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用水卫生监督

饮用水卫生监督


山西大同某小区二次供水污染事件(2002年) 哈尔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5年) 广东北江水域镉污染事件(2005年) 江苏盐城水污染事件(2009年) 内蒙赤峰水污染事件(2009年) 湖南益阳学校自备水源污染事件(2010年)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2012年) 甘肃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2014年)
2.3二次供水: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 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 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3.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简称涉水产品): 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 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 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 材料和化学物质。
一、饮水与健康 二、水污染分类 三、饮用水卫生监督
1、基本概念
2、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
3、供水单位监督要点
A、集中式供水单位
B、二次供水单位
四、饮用水卫生监督பைடு நூலகம்管 五、涉水产品卫生监督 六、饮用水卫生监督抽查计划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物质代谢、调 节体温、润滑作用等。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1.生活饮用水: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2.供水方式: 2.1集中式供水: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
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 小型集中式供水:农村日供水在1000m3以下 (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
2.2分散式供水:分散居民直接从水源取水,无 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
热污染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2011年3月由于地震导致福岛县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发生 核泄漏,造成各类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检测后发现全 国共有13个地区的自来水被确认含放射性物质。 东京都在当地一家自来水净化厂检测到每升水的碘放射 性活度达到210贝克勒尔,是日本规定的婴儿可承受限 定值的约2倍。
地方性砷中毒:是人体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 摄入过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 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性疾病。由于 砷进入机体后引起四肢血管神经紊乱,使肢体血管 痉挛,最后完全阻塞,导致皮肤变黑坏死,又称为 黑脚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水和土壤中缺乏碘而 引起甲状腺肿大,严重流行地区儿童可发生地方性 克汀病,病人痴呆、矮小、聋哑、智力低下。
物理污染
固体悬浮物污染
案例:2009年南漳浊水门事件 因5月27日以来南漳县普降大雨,城区自来水
水源——水镜湖大量流入含有泥沙的山洪,库区容量由未下雨前的4200万立方米猛增至9000 万立方米,远远超过了库区容纳山洪的限度,造成自来水水源浑浊度达到180度以上。现有 自来水水厂处理能力为60度以下,无法处理180度以上的浊水,造成城区自来水严重浑浊。 县 调查组《调查报告》 总结原因:制水工艺先天不足 + 自来水公司存在责任意识缺失、内部管 理混乱、监管机制不全等(对监督、监测意见不重视)+氯气供应不足 。
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
饮用水水质
健康
1.饮水型地方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
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 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饮水型地方病:是由于饮用水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 或严重缺乏而引起的地方性非传染性疾病。
常见的饮水型地方病有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 毒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体从水、食物、空气中摄入过 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 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 褐色斑纹。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 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
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 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
2.水污染 调研资料:中国532条河流,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分类: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物理污染
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 藻类污染
微生物污染 水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 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39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染病有8种: 甲类:霍乱 乙类:病毒性肝炎(甲肝、戍肝)、细菌 性和阿米 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脊髓灰质 炎、血吸虫病 丙类:感染性腹泻
四川沱江水污染事件(2004年) 双流岷江水厂水污染事件(2007年) 眉山学校自备水污染事件 (2010年) 成都市自来水厂水源污染事件 (2010年) 青城山镇水厂污染事件(2011年) 绵阳水源污染事件(2011年7月) 川大江安校区二次供水污染事件(2012年4月) 嘉陵江锑污染事件(2015年11月)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如果受一次性严重污染,可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例,呈
现爆发状态,而且多数病例都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发病。如果 是经常、多次污染,则呈现散发趋势,病例终年不断。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病例都有饮用同一供水 史。 一旦污染源被控制,加强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会 迅速终止。 举例:
藻类污染的危害:异臭异味,影响水的感官指标; 产生藻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脂多糖毒素等; 藻类及其分泌物与氯作用产生消毒副产物;堵塞滤 池;不利混凝;进入管网,降低水的生物稳定性。 案例:太湖蓝藻爆发致水污染事件
化学污染:指饮用水受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排 放的或意外事故排入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分 为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复合污染。 危害:引起急慢性中毒和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 作用。 案例: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介水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和发病率与水源种类、供水 范围、污染程度和频次、病原体种类、居民卫生习 惯、净化和消毒措施有密切的关系。
非法定的介水传染病 军团菌病及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引起的疾病 等。
藻类污染:水中的磷、氮含量过多,使藻类获得丰 富营养而大量繁殖,生长、死亡,造成水质恶化, 以至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群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