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习题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A型题一、名词解释1.肽键2.肽平面3.多肽链4.肽单位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6氨基末端7.多肽8.氨基酸残基9.蛋白质二级结构10.超二级结构11亚基.12.蛋白质三级结构13.蛋白质四级结构14.二硫键15.二面角16.α–螺旋17.β–折叠或β–折叠片18.β–转角19.蛋白质的高级结构20.寡聚蛋白21..蛋白质激活22..氨基酸的等电点 23.蛋白质沉淀24.分子病25.变构效应26.蛋白质变性27.蛋白质复性28.蛋白质的等电点29.电泳30.蛋白质的颜色反应31.盐析32.简单蛋白质33.结合蛋白质二、填空题1.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主要以_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

3.在紫外光区有吸收光能力的氨基酸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当氨基酸在等电点时,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其_________最小,容易发生沉淀。

5.所谓的两性离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___________是氨基酸的特征常数。

7.在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中,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是________。

8.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比较恒定,平均值为_______。

9.蛋白质中不完整的氨基酸被称为________。

10.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最主要的力是________ 。

11.α–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________平行。

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的______与前面隔三个氨基酸的_________形成的,它允许所有的_______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12.参与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蛋白质之所以出现丰富的构象,是因为主肽链的________和_______键能进行转动。

14.蛋白质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维系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

16.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丧失。

17.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8.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呈现_____效应,这是通过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作用来实现的。

19.在胰岛素分子中始终保持不变的氨基酸残基称为_______________。

20.没有活性的胰岛素前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

21.血红蛋白分子是由两个______亚基和两个______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在血红素中央的________是氧结合的部位,且每一个_________可以结合一个氧分子。

22.医学通常用75%的洒精来消毒手术部位,主要是应用_________的这一特性。

23.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24.蛋白质溶液是亲水胶体,它具有一般胶体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5.破坏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6.蛋白质沉淀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27.蛋白质分子在直流电场中的迁移速率的大小与蛋白质分子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8.根据分子对称性的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29.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30.结合蛋白的非蛋白质部分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α–螺旋的特征是什么?如何以通式表示α–螺旋?2.蛋白质β–折叠二级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参与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化学键有哪些?有何作用?4.胰岛素原与胰岛素在一级结构上有什么差异?胰岛素原是如何被激活的?5.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为什么是S形的?有何生理意义?6.为什么用电泳法能将不同蛋白质的混合物分离出来?7.蛋白质为什么能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8.蛋白质分子为何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四、论述题1.用实例说明多肽一级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什么是蛋白质变性?有哪些因素可使之变性?变性蛋白质有什么变化?用哪些方法可以检测蛋白质是否变性?3.蛋白质有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其分离提纯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如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4.用实例说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B型题1.如何测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如何鉴定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第二章核酸化学A型题一、名词解释1.自我复制2.转录3.翻译4.磷酸二酯键5.核酸的一级结构6.DNA二级结构7.碱基互补规律8.稀有碱基9.遗传密码10.“发卡”结构11.沉降系数12.复性二、填空题1.核苷酸除去磷酸基后称为。

2.RNA常见的碱基是、、和。

3.体内的嘌呤碱主要有和;嘧啶碱主要有、和。

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于年提出来的。

5.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的关系。

6.双螺旋DNA的熔解温度Tm与、和有关。

7.DNA的稀盐溶液加热至某个特定浓度,可引起理化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和,这种现象叫做,其原因是由于。

8.DNA双螺旋直径为nm,双螺旋每隔nm转一圈约相当于个碱基对,糖和磷酸位于双螺旋的侧,碱基位于侧。

9.DNA二级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形成结构,此结构的外部结构是由和形成,而结构的内部是由通过相连而成的。

10.DNA的双螺旋中,A、T之间有个键,而G、C之间有个键。

11.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12.tRNA的二级结构是型,三级结构是型。

13.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嘌呤碱和,二者两种物质又均具有,故使核酸对的波长有紫外吸收作用。

