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成别人作文【篇一:把别人当做自己】把别人当做自己李妍娜一个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回答说:“其实做到四句话即可:把自己当做别人,把别人当做自己,把别人当做别人,把自己当做自己。
”我则认为,做到真正快乐,最重要的是把别人当做自己。
有一位老者,经常和商人去某家店里吃牛排。
恰巧有一天店里的主厨不在,牛排是另一个师傅做的。
饭后,老者派人把那位厨师叫来,厨师心里忐忑不安,老者指着盘子中剩下的半块牛排说:“我年纪大了,胃口不好,怕你看到这剩下的半块牛排后以为自己手艺不佳,所以特地把你叫来,说明情况。
”多么简单的几句话呀!但愈是简单,愈是让人感到他的高尚!在商场上打拼,想必他也有过失败,于是他将心比心,不愿将这种痛苦带给别人!老者离开餐厅,无牵无挂,这是一种快乐;厨师备受鼓舞,这也是一种快乐。
然而,这种快乐的根源是老者把别人当做自己!所以我要说,做到真正的快乐首先要把别人当做自己。
有这样一段话:每一株玫瑰都有刺。
正如每一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
你要学会的并不是怎样把刺拔掉,而是避免被刺伤。
同时,也不要让你的刺刺伤心爱的人。
试想,如果你被刺伤,你又以同样的方式的对待他人,那么,结果只可能是两败俱伤。
假若你记住这种痛,就能体会到别人受到同样伤害时的痛,那么你也许就像保护自己一样去保护其他人,这不是很快乐吗?这不是愿与你把别人当做自己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快乐,也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
学会把别人当做自己,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里都会是像天空一样和谐的蓝色,然后在它的怀抱里,体验自由、畅快飞翔的快乐;学会把别人当做自己,那么每一个春天都会有鲜花怒放,每一个夏天都会有清风徐徐,每一个秋天都会有黄蝶飞舞,每一个冬天都能拥有阳光!学会把别人当做自己,那么你快乐,我也快乐。
【篇二:2015年高考作文预测: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月考作文】德国作家图霍尔斯基在《房客与房东》一文中说了这样一样事:房客说:如果水管坏了,他应该让人来修!有合同嘛他是房东,有这个义务。
房东说:这些女士先生们大概每天要洗六次澡,所有的衣服都在浴缸里面洗,因此水管坏了也不足为奇。
我压根就不想让人去修。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既是房客的角色,又是房东的角色。
作为房东,我们可能会摆出一副受委屈的样子;作为房客,我们可能又会心安理得地要求这要求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似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范文]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圣人在几千年前认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应强加给别人做。
因为当自己站在他人角度上时,也不会想做这件事。
用儒家的观点来衡量《房客与房东》一书中写了房客与房东互相批评指责,都不为对方着想的故事,照样适用。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当常常想做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会让我们摒弃那种忽略他人的感受,只按自己主观想法办事的行为,世界岂不是皆大欢喜吗?做别人,构建坚实的友谊。
宋代两位文豪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是不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两人经常月下对饮,清流赋诗,在一起举笔浑洒。
但苏轼本性放荡不羁,心直口快。
一次,苏轼去宰相王安石家中拜访,赶上王安石不在屋内。
苏轼碰巧看王安石新诗中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落花心,不免冷笑道:明月怎能叫呢?黄犬岂能落在花心?于是将诗改了,并未顾及他人感受。
后来,王安石弹劾并贬了苏轼。
流放途中,苏轼发现在偏远地区,人们将一种昆虫称为黄犬,将一种鸟儿称作明月,不觉大悟,后悔误解了王安石。
试想,若苏轼等王安石回来问个明白,顾及到王安石的感受,既维护了两人友谊,又免受贬谪之灾。
所以,学会做他人,换位思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做别人,维护集体间团结。
有一种叫gamebox的游戏。
两队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破解问题,逐步闯关,分出胜利。
但在比赛中,选手们很容易在闯关方法上出现分歧。
而大多时候小选手们是互相指责,并不顾及队友感受,共谋大计,结果导致内部不团结,因而闯关速度下降,甚至失败。
如果小选手们顾及到队友的智谋,集思广义,兼收并蓄,做他人,取各家之长,将指责变为讨论,那胜利的可能性就增加许多了。
如此观之,做他人在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要素。
做别人,能保持家国安定。
西晋睿帝在田原荒芜,粮食大旱,饥民苦不堪言之时,竟向众大臣询问: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样事不关己的口气,完全不顾及移民百姓的存活,终导致西晋王朝的覆灭。
一个不顾及百姓死活的王朝,还能维持多久?如果睿帝可以做百姓,站在百姓角度思考问题,急百姓饥苦之所急,制定有效的赈灾方案,战胜困难,也许司马家族的历史就会改写。
否则,国将不国,桀纣和始皇不亦如此吗?把别人当成自己,做别人。
并不意味着完全顺着别人的感觉走而服从他人,而是在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与个性时,综合考虑他人的情况,兼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就既不能失去自我,又照顾到他人。
做别人,确保友谊地久天长;做别人,确保团队齐心强大;做别人,能保国家太平安康。
让心与心的桥梁,铸就得如钢筋水泥般结实。
【修改与点评】1、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拟题紧扣材料中心,立意角度精准,题目整齐。
2、开篇用孔子的话,自然地引出材料,再从写作材料中引出文章的论点,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
3、正文部分,选择了四个分论点,围绕中心,用并列式的结构,精选了三个事例,围绕它层层深入地论述。
最后运用排比句首尾照应,升华深化中心,给人昂扬向上只感觉。
[优秀范文]心灵换位请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却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成白色,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
这自然闹出了不少的摩擦与笑话。
