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重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重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学习”。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学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学科教学论的基本问题)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质。

4、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意义:(一)成为合格思想政治课老师的需要教师的知识理论素质构成,既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

(二)培养学习型教师的需要更新知识需要学习教学论。

人才竞争需要学习教学论。

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学习教学论。

成为知名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教学论。

5、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德育工作的地位(四)德育的目标(五)德育的内容(六)德育的方式(七)德育的原则(八)教师队伍建设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思想7、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的道德思想的精髓8、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9、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10、素质教育的特征: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11、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12、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①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创新人才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品格1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功能(一)导向性功能①目标导向②价值导向③行为导向(二)规范性功能①对政治方向的规范②对思想观念的规范③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三)个性化功能①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②对个性发展具有合理的建构作用③对个性化的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1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使人们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结果和理性符号,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也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工具。

①教师与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因素,也是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

②教育和教学:这里的教育特指思想政治教育,可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这里的教学是特指传授知识的教学,可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

③传授与接受:所谓传授也就是传递和教给,使人们以各种方式向他人传递和教给各种知识信息的活动。

所谓接受,就是认可和接纳,是指人们对语言及其他中介表征出来的信息和知识的择取、理解和整合过程。

④内化和外化: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心理因素的矛盾作用和情感的中介,将社会要求的良好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范畴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所谓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良好的思想意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意志的中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⑤理论和实践15、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指学科;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或计划;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

16、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①在课程目标方面,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树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教学价值观②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课程特点,改变过粉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的倾向③咱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④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⑤在评价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⑥在课程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改革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17、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①“普通性目标”取向②“行为目标”取向③“生成性目标”取向④“表现性目标”取向18、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情意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道德目标19、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和实践的活动②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20、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21、学习力的要素构成:学习动机、学习情趣、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22、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①知行统一的规律②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③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④时代性规律23、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①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②联系学生实际③联系国际政治的实际④联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实际24、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①方向性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体现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要求保护一致,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在理论教育上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要使教学为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和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服务。

②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既要进行智育,又要进行德育,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③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④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就是指直接用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过程中要摆事实、讲道理。

鼓励雪或缩能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积极进取。

⑤师生民主合作原则: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⑥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⑦创新性原则⑧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不论学生呢裹足学习中的表现,还是在思想品德中的表现,教师都要多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和表扬。

教师应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关注、殷切的期待、友好的感受去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1、方向性原则:含义意义①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它必须坚持为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服务②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决定它要坚持方向性原则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要求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含义意义①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思政课两种属性的体现②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含义意义①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②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克服教学上主观主义倾向的最好办法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含义意义①坚持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思政教育过程的特点决定的②坚持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我国教育性质和任务决定的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含义意义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能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含义意义①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是由思政课的实践性决定的②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7、创新性原则含义意义①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②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含义意义①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②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成长的自信心③鼓励学生上进,塑造学生善良的人格】25、课堂教学的含义:课堂教学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内容和时间,在教室里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也称班级授课制。

26、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绪论课、授新课、讨论研究课、复习课、考查课、讲评课、综合课27、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经典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特点:有效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参照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

28、启发式教学模式: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使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征:a确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b体现了学生学习力的能动性的作用c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形式和途径: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迪学生的思维。

只要符合这一点,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都是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教师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9、案例教学法:就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30、情感教学的含义:所谓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

31、情感教学的特征:a以智育情b以意育情c以情育情d以境育情32、思想政治学科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①情感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②情感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③加强情感教育,是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33、教学设计的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34、备课: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35、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最优化:所谓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原则: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谐型原则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标准:质量标准、效率标准、教育标准的相对性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①根据《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内容的讲授②删除和简化陈旧、重复和交叉的教学内容③学生熟悉的内容讲课时可以从略④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化,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①加强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③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可信程度,排除学生学习的障碍④通过引导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示范性引导、实证性引导、逻辑引导、反驳性引导、探索性引导)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整体效益⑥教会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和培养能力36、教学艺术的功能:①提高威信能力②激发动机功能③全面育才功能④优化氛围功能37、教学艺术风格: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独特结合和稳定表现。

38、教学艺术风格的特征:一、独特性:1、独特的教学思路。

2、独特的教学方法。

3、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