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语含义及作用(现代文阅读题型训练)

词语含义及作用(现代文阅读题型训练)

现代文阅读题型: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学目标:•一、使考生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临时义;•二、使考生能把握词语的关涉对象,准确推断词语的指代义;•三、使考生能熟练掌握理顺段落层次关系,把握段落语脉,准确推断词义或表达效果;•四、使考生能分析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准确理解词语的修辞义。

•一、所谓“重点词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二)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三)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四)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五)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六)比喻、借代等特殊的词语;•(七)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等。

二、所谓“文中”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树立整体阅读观念;•(二)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

三、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主要有五种:•(1)理解与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2)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派生出的新义;•(3)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定指代义;•(4)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殊隐含义;•(5)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网络新词四、理解在文中的作用指:•指词语在:•①修辞、•②结构、•③突出中心、•④写作方法•等方面的作用考点例析:•(一)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临时义。

•例1:•好望角(连俊超)•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

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

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

河上无风。

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

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

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

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

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

”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

”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

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

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

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

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

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

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

”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

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

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

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

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

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

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

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

”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

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

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

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

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

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

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11)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选自2010年2月《今日教育·读写舫》)•14.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2分)•(1)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诡秘”原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

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隐藏着他的人生的秘密,让人不解而好奇。

•15.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4分)•(2)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这本小册子是老人的至爱,在长久的岁月历程中,小册子被老人翻得“满目沧桑”。

•●答题指津:•方法:分析“本义”,看语境,推因语境产生的临时义。

•理解这类词语的含义:•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的原意)。

词语的语境义总是在词语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形容、比喻等产生出来的,因此,理解了词语,也就可以借助具体的语境来推断其临时义了。

•其次要分析语境义。

通过分析语境的意义,便于理解词语的临时义。

•第三要整体去感知。

词语置于特定语句或语境,通常与作品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相一致,因此,分析词语的临时义,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根据文章的思想倾向来推断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

•●答题格式:•即:①“××”一词原指……(本义),②这里指……(语境义),③起到了……的作用。

•例2:•你为什么拿这一个•张晓风回家之前,我去买了一些水果。

我买了一根香蕉,两个橘子,和一个泰国椰子。

中秋节刚过,家里水果没吃完的还很多,随便买一点即可。

今天选的三样各有理由,香蕉是因为今年盛产,大家帮忙吃一点比较好,所以买它几乎是出于道德的因素。

至于橘子是因为它初上市,皮还青青的,闻起来香味却极辛烈,令人想起千年前的老苏写给朋友的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所以,买橘子,是基于美学理由。

而买椰子却有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诉求:我口渴了。

此刻已是晚上十点半,我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非常辛苦,自己带的水也喝完了,买可乐或矿泉水会留一个塑胶瓶来伤害大地,不如买椰子,椰汁甘美近酒,而且椰子壳对大地是无害的。

但我在排队付钱的时候,收账的老板娘却用非常奇怪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说:“喂,阿姨,你为什么要拿这一个?”她指的是那个椰子。

“这一个,有什么不该拿吗?”我问。

“大小都是30元一个,这一个,特别小呀!”她叹气,仿佛我是白痴。

“所以,刚才那根香蕉我没跟你拿钱……但是,怪呀,你为什么要选这一个呢?”她的年纪看起来不算小,从事这一行想必也有些岁月了,阅人大概也不在少数,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所以想穷追猛打问个明白。

但我并不想挑个大大的椰子,我此刻并没有太渴,就算渴,我也快到家了,我只想有点什么润润喉而已,有什么必要花时间去精挑细选找个椰汁饱足的大椰子呢?这跟道德的修养不太有关系,我只觉这样做比较合理而已。

如果我此刻行过正午的沙漠,喉干舌燥之际,看见椰子摊上有大小不一而价钱一样的椰子,我大概也会拣个大的拿吧?可是回顾前尘,我的大半辈子好像都没碰上什么非争不可或非挑不可的事,我习惯不争,可也没吃过什么大亏。

像此刻,老板娘不就免了我的香蕉钱吗?也许她可怜我的弱智吧?其实她没算我香蕉钱我也是经她说明才知道的。

我习惯不看秤,不复核,店家说多少我就给多少。

我不是个全然不计较的人,但生命、义理、文章都够复杂了,实在顾不上水果的价钱啊。

我当场把椰汁喝完了,那分量不多不少,刚刚够润我当下的枯喉。

•2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①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原指人的容貌和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季节的颜色。

•②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

原指不能变更的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累的经验。

•(二)、把握词语关涉对象,准确推断词语指代义•例1:•一包花生•陈亦权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

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

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

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

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③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

“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

“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

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

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

”校长带着愧意说。

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

“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

“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

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

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心想:。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

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

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

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

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

“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