追根到底,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绵羊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
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应该适当的进行心灵换位,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
心灵的换位,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团结众人之力。
大家对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也许都耳熟能详了吧。
老将廉颇自恃武艺高强,且屡建战功,于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但靠着能言善辩多次帮国家化险为夷的蔺相如却悄无声息的超过了他的头衔。
廉颇当然无法忍受,竟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一番。
话传到蔺相如耳中,他不仅不气愤,反而处处忍让,回避廉颇。
最终他为国家着想的初衷也被廉颇所理解,两人从而团结一致,使赵国日趋强盛。
试想,若不是蔺相如站在廉颇的立场上,了解廉颇争强好胜的个性,也了解他建功立业的壮志,那造成的结果不仅是两人关系的决裂,更严重的是国家前途的断丧。
心灵换位,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发展。
美国的对伊战争,造成的是千万无辜伊拉克人民的生灵涂炭。
倘若美国人能够站在伊拉克人民的立场上为他国想想,那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相反的,当印尼饱受海啸的侵袭时,国际友人站在印尼人民的生活安危上为他国着想,于是千千万万国际友人慷慨解囊援助,给印尼人民帮助,给印尼人民希望,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多么重要。
但是要做到心灵换位,为别人着想确实不容易。
首先,我们必须摆脱以我为中心的观念。
从小的方面讲,以我为中心造成的是个人的孤立与对他人的侵害;从大的方面讲,以我中心造成的会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火纷飞,造成的是社会的动荡不安。
其次,我们少把利益渗进人际交往中去。
现实中许多人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之着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对利益的迫切追求。
我们不应把利益看得如此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该适当进行心灵换位,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这样才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才能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优秀范文]己所欲者,勿施于人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理,己所欲者,亦勿施于人。
绵羊下海经商失败源于此。
它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把己所欲者,施于人。
首先,己所欲者不一定符合别人的需要。
绵羊将乌鸦的毛染成白色,给狐狸上了炒青菜,这些做法并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这注定了绵羊的失败。
人与人的需要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如果己所欲,也人所欲,那么,人就没有了你、我他之分,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己所欲,非人所欲,怎能施于人呢?很多时候,人们的需要是不同的,所施的也不尽相同。
同样一场雨对卖雨伞的人来说是欲,对于卖太阳镜的人来说是不欲,他们的需求不同,他们所想要的施也一定不同,卖雨伞的人希望下雨,卖太阳镜的人希望晴空万里。
怎能把卖雨伞的人的想法当做卖太阳镜的人的想法!由此说,己所欲者,亦勿施于人。
其次,己所欲者也许会侵犯别人的利益。
绵羊把刺猬的刺烫成卷的,这就破坏了刺猬保护自身的需要,不符合刺猬的利益。
美国把己所欲,施于伊拉克等国家,这也侵犯了伊拉克等国家的利益。
使得伊拉克这个原本富庶之国变成了废墟。
正是美国的这种己所欲,施于人的霸权主义损害了很多国家的利益,也为美国树立了很多敌人。
正所谓,己所欲,勿施于人。
有些人经常抱怨,觉得自己对别人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回馈,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是否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我们所给予的他人是否想要接受。
关于换位思考的高考材料作文素材,是高考作文中容易用到的材料,希望大家积累。
[优秀范文]换位思考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不起眼的小事,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一种对于人和事物心态,而人人对物的心态也各项迥异。
比如人看到蜘蛛在潮湿的墙壁上爬着,它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了感同身受,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突觉蜘蛛的愚蠢,从此变聪明了;第三人被蜘蛛屡战屡被的精神所震撼,他变得坚强起来。
这也令我联想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错,你也许会认为哈姆雷特是个只热衷于胡思乱想而怯于实践的懦夫,而我却读认为他那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深刻至极。
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
或许两个人的思想会有冲突,但请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一想,涌入内心的埋怨或是愤怒便会消失。
正如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谁能说出哪一个绝对正确?不能,所以要容纳对方的观点,换位思考,才能获得对方这部喜剧更透彻的认识。
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舂泥更护花的深刻。
同是一轮明月挂在夜空,张若虚会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会叹出床前明月光,已是地上霜的乡愁。
你能苛责寄人篱下的林妹妹的伤怀?你能否认落红护花的事实?你能责怪张若虚是无病呻吟?你能不屑太白得乡情?恐怕都不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