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铁矿石B. 花岗岩C. 天然气D. 土地2.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A. 节约用水B. 兴修水库C. 防治水污染D. 跨流域调水3.针对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A.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B. 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C. 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D. 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4.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A. 飞来的山峰B. 小草的哀求C. 土地的辛酸D. 决不允许5.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B. 我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茂,可以发展林业C. 我家在长白山区,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渔业的发展D. 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种植业6.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是()A. 保护耕地,走科技兴农道路B. 垦山种粮,促进山区农业发展C. 开发草原,把牧场变为耕地D. 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7.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分别是()A. 工业、农业B. 农业、工业C. 工业、旅游业D. 工业、商业8.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三个省是()A. 鲁、秦、豫B. 晋、豫、内蒙古C. 秦、晋、内蒙古D. 豫、冀、辽9.如图是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关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的叙述,其共同的优势是()A. 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B.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C.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D. 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10.我国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A. 完善的基础设施B. 雄厚的农业基础支撑C. 丰富的资源与能源D. 领先技术与人才优势11.在现代运输工具中,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 火车、船舶B. 飞机、火车C. 飞机、船舶D. 火车、汽车12.下列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机动灵活、价格较高,被形象地称为“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是()A. 公路运输B. 铁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水路运输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傣族的住宅多为竹楼,这种建筑适合当地的热带季风气候B. 藏族的服饰主要是传统藏袍,以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C. 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这和当地气候潮湿很有关系D. 一月份,我国长春与海口市的居民服饰特点区别不大14.下列民居与分布地区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 两面坡式民居-南方地区B. 四合院-湘西少数民族C. 帐篷、蒙古包-黄土高原D. 吊脚楼-西北地区15.旅游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地方文化,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协调好哪两者关系()A. 地方政府和商家B. 国家和地方C. 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D. 传统资源和现代建筑16.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的旅游胜地是()A. 四川峨眉山B. 安徽黄山C. 西岳华山D. 长江三峡17.我们外出旅游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把易拉罐放入可回收垃圾桶B. 不在景区刻画名字留念C. 遇到草地多走几步绕行参观D. 爬上著名雕塑照相留念1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一致()①一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④⑥C. ①③④⑥D. ②③⑤⑥19.在一场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A. 甲同学:南方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四季常绿,盛产稻米B. 乙同学: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 丙同学: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D. 丁同学: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以高寒畜牧业为主20.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土壤D. 水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21.读“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及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的“南水”指的是______流域的水资源。

(2)东线方案利用A______运河输水;中线方案是在长江中游及汉江引水通过B______水库引水。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从而缓解了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图乙为______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三部分组成。

(5)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西安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______。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②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③生活用水实现一水多用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⑤推广节水器具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22.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虽然都是以耕地为主,但①地区以______为主;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大致以______山脉)和______(河流)一线为分界线。

(2)①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②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3)③代表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④地草场广布,适宜发展______业。

23.读“中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满载“中国制造”的中欧班列从连云港启程,经“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大动脉A______线-B______线西行至欧洲,此段铁路线是被称之“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段。

(2)放暑假了,青青和爸爸、妈妈计划从西安坐火车去武汉旅游,选择最佳的铁路线是A线-______线。

到达武汉后,如果青青想去武汉郊区爬山游玩,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乘______;如果想去上海旅游,成本最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

(3)莉莉想去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旅游,便从北京乘火车沿D______线一路南下至香港;之后又乘飞机到达厦门,游览鼓浪屿;再之后又从上海坐火车沿C______线北上,到达北京。

(4)在株洲交会的铁路线有京广线浙赣线、______线。

2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区域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确定①区与④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确定③区与④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确定②区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西安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填序号)。

(3)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______。

A.地势地形因素B.气温和降水因素C.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D.经济发展差异(4)四大区域中地形以为平原和高原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是______。

A.①B.②C.③D.④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故选:D。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要理解记忆。

2.【答案】B【解析】解: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故选:B。

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

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也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3.【答案】A【解析】解: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故选:A。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本题考查我国在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D【解析】解:分析漫画可知,A、B、C三选项都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属于乱占耕地,B属于过度放牧,C属于土地资源被污染;D选项表达的是严格控制耕地的使用,保护耕地,符合题意。

故选:D。

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如:土地遭到了人为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土地资源被污染等,使得土地资源不能实现永续利用。

本题考查的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漫画理解答题即可。

5.【答案】D【解析】解: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茂,可以发展畜牧业,故B错误;长白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故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种植业,故D正确。

故选:D。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理解解答。

6.【答案】A【解析】解:对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粮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国情和人口决定了粮食安全必须也只能依靠自己,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发展科技,提高单产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

故选:A。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管理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

学生应熟记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保护耕地的意义,牢记基本国策,灵活运用并结合实际问题来思考问题。

7.【答案】B【解析】解: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根据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筛选出正确选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