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13课-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13课-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李白《短歌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9.18 1.文白对读。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翻译:
孔子说:“我还没见过喜爱道德赛过喜爱美色的 人。” 2.素解文意。 释义:“好色之徒”出自此章,指贪爱女色的人。
原句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译文 谁会烹调鱼?替他把锅洗干净。 谁要回到西边去?托他带个平安信。
(二)字词释义。 ①发:即发发,风声。 ②偈:车马疾驰的样子。 ③好音:好消息,指平安的消息。
四、品诗味 (一)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匪风飘兮, 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弔兮。 品味:前两章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写诗人思念远方,内心伤 悲。 (二)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品味:从本章可以看出,诗人家住西方,而远游东土,久久不 能回到家乡,因此只能期望有人能够帮他给家人带一封平安信。 拓展: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二、解诗题
“泽”是水塘,“陂”是堤岸,这首诗歌描写 了主人公在池塘边的堤岸思念他的心上人,因此以 “泽陂”为题。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陈风·泽陂》,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 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泽陂(bēi)、滂沱、蕑、硕大且卷 (quán)、中心悁悁(yuān)、菡萏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译文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风儿呼呼地吹,马车飞驰而去。
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回头远望大路,心中无限伤悲。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 旋风迅猛地吹,马车飞快奔驰。 顾瞻周道,中心弔兮。 回头远望大路,心中无限悲伤。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9.16 1.文白对读。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 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翻译:
孔子说:“出外便侍奉公卿,入门便侍奉父兄,有丧 事不敢不尽心尽力,不被酒所困扰,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 呢?”
2.素解文意。
点拨:这是对于做人的基本要求,即对外要为国尽 忠,对内要为长辈尽孝。
诗经·桧风·匪风
一、解诗题 “桧”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都城在今河南的密县和新
郑之间,《桧风》就是这个地区的诗歌;“匪风”就是那风。 一般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思乡之情的诗歌。 二、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桧风·匪风》,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匪风发(bō)兮,匪车(jū)偈兮、 嘌、弔、亨(pēng)鱼、鬵 (三)标注入声字: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 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 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这是一首思恋心上人的情歌,主人公触景生情,热烈地 赞美对方,情感真率坦诚。不过,眼下主人公还没有得到对 方爱的回应,为此,他睡不安、行不安,这些细节的描述, 把他的爱衬托得十分真实、强烈。
拓展:积累《论语》中关于丧葬礼的言论: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
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
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9.17 1.文白对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陈风·泽陂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子罕篇第九( 四)》。
五、品诗味 品味:诗歌各章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叙述主人公看见池塘边 的香蒲、荷花、莲花,便联想到自己恋慕的心上人,不禁心 烦意乱,情迷神伤,晚上睡不着觉。这种先写其它事物,然 后引出诗人真正要表达的事物、情感的写作手法,就叫“起 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征修辞方法,这是《诗经》 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停。” 2.素解文意。 释义: ①不舍昼夜:比喻不分日夜地勤奋工作或学习。舍,休息,止息。 ②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逝,过去的,逝去的。 斯,这。
点拨:这句话是孔子对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感慨。 拓展:积累感慨时光飞逝的名句: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学习9.20和9.21 1.文白对读。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翻译:
孔子说:“听我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 颜回吧!”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 也。” 翻译: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死了啊!我只看见 他不断进步,从没看见他停止不前。”
2.素解文意。 点拨:颜回坚持学习、不断进取,孔子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链接:《三余读书》 积累: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
五、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 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你脑海中的画面 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思念或者思归,是古今中外文学中历久弥新的话题, 因为这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感情。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感情发 之于心,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译文
池塘边上堤岸旁, 长着蒲草与荷花。 有一个美人,我心里爱她却无可奈何。 日夜思念无心做事,想她想到涕泪俱下。
彼泽之陂,有蒲与蕑。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四)学习9.19
1.文白对读。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
孔子说:“就像堆土成山,再加一筐土就成山 了,这时要停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就像平 一块地,就算才刚刚倒了一筐土,如果决心前进, 还是要我自己去坚持。”
2.素解文意。 点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揭示了类似的哲理,原文 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 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如下: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 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 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 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 的。王安石告诉我们:最美的风景在人迹最少的地方。但并 非所有人都有毅力抵达终点,因此并非所有人能看到绝美的 风景。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有恒心和毅力坚持到底。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链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中同样出现过一次。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卫国,不去拜见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因此南子处处为难孔子师徒,他们也始终 得不到“惧内”的卫灵公的重用。孔子为了推行周礼,无奈之 下只好去拜见了南子,卫灵公这才邀请孔子一同出游。可是灵 公并没有真正重视孔子,他与南子同坐一辆车,让孔子坐在陪 臣的车上。孔子就是在卫灵公如此失礼的前提下感叹“吾未见 好德如好色者也”的。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八、本课总结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五年级上册
第13课 内容一 论语·子罕篇第九(四) 内容二 诗经·陈风·泽陂 诗经·桧风·匪风
内容一 论语·子罕篇第九(四)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子罕篇第九(三)》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和《己亥杂诗(其五)》。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子罕篇第九(四)》,老师读一句,学 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篑、语(yù)之、其回也与(yú)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池塘边上堤岸旁,长着蒲草和莲花。 有一个美人,身材高大又品德美好。 日夜思念无心做事,我的心中郁郁不欢。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池塘边上堤岸旁,长着蒲草与荷花。 有一个美人,身材高大又美好端庄。 日夜思念无心做事,躺在床上我辗转难安。
(二)字词释义。 ①泽:水塘。陂:堤岸。②卷:同“婘”,美好的样子。③ 俨: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