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 3、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先天自然优势或 后天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上。
• 下面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投入的模 型(即2X2X1模型)来说明。
• 例如: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葡萄酒)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假定发生贸易关系的两国是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两种产品:毛 呢和葡萄酒。在两国发生贸易之前,各自都要生产两种产品。
• 结论: • 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
者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他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
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 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 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 财富。 • 缺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能否参与国际分工?
• 由表2-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毛呢占绝对优势,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占 绝对优势
• 表2-1 贸易前两国各自生产种产品情况
国别
毛呢 劳动小时数
英国
100
葡萄牙 110
产量 (单位)
1 1
葡萄酒 劳动小时数
120 80
产量 (单位)
1 1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按照绝对利益原则,两国将发生劳动分工,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 牙专门生产葡萄酒,结果两国的劳动分配变为如下情形
产品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一样。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 ,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成本太高,不如购买别国的产 品来的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 产技术上具有绝对优势。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各国由于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 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 基础。各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 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生产所有产品更有利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二、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说(比较优势
说)
• (一)比较优势的含义 • 如果M、N两国生产A、B两种产品。M国生产A、B两种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学说,为早期资产阶级经济的外向发展提供了理 论依据。
• 亚当*斯密的学说,是在他和重商主义的论战中产生的。重商主义认 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换回更多 的金银,才能不断增加一国的国民财富。因此他们主张实行“奖出限 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不 是金银量的增加,而是一国土地和劳动年的产物交换价值的增加,或 一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发展对外贸易的目的,不是通过顺差来获取金 银,而是出口本国多余产品,同时进口本国需要的其他产品。从而促 进国家物质财富的增长。对外贸易不仅对顺差国有利,对参加者均有 利。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二)绝对优势的含义 • 冬季玫瑰的案例:1996年的情人节恰好与关键的新罕布什
尔洲初选日期2月20日相隔不到一周。这一天,共和党总 统后选人帕特里克*布坎南在苗圃停留,为他的妻子买了 一打玫瑰。他趁机作了一次演讲,谴责美国日益增长的鲜 花进口,将美国鲜花种植者挤出该行业。确实美国的冬季 玫瑰有一部分是从南美进口的,且所占市场份额日见上升 。但这是一件坏事吗? • 分析: • (1)要在二月份给美国情人们提供新鲜的玫瑰是非常不容易 的。这些玫瑰必须生长在温室里,在能源、资本投入以及 其它稀有资源方面花费很大。资源不能兼顾,产品间的互 换性决定生产冬季玫瑰,就要减少其它产品生产(计算机 )
• 表2-2 分工后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
国别
英国 葡萄牙毛呢 劳动Biblioteka 时数200 0葡萄酒
产量(单位 )
2 0
劳动小时 数
0 200
产量(单位 )
0 2.5(200/80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两国实行贸易,英国以1个单位毛呢(100小时 劳动)与葡萄牙1.25个单位葡萄酒(100小时劳动)交换,双方都可 获得利益。
• 两国贸易前后的消费情况如2-3表
• 表2-3 贸易利益
产品
毛呢 葡萄酒
英国 分工前
1 1
分工后
1 1.25
葡萄牙
分工前
分工后
1
1
1
1.25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可见, 分工后英国和葡萄牙都比单独生产两种产品多得 0.25个单位的葡萄酒,由于国际分工而给世界全体(假定 只有英国和葡萄牙)带来的总利益增加额为0.5个单位, 它通过贸易由两国均分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2)机会成本 在美国同样多的资源:要么种植 1000万枝玫瑰,要么生产10万台计算机=》1000万 枝玫瑰的机会成本=10万台计算机
• 在南美(二月份是夏季,生产玫瑰容易)1000万 枝玫瑰的机会成本=3万台计算机,差异性给世界提 供了一个互利互惠重新组合的可能性,美国生产 计算机,南美生产玫瑰。
• 2、分析了分工的利益。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 (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约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
间 • (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 分工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
国之间 • 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就像裁缝不会做靴子,鞋匠不会缝衣服,而都用自己的
• (3)国际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是:它允 许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二)内容
• 1、主张自由贸易。实现自由贸易,各国就会更合理的使用资本和劳动
力,生产本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优势的产品,从而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 (因为垄断,资本从优势生产部门流向劣势生产部门,社会生产力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