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一门复杂、繁琐、技巧性强的课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而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维修融合了“拆卸、调整、装配、仪器和设备维护、检测”全部五项核心技能,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极具指导意义。
本次课程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孔宪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教材处理过程中,我将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中活塞连杆组构造提炼出来并根据实训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次课程。
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实践性强,但核心理论不全;理论课教材中存在教学内容冗繁、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性不强、核心理论指向不明等缺点,但知识点丰富;因此,我教材进行了渗透及整合,充分结合学校设施、场地配备等实际情况,并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添加了一些核心理论作为支撑,在实践过程中添加更多的技术要求,尤其是技术要求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简单明了的实践作业及评价表,使得教学实践性、操作性、指向性更强,有利于项目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1.企业调研,案例分析,设故排故——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先让学生下企业调研相关行情,从企业了解本节知识及技能的地位,再用生动实际的案例刺激学生的神经,每次训练过程都是有目的的拆装(排除故障),从而创设一种企业生产的情境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2.头脑风暴,工位实践,竞赛展示——激活学习过程凭借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组织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头脑风暴的形式开展讨论形成初步方案;通过“四工位”的实践练习,提升学生拆装动作、工具及工件摆放、协助能力,并保持课堂高效;通过竞赛展示环节,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体验情感。
3.阶段评价,小组评价——评估学习效果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分阶段、分对象对学生进行评价,创设更多的激励机会。
在每个阶段性的任务完成后,及时让学生关注成果,体验成功;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从评价对象的角度出发,通过表扬其所在的小组,也让其活得成功的体验,激励他做好协助或者其他工作,使其完成有效的学习过程。
一、教学过程设计(一)任务实施计划拟定任务实施流程及学生能力提升过程示意图★设计意图:“项习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
整个计划要同学们课前预习时自主设计,教师整合后经师生讨论生成该任务实施计划。
分层讨论尝试实践形成方案(35分钟)活塞连杆组拆装方案拟定1.完成分组2.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分小组讨论活塞连杆组组件及拆装方案3.分小组尝试实际拆装演练4.集体讨论形成完善的拆装方案5.自我评价6.完成任务书中工作页2内容1.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调整分组2.引导学生主动和老师互动(提出问题)3.明确最终拆装方案任务实施方案形成过程示意图★设计意图:完整的行动导向包括“信息→计划→决策→执行→监控→评价→信息……”6个环节,前三个环节更是影响行动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点,因此,在前三个环节的设计中,我结合了尝试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精髓,通过4个子任务的完成,逐步形成完整的活塞连杆组拆装方案。
首先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学生明白了“我要达到哪个目的”;其次,经过初步的讨论制定一个初步的项目实施计划,让自己知道“我怎样能向前推进”,我还存在那些障碍(问题),在此基础上,将初步的计划付诸实践,进一步发现问题并解决一些问题;最后,由集体讨论整合意见,形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决策性意见,告诉自己“我选择这种途径解决问题”。
分组实践(65分钟)1.“四工位法”2.拆装技能及口令3.工具及工件摆放要求4.记录要素1.熟记拆装口令及各环节所需工具2.规范摆放拆装工具及零件3.熟练使用拆装工具拆装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总成4.记录活塞连杆组拆装过程中选手在操作规范、工具使用、零件摆放、口令报告等方面的表现5.自我评价6.完成任务书中工作页3内容1.安全性、规范性检查和落实2.观察各组实践情况,做好协调工作,保证所有学生技能水平合理、均衡提升“四工位”法示意图★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每位学生在实践过程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将“四工位”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结合起来,将四个子任务融合到四个工位中去,保证每位学生在每次循环过程中任务明确,不同方面的技能均得以提升,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排除故障竞赛展示(20分钟)1.排除故障2.技能展示1.