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52分)1. (2分) (2017高二下·晋中期末) 如图,D为一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平行板电容器通过二极管与电动势不变的电源相连,下列是有关极板上的电量Q、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随板间距离变化的说法:①板间距离变小,Q增大;②板间距离变小,E增大;③板间距离变大,Q减小;④板间距离变大,E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 . ①②B . ①②③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2. (2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图中“C”代表的元件是()A . 电阻器B . 电容器C . 电感器D . 开关3. (2分)有关电容的单位,正确的是A .B .C .D .4. (2分) (2017高二上·鹤山期末) 下列电学器件中,哪个是电容器()A .B .C .D .5. (2分) (2019高一下·嘉兴期中) 下列电学元器件属于电容器的是()A .B .C .D .6.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开始时开关S闭合,发现在距两板距离相等的P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断开开关,并将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液滴带正电B . 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C . 液滴将保持不动D . P点电势降低7. (3分)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接通开关S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A . 保持S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B . 保持S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C . 断开S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 . 断开S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8. (2分) (2018高二上·大连期中)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
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
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A . U变小,E不变B . E变大,e变大C . U变小,e变小D . U不变,e不变9. (2分)要使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A . 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B .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C . 增大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D .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10. (2分) (2019高二上·迁西月考) 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两极板的电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A . 一定增大B . 一定减小C . 一定不变D . 可能不变11. (3分) (2018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如图所示,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导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体层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是导体,手指与内部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特殊电容(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由以上信息可知()A . 电容式触摸屏的两极板分别是导体层和手指B . 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大C . 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小D . 如果用戴了手套的手触摸屏幕,照样能引起触摸屏动作12. (2分) (2016高二上·昆明期中) 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A . C和U均增大B . C增大,U减小C . C减小,U增大D . C和U均减小13. (2分) (2016高二上·福建期中)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且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正点电荷,以E表示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上极板不动,将下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 . θ增大,E增大,Ep增大B . θ增大,E增大,Ep减小C . θ减小,E不变,Ep增大D . θ减小,E不变,Ep减小14. (2分)以下哪个元件能够有效地贮存电荷()A . 电阻B . 电容C . 电感D . 灯泡15. (2分) (2019高二上·广州期中) 始终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 . 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小C .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D .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16. (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固定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向b端的过程中,电容器C所带的电量()A . 逐渐减小B . 逐渐增加C . 先增加后减小D . 先减少后增加17. (3分)(2017·襄阳模拟)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水平放置,上极板A接地,电容器通过滑动变阻器R和电键S与电动势为E的电源相连.现将电键闭合,位于A、B两板之间的P点的: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A . B板电势为﹣EB .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带电粒子仍处于静止状态C . 将B板向上移动P点电势将不变D . 将B板向左平移带电粒子电势能将不变18. (3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电荷量和中间的电介质不变,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变小,其电容C、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E及两板间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A . C增大、E不变B . C增大、U增大C . U减小、E不变D . C减小、U减小19. (3分)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接成闭合电路,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B . 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C . 若电流计有向右的电流通过,则压力F在增大D . 若电流计有向右的电流通过,则压力F在减小20. (3分) (2019高二上·富平月考) 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池组相连,两板间的带电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A . 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B . 油滴仍静止C . 检流计中有a→b的电流D . 检流计中有b→a的电流21. (3分)(2017·溧水模拟)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可忽略),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B . 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带负电C . 断开S的瞬间,通过R1的电流方向向右D . 断开S的瞬间,通过R2的电流方向向右22. (3分) (2017高一下·南通期末)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与静电计连接,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静电计指针夹角变小B . 静电计指针夹角不变C . 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减小D . 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不变二、填空题 (共2题;共10分)23. (4分) (2019高二上·集宁期中) 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现使B板带正电,实验中,电荷量不变。
若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容器的电容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两极板间的场强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6分) (2019高二上·河北月考) 下面三个图为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决定因素的实验,请将正确结论填在横线上.给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即保持电量Q不变,那么A.若保持板间距离d不变,正对面积S变小,两板电势差U________,电容C________.B.若保持S不变,d变大,两板电势差U________,电容C________.C.若保持S和d都不变,插入介质板后,两板电势差U________,电容C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三、计算题 (共1题;共20分)25. (20分) (2018高二上·和平月考)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与平行,把带电荷量的负电荷从移至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长,与的夹角为.求:(1)场强方向;(2)设处电势为,则处电势为多少;(3)处的场强大小;(4)电子在点的电势能.四、解答题 (共1题;共10分)26. (10分) (2016高二上·扬州开学考)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在斜面上某点以初速度为v0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小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与小球所受的重力相等.设斜面足够长,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的阻力,求:(1)小球落到斜面所需时间t;(2)小球从水平抛出至落到斜面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E.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2题;共5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二、填空题 (共2题;共10分)23-1、24-1、三、计算题 (共1题;共20分)25-1、25-2、25-3、25-4、四、解答题 (共1题;共10分) 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