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1 生命的起源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1 生命的起源 教学设计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在学生完成了“生物的生殖、发育及遗传和变异”,了解了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延续之后,自然过到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学习。

而对于“生物进化”的学习,“生命起源”自然是其研究的开端。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前两章的续,又是本章学习内容的起点,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技能层面上,都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但是,这一节的内容,如生命从原始海洋中产生的概念、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如果处理不好则艰涩乏昧,不但知识内容的理博不到位,更无法达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推测能力的目标。

所以让学生通过收集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命起源知识。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 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 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三、重点难点
【重点】1. 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 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难点】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推测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说
3、化学起源说
4、宇生说
二、化学起源说
无机物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
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六、教学反思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也是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

本课我觉得可抛出-些基本的观点,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较为丰富的证据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需要老师注意的是将科学推测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可以将它们有机联系在一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这样可以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联想能力和想象力。

至于学生认同哪种学说,不太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科学推测,对生命的起源要有自己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