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知识结构表解及阶段特征一、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世界1、结构表解中国历史夏商西周(前21世纪-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世纪-前3世纪)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耒耜锄耕、青铜农具三个发展阶段。
2、手工业:官营。
养蚕缫丝世界最早。
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
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1、农业: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土地私有制确立。
小农经济的含义。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
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出现大商人(春秋末范蠡被尊为商人祖师)。
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政治1、西周的建立。
2、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春秋时期各国变法(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和改革,改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文化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
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
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1、思想:百家争鸣。
孔孟荀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文化:《诗经》、《离骚》。
战国绘画成熟。
3、科技:司南世界历史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世纪-前3世纪)经济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罗马法的起源。
1、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只有习惯法。
2、前5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法成文法的诞生。
3、前3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万民法”。
政治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前8-前6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索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阶段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①政治:血缘维系政治;尚未高度集权;等级制度严格;神权王权结合。
②经济: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
农业:生产工具有提高,奴隶集体劳动,井田制土地国有,实行贡赋制度。
手工业:官营手工业,青铜时代。
(2)对比希腊国家起源时期的不同①中国相对统一——希腊城邦制度,国家分裂;②中国相对集权专制——希腊平民与贵族斗争,逐步走向民主;③中国宗法血缘维系政治——希腊行政选取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拓展: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权力演化和蜕变的结果。
在先秦古籍中,“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
秦统一后,其统治的地区称为“国家”。
我国古代“国家”这一概念来源于地域这一视角。
从这一视角来看,西周的“天下”和秦朝的“国家”各有特点:西周松散联盟、血缘政治;秦朝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有效控制。
同一时期希腊国家的特点:城邦,行政选区。
(3)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社会大变革①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②政治:分封制瓦解,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确立③思想文化:百家争鸣(4)对比这一时期东西放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西方人文精神起源)①同:背景——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人物——先哲辈出思想——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影响——思想解放,文化源头②异:经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政治——专制趋势——民主政治影响——专制护符——民主源头二、公元前3世纪—公元13世纪的世界(上)1、结构表解中国历史秦汉(前3世纪-公元3世纪)魏晋南北朝(3世纪-6世纪晚期)经济1、手工业:东汉水排。
瓷器成熟,出现白瓷。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
主要商业城市(汉代长安、洛阳、临淄、宛、成都等大城市,发展为著名商业中心)。
丝路开通。
手工业:发明灌钢法。
政治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汉初郡国并行。
3、汉代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文化1、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西汉董仲舒新儒学。
汉武帝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措施。
2、文艺:秦统一文字为小篆,篆、隶通行;东汉始创楷书。
绘画门类丰富,帛画于战国传承明显。
汉赋。
3、科技: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1、文艺:书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士大夫画家活跃,顾恺之(《女史箴图》)等有力推动绘画发展。
2、科技:火药出现。
世界历史古代罗马法的发展(前3世纪-公元6世纪)政治1、古代罗马法的发展: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和非公民区别开始消失,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意义。
②6世纪时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2、自然法:罗马法成熟。
2、阶段特征:(1)秦汉时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初步发展。
文化:儒学成为正统,基本治国理念形成;科技文化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2)魏晋南北朝——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三、公元前3世纪-公元13世纪的世界(下)1、结构表解中国历史隋唐(6世纪晚期-10世纪初期)宋元(10世纪中期-13世纪晚期)经济1、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市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农村集市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些发展成重要市镇);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商业繁荣,以长安两市为最,西市胡风胡俗流行,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1、手工业:景德镇宋代著名,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两宋市坊界限被打破,店铺随处可设;早晚都可经营;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主要商业城市(宋代:开封、临安;元代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政治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元(地方):行省制文化1、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草书大家张旭、怀素。
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2、雕版印刷、火药用于军事。
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有二程、朱熹。
2、文艺:宋词;两宋宫廷画活跃;风俗画为最大亮点,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散曲。
3、科技: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管形火器出现;罗盘针用于航海;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世界历史中世纪的欧洲(约公元7世纪-13世纪)无2、阶段特征(1)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经济:封建经济繁荣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外开放。
思想文化:繁荣(2)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中央集权强化;民族大融合文化:高度繁荣;世界领先;儒学理学化。
四、14-19世纪初的世界 1、结构表解中国历史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14世纪中期-1840年)经济1、手工业:景德镇成为全国瓷都,明清发明五彩瓷和珐琅彩瓷;苏杭丝织业鼎盛;明朝中后期江南民营手工业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缓慢发展。
2、商业:著名商帮(徽商、晋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政治 1、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内阁获票拟权(明宣宗)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文化 1、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2、文艺:明清小说;明传奇;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突出,写意画最能反映其风貌。
世界历史14-16世纪的欧洲17-19世纪的欧洲经济1、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1、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无1、《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文化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比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涵义。
2、科技: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阶段特征(1)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封建制度逐趋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阻碍社会进步。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
文化:儒学极端化;反封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2)14-16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3)17-18世纪的欧洲——近代化真正起步 经济:工业革命,工业化起步;世界市场扩大,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政治: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治民主化起步。
思想:启蒙运动,思想逐步理性化。
文化: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认知观逐步科学化。
(4)明清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同时期西方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对比同:背景:资本主义萌芽。
主张:反对专制,求民主。
影响: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异:影响:有一定影响——思想解放。
性质: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和发展——资产阶级性质。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受阻——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世界被发现) 新航路开辟(人被发现)五、19世纪初-19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1、结构表解中国历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经济1、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织”“耕”分离;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的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
政治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文化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与《海国图志》。
2、洪仁玕《资政新篇》。
世界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欧美(19世纪初-19世纪60、70年代)经济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