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训指导手册仅供参考

实训指导手册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实训指导手册(仅供参考)项目一: 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检修一、实训目的与要求掌握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二、使用教具、仪器设备和工、量具1、转向系维修常用工具、游标卡尺、万用表。

2、转向系维修专用工具及设备(转向系拆装工具)一套。

3、汽车底盘系统实验台架,科鲁兹小汽车一辆三、实训内容及步骤1.科鲁兹转向系统组成转向油壶原车安装位置液压转向助力泵原车安装位置动力转向系统排气:1. 用油液将泵储液罐加注至最小系统液位、冷态充满液位或储液罐盖油尺上液位指示器斜线标志的中间。

注意: 仅液压助力时,如果液压助力储能器油液没有完全注满,油位会错误地显示为高。

发动机关闭时,不要踩下制动踏板。

这将排空液压助力储能器。

2. 如果装备液压助力装置,使用以下程序将液压助力储能器注满:2.1. 起动发动机。

2.2. 用力踩下制动踏板10 至15 次。

2.3. 关闭发动机。

3. 举升车辆,直到前轮离开地面。

参见“提升并举升车辆”。

4. 点火钥匙置于ON 位置,发动机关闭,将方向盘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转动12 次。

注意: 如果车辆装备液压助力系统或更长的动力系统软管,则可能需要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转动15 至20 次。

5. 确认动力转向液液位符合工作规格。

6. 起动发动机。

从左到右转动方向盘。

检查是否存在气蚀或液体充气迹象(泵噪音/呜呜声)。

7. 检查液位。

必要时,重复排气程序。

四、实训操作注意事项1.台架检修时,注意380V高压电触点,防止高压伤人或损坏低压线路元器件;2.动力转向台架正常工作时,注意不断观察油压表压力,不要用力打尽方向,防止损坏方向机和油压表;3.发现轮胎气压不足时应充足气再运行台架,否则会影响转向力的大小;4.使用过程中,定时检查三相电机的发热情况,防止电机负载过重;5.三相电机运转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防止电机高速旋转伤到学生;五、实验报告雪佛兰科鲁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结构项目二:转向操纵不灵检修一、实训目的与要求掌握动力转向操纵不灵活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二、使用教具、仪器设备和工、量具1、转向系维修常用工具、游标卡尺、万用表。

2、转向系维修专用工具及设备(转向系拆装工具)一套。

3、汽车底盘实训台架三、实训内容和步骤汽车在长期运行中,转向桥与转向系会发生各种失效,使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变坏,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严重影响汽车行驶安全。

通过对转向桥与转向系维修,恢复它们的良好技术状况,对于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向系统在使用中,由于零件磨损、连接松动等原因,会使转向操纵反应不够灵敏。

这种故障表现在转动方向时自由行程增大,即转向盘自由转动量过大。

(一)、故障现象及诊断排除方法l 、现象汽车保持直线行驶位置时,转向盘可左右转动的游动角度太大。

2、原因及排除方法l)转向器内主、从动啮合件间隙过大。

排除方法是:检查、调整转向器。

2)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部位松旷。

排除方法是:检查、紧固。

3)转向垂臂与转向垂臂轴连接松旷。

排除方法是:紧固。

4)横、直拉杆球头松旷。

排除方法是:检查、更换球头销或调整间隙。

5)转向器安装松动。

排除方法是:紧固。

6)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磨损后松旷或上、下摆臂球头销磨损松旷。

排除方法是:更换衬套或球头销。

7)车轮轮毂轴承间隙过大。

排除方法是:调整。

(二)、检修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如图12-1所示,将车辆放在水平、干燥的水泥路面上,并让车轮处于直行位置,在车轮不动的条件下,来回转转向盘,同时用游标卡尺1检查转向盘2的转动量,转向盘2的自由行程应不大于20mm。

若超过时,可能是有的螺栓(螺母)松动或转向万向节、转向横拉杆球头销有故障.另一种检查方法是,车停于直行状态,用手指的力量左右转动转向盘,测量车轮没有转动情况下的转向盘行程,要求见《汽车诊断与维修》第一章第二节。

