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复习课程
语、载佤语、阿昌语、景颇语等 阿尔泰语系:A、突厥语族:撒拉语、哈萨克语、塔塔尔语、柯尔克孜语、
维吾尔语、西部裕固语; B、蒙古语族: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 C、通古斯-满语族: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满语、锡伯语、赫哲
语等 印欧语系:俄语、塔吉克语。南岛语系:高山语。南亚语系:佤语、布郎语 系属不明:朝鲜语、京语。
——《尚书·尧典》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chì,整顿)百官,众功皆 兴。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 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史记·五帝本纪》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主讲人:聂志平教授
课程说明
现代统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课。该课程系 讲授现代汉语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现 代汉语语音、文字、语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形 成对现代汉语基本的理论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与 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本课程的讲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 则,既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也强调语言技能的训 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与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汉语
二、中国的语言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国的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阿尔 泰语系、印欧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 汉藏语系:A、汉语;
B、侗傣语族: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 南语、黎语;
C、苗瑶语:苗语、勉语; D、藏缅语族:藏语、嘉戎语、门巴语、彝语、傈傈语、纳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汉语
关于汉语的形成
1、民族、文化、语言的多元融合性 黄河流域文化:夏、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昔有成汤,自彼氐羌,
莫不敢来享,莫不敢来王。百越。北狄中山国,灭于赵武灵王。 2、汉字的统一作用 3、佛教文化的融入 汉武帝征服西域;汉明帝8年(65),蔡愔(yīn),西域僧人摩滕、
二、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 绪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
三、现代汉语课程学习的意义 1、是进一步深入语言学类学习的基础 2、为以后的语言实践服务:书面的;口语的 3、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汉语
一、语言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关于交际;(2)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之 外无语言。(3)语言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认知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思维工具。 3、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语言是人类 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而且它还是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 者。比如,早在甲骨文时期,汉语就有“象”这个词,传说中 的舜的弟弟也叫“象”。河南的别称“豫”(大象)和“为” 古字形是“以手牵象,这说明起码在商代中原一带是有大象的, 而且人们已经可以使役大象。
竺法兰,白马驮经。桓帝时宫中立浮屠,译佛经。魏晋佛教大盛。唐玄奘 取经,开始了300译经运动。影响:A、四声;36字母,声母;反切,— —推动了读音规范化,形成了格律诗体语言。B、翻译佛经产生了白话语 录体;C、引进大量佛教借词,有的成为基本词语:世界、现在、圆满; D、寺院盛行“俗讲”,形成说唱体的变文,出现了白话的萌芽。
4、社会分合与人口迁徙。周太伯、仲雍南迁;西晋永嘉丧乱:汉语 “南染吴越人到东北;闯关东。等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现代汉语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 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 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现代汉语 的地方变体。 现代汉语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
本课程在一年级开设,每周3学时,共计112学时,6学分。 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和 学习的意义
一、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是对现代汉语的理性认识。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分析有关现代汉语语言 文字现象。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现代汉语
二、汉语的分期 上古汉语:3世纪以前;秦、汉,以及有文字可考的殷
商时代; 中古汉语:3——8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 近代汉语: 9——19世纪;晚唐五代、宋、元、明、
清; 现代汉语:20世纪初以后;一般从五四以后算起。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现代汉语
(1)期(一周年)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顶四时,成岁。允厘(用 以治理)百工(指百官),庶绩(许多事情)咸熙(都兴办起来)。帝曰: “畴(谁)咨(语气词)若时(顺从四时)登庸(求得任用)?” 放齐 (尧之臣)曰:“胤(后嗣)子朱(尧之子丹朱)启明(开明通达)。” 帝曰:“吁(唉)!嚚(yín,口里不说忠信的话)讼(喜好争辩)可 乎!”帝曰:“畴咨若予(我)采(办理政事)?”驩兜(尧之臣)曰: “都(赞美之辞,“呀”)!共工(尧之臣)方(通“旁”,广泛)鸠 (聚集)僝(显现)功。”帝曰:“吁!静言(说漂亮话)庸违(常做出 邪僻之事),象恭(外貌恭敬)滔(怠慢)。”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汉语
三、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巨大财富,是汉民族智慧
的结。它与汉民族一样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早在五六千年 前,就已出现了记录汉语的汉字,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是 一种具有体系性的文字,它所记录的甲骨卜辞,内容已颇为 丰富。因此,尽管远古时期汉语的面貌我们今天无从考证, 但我们已完全有理由推断,在殷商时代,汉语已是一种相当 成熟的语言。 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汉语已成为世界上 几千种语言中最为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 在国际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 现代汉语
(3)目连到天宫寻父,至一门,见长者,白言长者:“贫道小时,名 字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佛出家,剃除须发,号曰大目乾连,神通第 一。”长者见说小时名字,即知是儿:“别久,好在已否?”罗卜目连认 得慈父,起居问讯已了:“慈母今在何方,受于快乐?”长者报言罗卜: “汝母生存在日,与我行业不同。我修十善五戒,死后神识,得生天上。 汝母平生在日,广造诸罪;命终之后,遂堕地狱。汝向阎浮提冥路之中, 寻问阿孃,即知去处。”目连闻语,便辞长者,顿身下降南阎浮提。向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