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国际教育现代汉语课堂讲义2

汉语国际教育现代汉语课堂讲义2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一、语音的定义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

二、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语音具有物理方面的性质,也叫语音的自然属性。

语音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

任何一个实际的语音单位,都是这四个要素的统一体。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

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发音体振动得快,声音就高,发音体振动得慢,声音就低。

物体发音之所以有高低之别,一般说来是和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

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声音低,反之则高。

人的发音体是声带。

不同的人,声带的长短厚薄不同,因而音高也不同。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

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实际上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其平衡位置的距离的大小。

发音时用力强,物体振动的幅度就大,声音就强;发音时用力弱,物体振动的幅度就小,声音就弱。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久暂。

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所以又叫“音质”。

音色的差别取决于振动形式的不同,或者说主要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色的差别与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发音体,发音体不同,音色往往不同。

钢琴和胡琴的音色就有差别。

二是发音方法,弹钢琴时十指齐按和单指弹,音色就不同。

三是共鸣器的形状,同一个发音体,譬如二胡,加大或缩小共鸣腔,用同种方法拉出一个音来,音色立即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说某人的声音尖细,实际上是说他的声音比一般人的声音音高要高;说某人的声音高,实际上通常是指他的声音音强比较强。

科学术语有时与日常用语不同。

我们能根据声音辨别出说话的人来,是因为说话人的发音器官不完全相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音色。

我们有时故意拖长声音,这是延长音长。

2、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因而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时发音器官状况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所以我们在学习语音时也要研究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其在发音中所起的作用。

3、语音的社会性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社会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具有社会性。

每种语言的语音特点,如:有哪些音,没有哪些音;哪些音能和哪些音相拼,不能和哪些音相拼;哪些音能区别意义,哪些音不区别意义等等,这些主要不是由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决定的,而是由语音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也就是由使用该语言的民众决定的,所以说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三、发音器官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气流是发音的动力,呼气时肺是气流的动力站。

气管是气流出入的通道,吸气时气流经过气管进入肺,呼气时气流由肺经过气管呼出。

汉语主要靠呼出的气流来发音。

2、喉头和声带气管的上部接着喉头。

喉头是由四块软骨构成的圆筒,圆筒的中部附着声带。

声带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肌肉薄膜,两片薄膜中间的空隙是声门,声门是气流的通道。

3、口腔和鼻腔喉头上面是咽腔。

咽腔是个三叉口,下连喉头,前通口腔,上连鼻腔。

呼出的气流由喉头经过咽腔到达口腔和鼻腔。

口腔、鼻腔、咽腔都是共鸣器,对发音来说口腔最重要。

构成口腔的组织,上面的叫上腭,下面的叫下腭。

上腭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下腭包括下唇和下齿,舌头也附着在下腭上。

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和舌根。

上腭上面的空腔是鼻腔,软腭和小舌处在鼻腔和口腔的通道上。

软腭上升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

软腭下垂时,口腔中的某一部位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

下面是口腔和鼻腔的示意图:四、语音的基本概念1、音素、音节和音位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例如普通话中的b p m f d t n l是一个个音素,i u û a o e也是一个个音素,它们都是从音色的角度离析出来的,不可以再划分。

再划分就不是完整的语音单位了。

音素可以组成更大的语音单位,如由ɑ和i这两个音素可以组合成复元音ɑi,uei这个语音单位是由u、e、i这三个音素组成的。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汉语的音节比较容易划分,可以直接凭听觉来划分,不需要专门的语音学知识。

如我们听到nán chüng dà xué这样一段声音,很自然地会把这段声音划分成四个音段,这也就是四个音节。

除儿化词外,通常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譬如“边”这个汉字代表“biün”这个音节。

“中国人民”四个汉字记录了“zhōng guó rén mín”四个音节。

但汉字是书写单位,不能根据书写单位给语音划分音节,何况有时一个汉字并不代表一个音节,如“马儿”,写成两个汉字,实际上只代表一个音节mǎr。

汉语的音节由两大部分构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音素和贯穿始终的音高即声调。

例如mü(妈)这个音节,就是由音素m和ɑ以及阴平调构成的。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区别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都是同一个语音系统中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音色的角度划分出的最小单位,音位则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

