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第四章补充习题(答案)

第三章-第四章补充习题(答案)

第三章-第四章一、填空题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化装置,液压泵将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的油液的(),供系统使用,液压马达是把输来的油液的()转换成机械能,使工作部件克服负载而对外做功。

(压力能、压力能)2.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工作腔的()变化进行工作的,其输出流量的大小也由其大小决定。

(容积)3.液压泵的额定流量是指在额定()和额定()下由泵输出的流量。

(转速、压力)4. 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都存在脉动,为了减小脉动量,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数通常选用(),而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通常选用()。

(奇数、偶数)5.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6.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小;大)7.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

(吸油;压油)8.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

(卸荷槽;压油;吸油)9.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间隙和()间隙,此外还存在()间隙,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70%~80%。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10.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两段()及四段()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段。

(大半径圆弧、小半径圆弧、过渡曲线;过渡曲线)11.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的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

(径向不平衡力)12.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为()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量泵。

(定、变)13.轴向柱塞泵主要有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可以改变泵的排量。

(斜盘的倾角)14.对于液压泵来说,实际流量总是()理论流量;实际输入扭矩总是()其理论上所需要的扭矩。

(小于、大于)15.齿轮泵中每一对齿完成一次啮合过程就排一次油,实际在这一过程中,压油腔容积的变化率每一瞬时是不均匀的,因此,会产生流量()。

(脉动)16.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下,改变它的()可以改变其排量。

(偏心距)17.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轴端一般不得承受(),因此不得将带轮、齿轮等传动零件直接安装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轴上。

径向力18.液压缸输入的是液体的流量和压力,输出的是()和()。

力、直线速度19.双活塞杆液压缸可以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采用杆定式时最大活动范围是有效行程的()倍,采用缸定式时最大活动范围是有效行程的()倍。

2、320.要求单活塞杆液压缸在左右两个方向上的速度和推力都相等时,无杆腔面积A1与A2有杆腔面积的关系是()。

A1=2A2二、选择题1.双作用叶片泵具有( A )的结构特点。

(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 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C) 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2.双向运动时速度、负载相等,应选用( A )液压缸。

A、双出杆B、单出杆C、柱塞式D、回转式3、差动连接液压缸,采用( C )可使两个方向的运动速度相等。

A、d=1/3DB、d=1/2DC、d=D、d=2/3D4、( B )液压泵,其流量脉动最小。

A、径向柱塞式B、双作用叶片式C、单作用叶片式D、齿轮式5、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 A )其理论流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6.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杆定式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采用缸定式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

(A)1倍(B)2倍(C)3倍(D)4倍(B;C)7.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杆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

(A)1倍(B)2倍(C)3倍(D)4倍 (D;C)8.液压缸的种类繁多,()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

(A)柱塞缸(B)活塞缸(B;A)9.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

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C;B)10.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各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

瞬时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时()。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B)11.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如果不差动连接,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

(A)(B) q(C) q(D)2q(D;A)12.泵常用的压力中,()是随外负载变化而变化的A.泵的输出压力B.泵的最高压力C.泵的额定压力(A)13.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得到的流量称为()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B)14.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缸的()。

A.运动速度增加了B.输出力增加了C.运动速度减少了D.输出力减少了(A、D)15.在某一液压设备中需要一个完成很长工作行程的液压缸,宜采用下述液压缸中的()A.单活塞液压缸B.双活塞液压缸C.柱塞液压缸D.伸缩式液压缸(C)16. 驱动液压泵的电机功率应比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大,是因为()。

A、泄漏损失;B、摩擦损失;C、溢流损失;D、前两种损失。

(D)17.一般单出杆油缸在快速缩回时,往往采用()。

A、有杆腔回油无杆腔进油;B、差动连接;C、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

18.拖动液压泵的电机功率应比液压泵的输出功率()。

A、相等;B、小些;C、大些。

19、将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的左右两腔接通,同时引入压力油,可以使活塞获得( C )。

