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国人文旅游景观案例
B、广阔性 我国面积广阔,人文旅游景观遍布全国,各 展奇姿。无论是古人类遗址、古代建筑,还 是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都体现 出强烈的广泛性。仅以古人类遗址为例,我 国著名的猿人遗址有: •云南的元谋猿人; •陕西的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古人遗址有广东韶关的马坝人; •湖北长阳的长阳人景观的欣赏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欣赏除了注意观赏 的方法、距离、角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并对其建筑材料、造型、色彩、功用等进行 赏析外,主要应注重对其文化内涵的欣赏、 玩味和思考,以欣赏科学、史学、文学、艺 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为主,适当附以神 话、故事、传说加以点缀和补充,以增强人 文旅游景观的吸引力。 1、科学性内涵 旅游景观的科学性内涵应包括发生的科 学性、发展的科学性、不同的科学类别、
C、多样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 创造了优秀的文化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使我 国的人文景观数量众多,千姿百态,丰富多 彩。例如,同样是节日喜庆,我国各地却各 不相同,傣族聚居处多雨多河,每年清明节 后7天,为预祝雨季的播种和丰收就盛行狂欢 3—5天的泼水节。其他如不同地域、民族建 筑的用料、造型、色彩、技艺、功用、文化 的蕴含等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景观及特色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1、建筑: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经过规划、
设计、施工修建而造就的供人类物质生产、 生活使用和精神文化享用的具有一定形体的 地上物。 2、建筑除了具有丰富多彩的外在形体表现外, 更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寓 意,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 时期社会文化的缩影。
3、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 A、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经过了半地穴式的建筑、较完整 的村落建筑和城堡建筑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 段。 B、夏代 夏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宫殿建筑,其 代表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C、西周 西周时期我国古代建筑在形制、结构、布局 和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标志着我 国古代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的建筑体系
保留的科学性、设计的科学性、用材的科学 性、时代的科学性等方面内容。 2、历史的积淀 人文旅游景观是历史的承载,反映着历 史的面貌和演变、历史的差异、重大的历史 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等。 3、文学性内涵 旅游景观的文学性内涵包括诗词歌赋、散文 游记、戏曲小说。古往今来,无数的迁客骚 人、士子宦吏,纵情于山水之间,游目悦心, 畅神骋怀,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使
趋成熟,砖石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 F、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人,使中 国古代建筑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吸收时 期,除了传统的建筑外,出现了佛寺、佛 塔和石窟寺三大佛教建筑,丰富了中国古 代建筑的内容。 G、隋唐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阶段,在 都城建筑、宫殿建筑、园林建筑、陵墓建 筑、桥梁建筑、寺庙建筑、引水工程等方 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唐都长安(今西安)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节 第三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与欣赏 中国古代建筑景观及特色 中国古代宫殿 中国古城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代陵墓 万里长城及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古代楼阁、坛庙与桥梁
第一节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与欣赏
一、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分类 1、人文旅游景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是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繁华的城市,对后世 影响巨大而深远。 H、明清 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建 筑的各种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水平都达到了 空前的完善和高度的成熟,取得了无与伦比 的成就。宏大的北京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以及天坛、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圆明 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等一大批杰出的皇家 建筑都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 地位。
已基本确立。
D、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了城市建筑的高潮,城中 所有建筑物都以一条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 称分布,奠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城市建筑的基 础。 E、秦汉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结构、 形制、装饰技巧以及所体现的主题思想、美 学特征等都已大致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建 筑艺术和构图原则已基本确立,木架结构渐
旅游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紧紧地连在一起, 旅游景观被罩上了“文化”的光环。 4、艺术性内涵 旅游景观的艺术性内涵包括雕塑绘画、 音乐舞蹈、建筑造型、书法楹联、影视录像 和摄影艺术、神话故事、风土民情、土特产、 工艺品、纪念品等。以雕塑为例,雕塑是通 过雕刻和塑造的方式营造出有体积感的空间 形象。 “伟大的雕塑,常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或一座城市的象征与精魂”。
自人类出现之日起,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经 过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目的的一 切景物,包括建筑体、寺观、古城、雕塑、 绘画、文艺、民俗、歌舞等。 2、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 A、悠久性 中国是人类最早和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悠久的历 史、灿烂的文化使得中国人文旅游景观在世 界文明史中占有特殊而崇高的地位。指南针、 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发 明,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万里长城和大运河是世界上举世无双的伟大 工程,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其他如 古文化遗址、古都城、古建筑、古陵墓、古 园林、古寺庙、古壁画以及灿若星辰的古文 物等无不向世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中华民 族历史的悠久。
D、凝聚性
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创 新—演进—扩散一融汇的过程。三国魏晋南 北朝、五代十国、宋元之际,我国南北文化 出现了空前的交流融汇。中国人文景观的分 类较多也较为复杂,一般常见的分类是将其 分为历史遗迹类、古建筑类、古代陵墓类、 城镇类、古典园林类、宗教文化类、社会风 情类等不同的类别。
5、社会性内涵
旅游景观的社会性内涵包括食品、饮料、茶、 酒、烟、杂技、评书、小品、博物馆、动物 园、婚丧礼仪、运动会、喜庆节日、风土民 情等,每一种形式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向人们 昭示着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北京的胡同游为 例,北京的胡同文化实际上是北京百姓历史 社会习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反映了封建社 会的礼制、家庭的宗法制,是封闭的社会生 活的缩影。 此外,民族性和时代性内涵也是人们在对人 文景观欣赏时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