2、元音和辅音根据发音情况和声音特征,音素可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等部位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如ɑ、o、e、i、u、û等。

不同的元音是根据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与不圆等三个方面来划分的。

发音时气流在口腔等部位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如b、p、m、f等。

不同的辅音是根据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划分的。

辅音和元音的区别有四点:1.辅音发音时,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过程中,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发音时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

4.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3、声母、韵母、声调汉语音韵学的传统办法是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

例如dü(搭)的声母是d,韵母是ü;jiǎ(甲)的声母是j,韵母是iǎ。

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语音得出来的概念。

元音、辅音是音素的分类,适用于一切语言;声母、韵母是对汉语的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概念,只适用于汉语和与汉语有相同的音节结构的语言。

在普通话中,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韵母主要由元音来充当,有的韵母中也有辅音,但只限于n 和nɡ。

换一个角度说,元音只用在韵母中,辅音主要用在声母中(只有nɡ不作声母)。

辅音n既用在声母中,也用在韵母中。

如音节niün(蔫)里的前一个n 是声母,后一个n是韵尾。

辅音 nɡ不用在声母中,只用在韵母中,如ɡünɡ(钢)里的nɡ。

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普通话里dū(督)、dú(毒)、dǔ(赌)、dù(度)这四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不同,表示的意思也就不同。

第二节声母一、声母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中有21个辅音声母,即:b、p、m、f、d、t、n、l、ɡ、k、h、j、q、x、 zh、ch、sh、r、z、c、s。

因为声母是由辅音构成的,所以研究声母的发音也就是研究构成声母的辅音的发音。

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或鼻腔时要受到阻碍,通过克服阻碍而发出声音。

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声母的发音:1、发音部位,就是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

2、发音方法,就是气流克服阻碍发出声音的方法。

二、声母的分类普通话有21个声母,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1 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叫发音部位。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七类:(1)双唇音由双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有b、p、m三个。

(2)唇齿音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只有f一个。

(3)舌尖前音由舌尖和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有z、c、s三个。

(4)舌尖中音由舌尖和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有d、t、n、l四个。

(5)舌尖后音由舌尖和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有zh、ch、sh、r四个。

(6)舌面音由舌面前部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有j、q、x三个。

(7)舌根音由舌根和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有g、k、h三个。

2 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方式和消除阻碍的方法叫发音方法。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方法的不同,可作如下分类:(1)按阻碍的方式划分根据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把声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①塞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紧,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冲破阻碍,突然爆发成声。

共有b、p、d、t、g、k六个。

②擦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近,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共有f、h、x、sh、s、r六个。

③塞擦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开始是靠紧,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接着从窄缝中摩擦而出,这种先阻塞、后摩擦而形成的音叫塞擦音。

共有j、q、zh、ch、z、c六个。

④鼻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紧,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来,形成鼻音。

共有m、n两个。

鼻辅音ng〔 〕在普通话里只作韵尾,不作声母。

⑤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从舌头的两边出来,形成边音,仅有一个,这就是l。

(2)按呼出气流的强弱划分根据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把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

①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强,有p、t、k、q、ch、c六个。

②不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

有b、d、g、j、zh、z六个。

(3)按声带是否振动划分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这一特点,可把普通话声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

①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有b、p、f、d、t、g、k、h、j、q、x、zh、ch、sh、z、c、s等17个。

②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有m、n、l、r四个(鼻辅音ng发音时也要振动声带,但ng不能作声母,所以未计算在内)。

三、、零声母零声母不是没有声母,而是指声母位置上为零,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元音开头的音节,如“啊”“恩”等。

二是用y和w两个隔音字母开头的音节。

除了以上说的21辅音声母外,普通话还有一些音节不用辅音声母开头,例如ün(安)、ýn(恩)、üo(熬)、ōu(欧)、ünɡ(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