查找故障,发现问题2.排除故障,展示技能3.完成任务书中工作页4内容1.创设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组织学生展示技能★设计意图:此环节为项目实施后的技能展示单元,为避免枯燥的、带有检查性质的任务安排,我特意将故障排除和小组竞赛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预先创设的故障情景,鼓励全体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引起学生强烈的排除故障的兴趣,再顺势通过小组推选代表参加竞赛的形式实施排除故障的过程(实际为技能展示的过程),整个环节一定会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中进行,这更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评价总结拓展迁移(20分钟)1.任务完成情况评价2.知识梳理及问题归纳1.自评: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大胆说出自己的优势所在,好的地方和出现失误的环节。
(包括工作状态、“7S”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具体操作完成情况等)2.互评:选择性评价他人任务完成的情况(评价要点同上)3.整体评价所有小组的整体表现4.讨论、总结,将任务完成过程转化为技能经验,在教师的总结提示下,实现知识及技能的拓展迁移。
5.完成任务书中工作页5内容1.从个体和整体的角度评价学生的表现;2.比较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之间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3.梳理知识、技能点,在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知识、技能的提升以及思维的开拓。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尝试的结果,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鼓励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提高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通过比较自评、互评以及师评间存在的差异,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布置作业场地整理(5分钟)布置作业整理场地1.完成任务书剩余内容2.整理工作场地1.作业分析及指导2.提出作业要求3.安排场地整理工作《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维修》任务书班级:姓名:组别:工作页1:信息收集、任务准备实车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见到一些汽车在行驶中尾气冒蓝烟,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的一个朋友小张就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他买了一辆福特福克斯轿车,新车跑了不到五千公里就发现尾气颜色不正常,经常冒出蓝烟,他邀请我去给他的爱车做检查,通过查看机油液位,发现他的新车严重烧机油。
于是,他投诉到4S店,反应自己遇到的不幸遭遇。
4S店修车师傅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为小张解决了烦恼,并给了小张一个满意的解释。
那么,4S店的解释是什么呢?。
信息收集信息获取途径信息内容书本、教材活塞连杆组零件名称、装配结构案例分析——我知道了…核心问题(故障)故障可能原因□油底壳泄露□活塞环对口□机油量过多□气缸磨损解决办法□更换油底壳□拆检活塞连杆组总成□抽放机油□拆检气缸所需核心技能□拆卸□调整□装配□检测□仪器和设备维护任务实操预习1.活塞连杆组零件认识()()()()()()2.完成“拆装JV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任务预习表“拆装JV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任务预习表工作页2:分层讨论,制定计划头脑风暴后,请在下表中粗略统计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包括关键步骤或者关键词。
通过集体讨论,最终确定操作流程表(此项内容请在讨论的过程中及时完成)“拆装JV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操作流程表我们小组(□很好□较好□一般)地完成了计划制定的工作我(□很好□较好□一般)地完成了计划制定的工作工作页3:执行计划,分组实践设备状况(□完好□不良)设备摆放(□整齐□杂乱)卫生情况(□良好□较差)“拆装JV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作业评价表注:1.每超时1分钟,总分扣1分,超时5分钟者停止作业。
2.拆装顺序错误,但不影响拆装质量的不扣分,否者该项不得分。
工作页4:排除故障,竞赛展示你所发现的故障现象是,你所设计的查找故障的方法为。
由其他小组选出一名学生详细记录参赛选手得失分情况(可参见作业评价表)工作页5:评价总结,拓展迁移自我分析我做的好的地方:□动作准确□工具使用规范□拆装程序熟悉□零件摆放整齐□操作用时合理□工作态度端正我还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动作不到位□工具使用不规范□拆装程序不熟悉□零件摆放不整齐□操作用时过长□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任务完成过程及结果评价●个人评价:我的分数区间是在:□第三区间:60以下□第二区间:60——79 □第三区间:80以上分析建议:第三区间的同学:你可要加把油了奥!第二区间的同学:不错,再努力一点就非常棒了第四区间的同学:干的漂亮!●小组评价:我们组做到了:□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工作高效□完成了工作任务拓展迁移实训室有一台完整的福特轿车发动机,请你查找相关技术资料,或走访企业,制定出详细的活塞连杆组的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