2、转向传动横、直拉杆系统检查调整如果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应检查横、直拉杆各部分是否磨损松旷。

可以将车开到汽车悬架和转向系间隙检查仪上,检查各部间隙。

也可以一人原地来回转动转向盘,另一人观察横、直拉杆球头销松旷情况,若发现球头销在销座内明显窜动,说明间隙过大。

轿车一般更换新球头销,中型以上汽车可调整间隙.调整方法是:将球头销的调整螺塞旋进到底后,退出1/4—1/2圈,将开口销锁紧。

装好后试验,球头销应转动灵活,不松旷、不卡死。

如果横、直拉杆各部分检查后没有发现明显间隙增大现象,应进一步检查调整转向器啮合间隙。

3、转向器啮合副啮合间隙的调整啮合副的啮合问隙一般可以通过改变摇臂轴的轴向位置,使啮合间隙合适,最后用锁紧装置将调整螺钉锁死。

啮合间隙正常后,用力推动摇臂轴应无松旷感,在任何位置转向盘应轻便灵活。

齿轮齿条式属于间隙啮合,是通过弹簧将齿条向齿轮压紧的。

弹簧靠调整螺塞压紧。

调整时一人来回原地转动转向盘,另一人拧动调整螺塞。

先拧出至听到冲击声后,将螺塞拧人到冲击声消失即可。

最后用螺母将调整螺塞锁紧。

调好后要求汽车转向灵活,回位良好.四、实训操作注意事项1.台架检修时,注意380V高压电触点,防止高压伤人或损坏低压线路元器件;2.动力转向台架正常工作时,注意不断观察油压表压力,不要用力打尽方向,防止损坏方向机和油压表;3.发现轮胎气压不足时应充足气再运行台架,否则会影响转向力的大小;4.使用过程中,定时检查三相电机的发热情况,防止电机负载过重;5.三相电机运转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防止电机高速旋转伤到学生;五、考核时间、配分、评分标准考核时间:30min六、实验报告转向系操纵不灵如何检修?项目三:手动变速器结构组成及维修实训一、实训目的与要求1.认识手动变速器结构;2.掌握手动变速器检修。

二、工具、仪器与设备1.传动系统维修常用工量具若干套。

2.传动系统维修专用工具及设备一套(台)。

3.传动系统总成台架数台。

三、实训步骤四.实训操作注意事项1.手动变速器拆装过程中,使用专用工具拆装,严禁使用开口或活动扳手,防止螺栓打滑;2.由于手动变速器安装在铁架上,拆装过程中,防止零配件掉落地上损坏;3.卡簧拆装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卡簧钳,注意防止卡簧弹出伤人;4.不得使用铁锤敲打变速器任何部位,防止振裂外壳,应该使用胶锤;5.手动变速器拆卸过程中,零配件按拆装顺序在工作台上有顺序摆放,防止零配件掉失;6.手动变速器安装过程中要有顺序安装,防止出现漏装和错装现象;五、考核时间、配分、评分标准考核时间:30min六、实验报告分析变速器故障产生的原因都是由哪些不正确的操作引起的?项目四:制动系统拆装及检修一、实训目的与要求汽车制动系统拆装及检修二、使用教具、仪器设备和工、量具常用工具,塞尺,直尺,四轮定位仪汽车底盘实验台架三、实训内容和步骤1.盘式制动器基本参数2.制动盘厚度测量1. 如果接触不到制动盘内侧摩擦面,则重新放置并支撑带制动片的制动钳。

