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分析会

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分析会

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分析会
现在距中考只有20多天时间,我们的成绩显示:
我“拜读”了各位老师的试卷分析,发现我们老师们还是单纯分析试卷,原则性的话太多了点,对学生整体评价少了不少东西。

放假前我提到了要关注60—90名的学生,老师们分析的还不到位。

58名周蕊321分(理综只有37分),
59名李雨倩同学320分(数学只有38分),
80名杨雨,280分,数学26分,理综32分,
90名的冯富强263分,除了文综91分外,其他科目分数都很低。

精品班种子选手各科成绩分析了吗?老师们应该在解题技巧上多动脑子,尽最大可能拔高。

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几个学生,还有你分包的学生,各科成绩分别是多少?哪一科提升分数的几率还高点,也就是提分的可能性还大点?只分析单科成绩,没有把学生各科成绩放到一块去分析,这样怎么指导学生?怎么样能让学生中考中的高分。

我们都知道单科考了100分要想提到105分非常难,可对于尖子生我们必须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我这里提到的一对一,针对学生作业、测试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帮他们找出丢分的原因,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分数。

而60提到90名的学生则需要从基础题着手。

所以应该让学生找准自己得分学科进行突击。

只有20多天的复习时间了,要想自己各科的考试分数有大幅的提高,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全面复习来不及了,只有重点突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

每个人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各科的学习水平,寻找最有可能提高分数的学科多下工夫。

这些学生自己做不了,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做。

平时学得特别好的学科,这时要再提高分数可能难度大,那些平时总是不及格的科目想要最后把它突击及格,难度也很大。

而平时成绩起伏比较大的学科,通过分析原因,查漏补缺,中考中就容易取得明显进步,大大提高考试的分数。

想着在最后一两天熬夜加紧题海式的复习,其实是不可取的。

建议最后的复习中以回归基础为主,碰到难题也当作是兴趣题来做。

此阶段我们要做的:
一、用积极的心态,树立信心,给学生最后的学习注入激情
1、“距中考还有20多天,成绩还能提高吗?这几天该干什么呀?”"还能提高吗",杜绝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不能破罐子破摔:如果在做之前,就先否定了自己"注定失败,我怎么也不行",那结果会如你所料。

2、“很用功地学,但感觉没进步。

脑袋里一团浆糊,拿起书来好像什么都会,又好像什么都不会。

激情已被消磨殆尽,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力也大不如前。


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也模糊化是正常的,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主要因为最近阶段重复性的、繁重过量的学习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疲劳。

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力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点,反而是再提高的重要阶段,及时调整就会有一个飞跃。

3、“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时常烦躁不安,看不下去,越是这样就越心烦自责,就越学不进去了。


长期高负荷学习,使得身心疲惫,很容易出现心理饱和状态,一个小小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大的情绪波动。

4、“一遇到做不上的题或测验成绩差,就好自卑,感觉与别人差距那么大,万一中考再发挥不好……一点信心都没了。


如果学生有类似的担心,请把所有担心的方面都写出来,然后问问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吗?这种担心对改变现状有用吗?怎样才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具体地去做!
5、基础差的学生踏不下心来,稳不住身子,学习不进去。

需要各位老师常同学生及家长沟通,(可以家访)对其进行督促、监管。

大概每个人都知道中考前心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如何调节心态,积极地调集能动性,改善心境,调整心态,改善自身状态,这样才能以改变自我,而应万变,决胜中考,赢在明天!
二、如何将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
对中学生来说,最后的复习、竞技、心理准备上进行有效的调整,是有可能将最佳状态设定在中考期间的。

1、回归课本,对知识的体系和网络进行重建、梳理,理解不透的可找老师答疑,还建议学生们结对子复习答疑。

对自己理解不透彻的内容、薄弱环节要弄
懂。

2、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回顾与反思,查漏补缺。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如概念、知识点类)可每天背背,多次重复记忆;每门学科可以理出一个知识点目录,哪些是重点、掌握级、理解级、了解级的,漏洞要补上。

3、注重归纳总结。

学生已做了大量题目,现在是到了对解题的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时候了。

还要注重细节。

中考中细节决定成败,包括答题的规范、格式化、审题的仔细等。

4、调整学习节奏。

如长时间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就容易产生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避免长时间复习同一个知识点的现象。

5、把心态调整好。

其实中考的成功要素就是“实力+心态”。

考前切莫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尽量跟平时一样,该怎样就怎样。

学生要树立“把中考当作一次练习”的观念。

6、专注即训练注意力。

在中考时需要专注答题,平时练习也不要患得患失,思维要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

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7、合理调整好作息时间。

平时不要太晚睡太晚起,与考试时间保持同步。

8、回归考试说明,仔细阅读考试说明的要求,看看复习中有无遗漏,将遗漏部分和复习不到位的地方及时补救,不留遗憾。

要回归课本。

该背的必须背熟,力争基础题不失分,保证中考的得分率。

9、最后阶段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查错误,将总复习以来的所有考试试卷、强化练习等中出现的问题整理出来,重新组卷、再组卷发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长记性。

10、规范答题,注意书写,提高做题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