A、慢速移动;B、停止不动;C、快速移动。

20、定缸式液压缸,活塞的移动的速度与( C )成正比。

A、活塞直径;B、负载大小;C、进入液压缸内的油液流量。

21、双作用叶片泵从转子杆向力平衡考虑,叶片数Z应选( B );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常选( A ),以使流量均匀。

(A)奇数; (B)偶数。

(C)奇、偶数任意。

22.对齿轮泵内部泄露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间隙。

(A)端面(轴向)间隙; (B)径向间隙; (C)齿轮啮合处(啮合点)。

23.为了使齿轮泵的齿轮平稳地啮合运转、吸油腔严格地密封以及均匀连续地供油,必须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系数( A )1。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三、简答题1.简述外啮合齿轮泵泄漏的途径答:1)外啮合齿轮泵高压腔(排油腔)的压力油向低压腔(吸油腔)泄漏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齿轮啮合处的间隙,二是泵体内表面与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三是通过齿轮两端面与两侧端盖面的端面轴向间隙。

三条途径中端面轴向间隙的泄漏量最大,约占总泄漏量的70-80%。

2.如果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大气相通,液压泵能否正常工作答: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的泵,常称为容积式泵。

液压泵在机构的作用下,密闭工作容积增大时,形成局部真空,具备了吸油条件;又由于油箱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油箱里的油液被压入其内,这样才能完成液压泵的吸油过程。

如果将油箱完全封闭,不与大气相通,于是就失去利用大气压力将油箱的油液强行压入泵内的条件,从而无法完成吸油过程,液压泵便不能工作了。

3.什么叫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两者有何关系答: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即油液克服阻力而建立起来的压力。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与外负载有关,若外负载增加,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工作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即在液压泵铭牌或产品样本上标出的压力。

考虑液压泵在工作中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容积效率,通常它的工作压力应低于额定压力。

在液压系统中,定量泵的工作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并加以稳定;变量泵的工作压力可通过泵本身的调节装置来调整。

不要误解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就是额定压力,而是工作压力。

4.什么叫液压泵的排量,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轴转一转所排出油液的体积,单位为ml/r。

液压泵的排量取决于液压泵密封腔的几何尺寸,不同的泵,因参数不同,所以排量也不一样。

液压泵的流量是指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又分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理论流量是指不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

实际流量是指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时,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出的油液体积。

由于液压泵在工作中存在泄漏损失,所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额定流量q s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

泵的产品样本或铭牌上标出的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

5.齿轮泵的径向力不平衡是怎样产生的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有哪些答:齿轮泵工作时作用在齿轮外圆上的压力是不均匀的。

在排油腔和吸油腔,齿轮外圆分别承受着系统工作压力和吸油压力;在齿轮齿顶圆与泵体内孔的径向间隙中可以认为油液压力由高压腔压力逐级下降到吸油腔压力。

这些液体压力综合作用的合力,相当于给齿轮一个径向不平衡作用力,使齿轮和轴承受载。

工作压力越大,径向不平衡力越大。

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缩小压油口的直径,使高压仅作用在一个齿到两个齿的范围。

6.为什么称单作用叶片泵为非平衡式叶片泵,称双作用叶片泵为平衡式叶片泵答:由于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各占一侧,转子受到压油腔油液的作用力,致使转子所受的径向力不平衡,使得轴承受到的较大载荷作用,这种结构类型的液压泵被称作非平衡式叶片泵。

因为单作用叶片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压油腔压力不能过高,所以一般不宜用在高压系统中。

双作用叶片泵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对称于转轴分布,压力油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力是平衡的,故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7.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如何消除答: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

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被封闭的油液受到挤压而产生很高的压力,油液发热,使轴承受到额外负载;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解在油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现象。

这些都将使泵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通常是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封闭容积减小时与排油腔相通,容积增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