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教材说明】《失去的一天》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写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这个故事教育儿童失去一天就是失去了这一天里应该做的一切,这是无法弥补的,从而使他们懂得要珍惜时间。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茬”“砌”等三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3)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主探究,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然后通过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使学生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的意识,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2、搜集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请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么过的?做了哪些事?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过一天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读了课题和通过预习你想知道什么?(预设:佩佳在失去的一天里干什么?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佩佳怎么明白失去了一天?在佩佳失去的这一天里人们都在干什么?怎么理解失去的一天?)[设计意图]质疑可以使教师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的情况。

绿荫如盖羞愧垂涎欲滴翻耕砖墙游手好闲麦茬地3、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分成哪几部分来写的?4、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基本的读书方法,把课文内容读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梳理提炼,选择重点问题合作学习。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默读课文,想想: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1)学生默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3)指名汇报预设:(一)、理解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妈妈的话)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

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中都做了些什么事。

”1、指名读。

2、师:孩子们,边听边想妈妈的话包含哪些意思?3、指名汇报。

4、师小结:妈妈的话,告诉佩佳这一天中失去的东西,无法再用这一天弥补回来了,因为这一天已不再回来了。

所以妈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这富含道理的话语,该怎么读呢?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指名读,师范读,生练读,评议,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大胆让学生自主默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共同探究,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妈妈说的这段话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妈妈说的这段话,是本课理解的重点与难点,在自然引出后,先让学生理解,再指导朗读,学生自然读得较有感情。

(二)学习佩佳“失去的一天”。

师:佩佳在失去的一天里,想了些什么?做些什么?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一部分,用喜欢的符号画出他的想法及做法。

1、生自学。

2、学生汇报。

(1)想法:想再睡一会儿,还来得及呢,我先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儿吧。

(2)做法: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教师板书: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师: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佩佳这一天的表现吗?生:游手好闲生理解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读中感悟。

(1)师生配合读1——5自然段。

(2)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再睡一会”、“还来得及呢!”、“在这里坐一会再开始干活吧。

”等。

4、师小结:是啊!佩佳就是这么游手好闲地度过了宝贵的一天,他该栽的树没有栽,该看的书没有看。

他始终认为待会再做没有关系。

因此,当晚上妈妈回来问起他都干了什么,他——(引读)生:(读:羞愧得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理解“羞愧”。

师:佩佳就是这样游手好闲,难怪当妈妈问起时,他羞愧地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佩佳就是在一天里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所以妈妈说他失去了一天。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大胆放手,以朗读代替老师的讲,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自主交流、自主感悟,从而明白了佩佳“失去的一天”。

(三)学习“人们的一天”。

1、师:妈妈是怎么做的?生:妈妈带佩佳去看人们一天工作。

(板书:人们)2、师:快速浏览,找找这一天里人们都做了什么?生答:妈妈把佩佳领到田野看到拖拉机手在耕地,(板书:耕地)妈妈把佩佳领到砌墙跟前,看到建筑工人在砌墙。

(板书:砌墙)妈妈把佩佳领到大楼跟前,看到面包师在做面包,(板书: 做面包)妈妈把佩佳领到图书馆听到读者在看书,(板书:看书)3、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欣赏画面,同桌合作读课文的第8至第12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人们辛勤劳作的画面。

读的时候一个同学读旁白部分,另外一个同学读人物的语言。

4、师生配合读文段。

课件出示人们工作的画面及文段:妈妈把佩佳领到田野,指着一块刚犁过的麦地,说:“昨天这里还是一块收割后的麦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儿。

”妈妈把佩佳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这里早晨还只有花岗石打下的房基,可现在已经是一堵用砖砌好的墙了,瞧,建筑工人干得多么出色。

”妈妈把佩佳领到一座白色的大楼跟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着面包香甜的气味。

“这里是面包房。

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垂涎欲滴。

面包师整天工作,汽车一开来,面包就运到商店里去了。

”最后,母子俩走进了图书馆。

图书管理员指着一个摆着很多书的大书架,说:“这些书是大家今天看完后还回来的,而且人们又借走了同样多的书。

”5、师:孩子们,通过欣赏画面和读妈妈说的话,你能用四字词概括人们一天的工作吗?(生1:吃苦耐劳、生2:埋头苦干)6、说话:在人们耕地砌墙做面包看书的时候,同样是一天,而佩佳却在做什么呢?生: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师: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当佩佳认为妈妈上班睡觉才香,赖在床上不肯起床时,拖拉机手已经翻耕了麦茬地,为播撒种子而辛勤工作。

佩佳因为睡懒觉而失去了一个美好的早晨。

同样的一天对佩佳来说是怎样的?而人们的一天又是怎样的?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是啊,人们在这一天中珍惜了时间,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幸福,给社会创造了价值。

如果说佩佳的一天是“失去的一天”,(板书:失去)那么人们的一天是——生:收获的一天(板书:收获)师:妈妈用人们收获的一天与佩佳失去的一天进行对比,这种写法叫对比写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写作方法。

妈妈就是用大量的事实教育了佩佳,佩佳才有了醒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说话练习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通过想象说话,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以及展开合理想象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佩佳的一天是“失去的一天”,而人们的一天是“收获的一天”,从而深化了文章中心。

(四)、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可是我今天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

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师:同学们,佩佳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生1:明白了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补救今天失去的一切。

生2:明白了失去这一天就是失去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师:同学们,你们明白了怎样理解失去的一天吗?(生1: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生2: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今天失去的一切)(板书:珍惜时间)[设计意图]本环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抓住“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进行对比,从而找到突破口,让学生理解了“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再一次深化“珍惜时间”这一教学的重难点。

四、了解作者,感悟总结。

1、开拓视野,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资料,教师介绍。

2、积累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

3、说说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要从小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不仅能够反馈学生对谚语、名言的积累情况,还能够反馈学生对于《失去的一天》的内容与中心的掌握情况,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现有的学习中,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合理安排时间,自制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2、小练笔:你失去的一天(一节课、一小时、一分钟……)为题,写一篇随笔.,写出从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本环节设置的“以你失去的一天(一节课、一小时、一分钟……)为题,写一篇随笔,写出从中明白了什么。

”这一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板书:20 失去的一天佩佳人们睡觉耕地闲坐砌墙吃鲜果做面包嬉戏看书(失去)(收获)珍惜时间[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彰显了行文思路,体现了文章主旨,浓缩了文章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