询问,首先就给自己打折扣,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巾帼不让须眉”才能给用人单位认真考虑自己的机会。
“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来的人急于表示坦诚或急于得到“兑现”,一见到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劈头就问这句,弄得人家无话可说。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看重的更是实力,而不是籍贯,这么简单的一问,很有可能得到同样简单的回绝答复。
有位小有名气的作家到海南一家杂志社求职。
主编问他:“你有什么优点,擅长什么?”“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打算来这里学点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既然你没有什么专长与优点,到我这儿混饭吃吗?”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后来经别人指点,他决定再试一次。
这次,他把已经发表的几十篇大大小小的文章打印成册,附上目录,在主编面前潇洒地一摊,主编看完目录,惊讶地注视着这位曾是战战兢兢的求职者,含笑地点了点头。
应聘时应时刻告戒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如果能够在招聘者面前表现得信心十足,又落落大方,那么你就在心理上获得了比他人更大的优势。
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美国的乔伊·吉拉德曾在一年中创造了零售推销汽车平均每天四天部的纪录。
当年,他去应聘汽车推销员时,经理问他:“你推销过汽车吗?”吉拉德回答说:“我没有推销过汽车,但我推销过日用品、家用电器,我能成功地推销它们,说明我能成功地推销自己,我能够自己推销出去,自然它们,说明我能成功地推销自己,我能够将自己推销出去,自然也能将汽车推销出去。
”吉拉德的自信征服了经理,他将自己推销了出去。
推销产品,首先要学会推销自己,推销自己要有自信。
自信的作用,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注目。
目光远大的企业家已将它列入挑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中。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有一高裁生,毕业后报考某公司,结果落选了,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打击,痛不欲生,自杀未遂,住进了医院。
后来,经过查询,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将他漏掉了,他是该公司考分的第一名。
这下,他喜出望外。
就在他正准备请亲朋好友摆酒庆贺时,又传来了消息,他还未聘用就被解雇了。
公司经理这样评价他:这个人知识和能力也许是第一流的,但这样一点生活的打击都受不了,怎么能期望他将来在公司里有大的作为呢?如果公司濒临危险,他肯定第一个就会当逃兵。
(二)正视现实1、认清就业现实大学生毕业分配已由“包办”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走向市场、参与自由择业竞争是在势所趋。
市场经济有这样一个准则:企业的商品是否具有生命力,取决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满意度,商品命运全在于这对消费者的适用程度。
大学生毕业生这种“商品”是否畅销,应看其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其去向、用途自然就要由社会这个“消费者”的选择来决定。
用人单位在人才时,一方面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开始注意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们特别重视动手能力、爱岗敬业和健康状况。
而大学生一向青睐的外企则看重全面发展,除了对专业、语言能力和电脑能力有较高要求外,应变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心理随能力和创造能力也都很重要。
2、正视自己作为“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以需求、以质量论价的。
作为“商品”的大学生们首先了解当前社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缺乏什么的人才。
社会渴求的人才其相对不高。
其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估计,从知识、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智力、能力、性格待方面发掘自己的长处,也找找自己的短处。
有此特点和长处可能成为你求职的依托,有些微不足道的短处可能成为遭受挫折的重要的原因。
而一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只要进入大城市,留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不愿到偏远落后地区、小单位等急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造成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面向未来就业市场已是买方市场,大学生同样需要在市场上接受风雨的洗礼。
面对人才需求的机构性变化,要求我们转变就业观念,踏实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避免择业方向与社会需求脱钩。
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最需要高层次管理人才、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高新的技术人才以及具胡两种专业以上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就目前的四个直辖市而言,计算机、建筑学、机械设备制造等到58个专业尚被看好。
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正逐年增加。
一些中小型企业,虽然知名度不大,管理上不很规范,但它小而新,充满活力,有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也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是要转换就业观念,并不断充实自己。