2. 用工业酒精或经许可的同等制动器清洗剂,清洁制动盘的摩擦面。

3. 使用精度达到微米级或万分之一英寸级的千分尺(1),测量并记录制动盘圆周上均匀分布的4个或更多个点的最小厚度。

确保仅在摩擦面内进行测量,且每次测量时千分尺与制动盘外缘的距离相等,约13毫米(0.5英寸)。

4. 将最小厚度测量值与盘式制动器组件规格相比较。

5. 如果制动盘的最小厚度测量值大于表面修整后最小允许厚度规格,则可根据可能出现的表面状况和磨损情况对制动盘进行表面修整。

6. 如果制动盘的最小厚度测量值等于或小于表面修整后最小允许厚度规格,则不能对制动盘进行表面修整。

7. 如果制动盘的最小厚度测量值等于或低于报废厚度规格,则制动盘需要更换。

3.制动盘厚度偏差测量1. 如果接触不到制动盘内侧摩擦面,则重新放置并支撑带制动片的制动钳。

2. 用工业酒精或经许可的同等制动器清洗剂,清洁制动盘的摩擦面。

3. 使用精度达到微米级或万分之一英寸级的千分尺(1),测量并记录制动盘圆周上均匀分布的4个或更多个点的厚度。

务必确保仅在摩擦面内进行测量,且每次测量时千分尺与制动盘外边缘的距离相等,约13毫米(0.5英寸)。

4. 计算所记录的最高和最低厚度测量值之差,得出厚度偏差值。

5. 将厚度偏差测量值与盘式制动器组件规格相比较。

注意:当制动盘进行表面修整或更换后,必须测量制动盘装配后横向跳动量(LRO),以确保盘式制动器的最佳性能。

6. 如果制动盘厚度偏差测量值超过规格,则制动盘需要进行表面修整或更换。

4.制动盘横向圆跳动量测量1. 标记制动盘与车轮双头螺栓的相对位置(若尚未标记)。

注意:当制动盘与轮毂/车桥法兰分离时,应清除轮毂/车桥法兰和制动盘接合面上的锈蚀或污物。

否则,可能会导致制动盘装配后横向跳动量(LRO) 过大,从而引起制动器脉动。

2. 检查轮毂/车桥法兰和制动盘的接合面,确保没有异物、锈蚀或碎屑。

如果轮毂/车桥法兰和/或制动盘的接合面出现上述状况,则执行以下步骤:3. 对准拆卸前所作的装配标记,将制动盘安装至轮毂/车桥法兰上。

4. 使制动盘紧靠轮毂/车桥法兰,并将CH-45101-100垫圈(1) 之一和一个带耳螺母(2)安装至位置最高的车轮双头螺栓。

5. 继续固定住制动盘并用手紧固带耳螺母。

6. 将其余的CH-45101-100垫圈(1) 和带耳螺母安装在车轮双头螺柱上,并按星形顺序手动紧固螺母。

7. 按星形顺序将带耳螺母紧固至规定值,以正确固定制动盘。

8. 如果制动盘经过表面修整或换上新的制动盘,则转至步骤14。

9. 如果制动盘符合以下条件,则转至步骤10。

制动盘符合规格并可再次使用。

制动盘未经过表面修整。

制动盘厚度偏差未超过最大允许值。

10. 将CH-45101量规(1) 或同等工具安装至支柱,并放好指示器按钮,使其与制动盘摩擦面以90度角接触,且距离制动盘外边缘约13毫米(0.5英寸)。

11. 测量并记录制动盘装配后横向跳动量。

11.1 转动制动盘,直到千分表读数达到最小,然后将千分表归零。

11.2 转动制动盘,直到千分表读数达到最大。

11.3 相对于最接近的车轮双头螺栓或双头螺栓,标记最高点的位置。

11.4 测量并记录横向跳动量。

12. 将制动盘装配后端面跳动量与盘式制动器组件规格相比较。

13. 如果制动盘装配后横向跳动量符合规格,则转至步骤18。

如果制动盘装配后横向跳动量超过此规格,则对制动盘进行表面修整以确保准确的平行度。

14. 将CH-45101量规(1) 或同等工具安装至支柱,并放好指示器按钮,使其与制动盘摩擦面以90度角接触,且距离制动盘外边缘约13毫米(0.5英寸)。

15. 测量并记录制动盘装配后横向跳动量。

15.1 转动制动盘,直到千分表读数达到最小,然后将千分表归零。

15.2 转动制动盘,直到千分表读数达到最大。

15.3 相对于最接近的车轮双头螺栓或双头螺栓,标记最高点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