14.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反密码子环的功能是。

15.tRNA的氨基酸臂中的最后3个碱基是,反密码子环最中间有3个单核苷酸组成,tRNA不同也不同。

三、简答题1.简述DNA 碱基当量定律。

2.什么是DNA热变性?DNA热变性后有何特点?Tm值表示什么?3.简述DNA碱基组成特点。

4.简述核酸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功能。

5.DNA与RNA的一级结构有何异同?6.简述核酸的逐步水解过程。

四、论述题1.说明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2.简述RNA的种类及作用。

3.DNA都有那些物理化学性质?B型题1.试述tRNA二级结构的结构特征。

2.为什么大多数核酸酶受金属螯合剂EDTA的抑制?3.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很长,它是如何存在于细胞核内的?B型题1.试述tRNA二级结构的结构特征。

2.为什么大多数核酸酶受金属螯合剂EDTA的抑制?3.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很长,它是如何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第三章酶与维生素A型题一、名词解释1.酶2.全酶3.辅酶4.酶的专一性5.酶活性中性6.必需基团7.酶原8.酶原激活9.诱导契合学说10.底物11.变构酶12.活化能13.酶活力14.激活剂15.变构效应16.混合级反应17.K m18.酶的最适pH19.酶的最适温度20.竞争性抑制作用21.调节酶22.变构效应23.正协同效应24.效应物(子)25.变构激活剂26.共价修饰调节27.同工酶28.酶工程29.固定化酶30.多酶复合体二、填空题1.酶的化学本质是或。

2.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或。

3.酶活性部位是由和组成的。

前者决定专一性,后者决定专一性。

4.酶对的严格选择性称为酶的专一性,一般可分为、和。

5.L–精氨酸酶只作用于L–精氨酸,而对D–精氨酸无作用,因为此酶具有专一性。

6.酶根据其分子特点可分为、、三类。

7.按照化学组成,酶可分为和。

8.单纯酶的活性仅仅决定于它的,结合酶的活性除了需要以外,还需要,前者称为,后者称为。

9.提高酶催化效率的五大主要因素是、、、、和。

10.共价催化又可分为和。

11.大多数酶的催化机理可分为和两类。

12.、和都是酶结合底物的重要化学键。

13.测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和条件下测定其体系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

14.测定酶活力,实际上就是测定,酶促反应速度越快,酶活力就越。

15.酶活力单位是衡量酶的单位。

为了统一酶活力的计算标准,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协会酶学委员会对酶活力单位作了下列规定:在指定的反应条件下,内,将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定为一个国际单位。

上述指定的反应条件是:,,。

16.酶反应速度有二种表示方式:和。

17.为了排除干扰,酶活力应该用来表示。

就是指:底物开始反应之后,很短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度。

反应时间一般采用。

18.酶制剂的酶含量及纯度常用表示。

比活力较大的酶制剂,其酶含量及纯度较。

19.抑制剂并不改变一个酶反应的V max 。

20.预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的9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 m值的倍。

21.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为K ma、K mb、K mc,且K ma>K mb>K mc,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与酶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22.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有:、、、、、等。

23.动物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在,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一般为。

24.同工酶是一类相同、不同的一类酶。

25.根据调节物分子的不同,别构效应分为和。

根据调节酶反应速度对[S]敏感性不同分为和。

26.酶活性的调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第一种是,已存在于细胞的酶,可以通过酶的改变或等方式来改变其活性,第二种是,通过改变酶的的速度,来改变,从而改变酶活性。

27.对代谢途径的反应速度起调节作用的酶称为,它包括、以及等。

28.酶工程分为和两大类,前者又称为,是酶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后者又称为,是酶学与DNA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9.固定化酶就是指:。

30.常用的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有、、和等方法。

31.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将酶分成、、、、、六大类。

三、简答题1.试述使用酶作催化剂的优缺点?2.在全酶分子中金属离子有何作用?3.试述辅基与辅酶有何异同?4.举出三种维生素,说明其辅酶形式和在酶促反应中的主要作用?5.举例说明酶原激活的机理?6.解释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理、有机磷农药的杀虫机理?7.试说明可逆性抑制与不可逆性抑制的不同之处?8.简单说明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的不同特征?9.如何进行酶活力的测定?10.说明酶活性部位的组成,位置和基团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