二、求职文稿的准备求职应聘前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后,还需要做些具体的、技术层面的准备,比如个人履历、求职信、推荐信等文稿的撰写;招聘方、用人方的资料收集;甚至个人仪表、服饰的准备等。
(一)求职信写求职信是求职的形式之一。
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发布招聘广告,要求求职者首先寄送自我介绍材料,然后通过对求职者就成了是否参与面试的第一个依据。
写好求职信,是求职者引起对方注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1.内容据国外专家调查,在大量的求职信中,称得上“优秀”者寥寥无几。
从内容上看,求职信最常见的缺点是过分自信或不够自信。
过分自信者对自己吹嘘过多,信写得很长,大话、套话连篇,给人妄自尊大的感觉,从中看不出某职的诚意。
不自信者则缺乏魄力,找不出录取你的理由。
从形式上看,求职信最常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结构混乱、文理不通、错字别字太多以及乱涂乱改等方面。
求职信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个人基本情况和用人信息的来源。
要简单介绍求职者的姓名、就读学校、专业等。
写出用人信息的来源,即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招聘信息,这可可以显示你对该单位已具有初步的印象,同时表达出希望到该单位从事某方面工作的愿望。
(2)申请的具体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往往为多个岗位招聘人才,因此要写清楚所要应聘的具体工作岗位,否则对方将无法回复。
如果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申明自己希望获得哪一类工作岗位。
为了扩大求职范围,可以附带说明,除某类工作外,还愿意并能胜任何种类型的工作。
(3)胜任工作的条件。
这是求职信的核心部分。
主要是向对方说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总之,就是让对方产生这样的感觉,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胜任这一工作。
(4)表达面谈。
表示希望对方给予回信,并且热切地希望有一次面谈的机会。
不要给对方施加压力,也不要过于谦虚,求职信自始至终要注意刻画自己的形象。
2.格式求职信的构成一般由称呼、开头、正文、结尾、附件和署名6个要素组成。
(1)称呼。
求职信带有“私”事“公”办的意味,故称呼时应严谨,对读信人可直呼为“××公司负责人”、“××厂厂长”等。
(2)开头。
一般书信的开头为问候语,但求职信的开头则大可不必,可直接说明自己写信的目的,表达时应简洁。
(3)正文。
这是求职信写作的重点,在交代求职的原因之后,应着重介绍你应聘、应征或寻找工作的自身条件,尤其要注意表现你的主要成绩,突出优势,甚至突出你的个性或“闪光点”,让人了解到你自身条件中的吸引人处。
(4)结尾。
求职信结尾主要强调你的愿望和要求。
如希望用人单位给你一个见面的机会,或盼望他作出肯定的答复,或静候他的回音等。
最后写上“此致”“敬礼”的字样即可。
(5)附件。
即证明材料,注意排列顺序时要有所侧重,包括学历证明、各门专业课程成绩表、科研成果证明或证书、获得的奖励证书、外语等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附加材料复印要装订整齐。
(6)署名。
署名即不能过分谦卑,写成什么“您的学生××敬上”等字眼,也不要炫耀你的书法,以免“画蛇添足”。
3.写求职信的技巧(1)求职信的外观形式要先声夺人求职信提供给对方认识求职者形象的工具,通过求职信给对方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争取面试成功无疑是重要的。
看信人最先看到的不是信的内容,而是信的外观形式。
因此,求职信的工整、清洁、美观,让人感到愉快和舒服是给人以良好印象的第一步。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字迹工整,书写美观。
其次,选用质地好的信纸,用钢笔按正确的格式书写。
当然,如果能够自己动手用计算机打印一份象样的简历也是不错的,还可以借机显示一下打印表格和绘画的本领。
不过如果自己能够把求职信写得非常漂亮,最好还是手写为好,因为从字里行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这恐怕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
再次,最好选择标准信封,准确、清楚地写上收信人的地址和名称。
有些研究求职的专家认为,信封样式以及邮票图案对引起对方注意都有一定作用。
(2)针对性要强求职信多种多样,但大体有两中情况。
一种是具有高度针对性的信,主要是针对某一单位的某一个人或某一具体问题而写的。
另一种信可称为“广普信”,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优点是可以大量复制,到处投稿,节省精力和时间,但内容缺乏针对性,求职效果差。
(3)要突出重点求职信要突出那些能引起对方兴趣、有助于获得工作机会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自身特长和个性特点等。
有一点须特别注意,即在介绍专业知识和学历时,切忌过分强调自己的学习成绩。
刚出校园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社会上也和学校一样,重视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就会谋到一份好职业,甚至为自己全优成绩而沾沾自喜,这是不成熟的表现,很容易导致求职失败。
因为为自己的学习而夸夸其谈,只能给人以幼稚和书生十足的感觉。
而用人单位更重视的是经验和实际能力,所以要一般地写知识和学历,重点突出工作经验和能力。
刚毕业的大学生资历浅,工作经验不多;但可以介绍一些与人相处或管理人才的经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甚至旅游的体验也是值得一提的。
介绍经验不能太空泛,要具体、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要始终围绕着能胜任工作这个中心来介绍自己的精力和经验。
(4)篇幅要适度专家指出,求职信以两页500字左右为好。
篇幅过长,洋洋洒洒几十页,对方没时间多看,看了也难抓住重点,反而产生不了好效果。
求职信也不能不短,否则,说不清问题,显得没有诚意,没有特点,自然也就缺乏影响力。
(二)简历简历也称履历表,其作用是将自己的重要情况表现在一张纸或表格中,让用人单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