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循着线索· 理一理]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探究点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已考史料· 命出新意]……
史料 (摘自 2010 年北京高考 T37)茶叶是中国对世界 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试 从 企 业 性质 角 度 , 划分 主题 茶叶与民族企业 “张一元”大事年表 “张一元 ”企 业 发 展 的历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由表及里· 想一想]
1. 从中国对内视角来看, 怎样理解“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
[提示]
1978 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21 世纪初,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历史
(
)
联知识: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 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 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 红手印,体现了农民的“期望、思想 和要求”,实则突破了“人民公社” 体制。
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 来的积极作用。划线部分 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 反 映 了 农 民 有 了 经 营 权 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 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 年) 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造 已经没有出路了。”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探究点一 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考史料· 读出史论]……
史料二
从史料中你能获取哪些历 用农民的话来说: “ 大包 史信息?
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 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史论术语· 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 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的伟大局面。
②中国的改革从 农村 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包产到户 、包 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探究点一 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考史料· 读出史论]……
史料一
从史料中你能获取哪些历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 史信息?
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 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
此处强调了农村改革的迫 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 切性。
历史
计划经济体制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 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 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
影响 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 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大提高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探究点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已考史料· 命出新意]……
史料 (摘自 2010 年北京高考 T37)茶叶是中国对世界 请抓住企业发展的某一阶段,分析 该阶段内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 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考原题 主题 茶叶与民族企业 “张一元”大事年表
开,中心环节即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4.为什么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为改革开 放新阶段的标志?
[提示]
①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
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③邓小平的“ 南方谈话 ”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进入 新阶段 的标志。
④我国的经济体制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1956~1978 年,实行 计划经济体制 ,1978~1992年实行计划为主、市场为 辅的管理体制,1992年以后则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
此处反映了家庭联产承 的 ” ;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 包责任制未改变生产资 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 料公有制性质。
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探究点一 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考史料· 读出史论]……
史料三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 从史料中你能获取哪些历 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 史信息? 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 联产 史 料 三 分 析 了 家 庭 联 产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2)特点:
①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 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 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 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史论形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质
(1)原因:
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 设。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的方针。
时间
190办张玉元茶庄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创建福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
史阶段。高考原题
20世纪30~ 40年代
1956年 “文革”期间 1982年 1992年 1995年 1999年 2002年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5.有人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 是社会属性的不同,其运行机制是相同的。”请指出这一观点的 错误所在。
[提示]
二者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市
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且由 于这一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对市场具有很强的调控能 力。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公私合营 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 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 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 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①1900~1925 年:民族工商 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 的鼓励。 ②1925~1956 年: 民国政府对民族 企业既鼓励又压制(四大家族);抗 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 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 业曲折发展。 ③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 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④1999~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公私合营 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 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 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 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此处企业发展主要是指企 业经营的阶段化发展,然后 根据划线信息即可进行阶 段划分。
答案: 1900~1925 年为创业 阶段; 1925~1956 年为扩展 阶段; 1956~1999 年为改制 阶段; 1999 年至今为企业改 革(与扩大)阶段。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结束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4· 江苏高考)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 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 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 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 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答案:D
历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