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举例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举例

2 以下哪个成分不是呼吸链的组成 A.细胞色素b B.CoA C.CoQ D.细胞色素a E.铁硫中心
3.以下哪一种电子传递方向是错误的 A.FMN——CoQ B.细胞色素aa3——O2 C.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1 D.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 E.琥珀酸——FA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阐明,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分 子生物学时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910题共用题干)
A2型题
1.除肽键外,蛋白质中还含有其他类型的共价键,例如,蛋白质分子中的两个半胱氨 酸可通过其巯基形成 A. 二硫键 B. 非共价键 C. 疏水键 D. 离子键 E. 不能形成任何作用
2.核酸的变性是指配对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双股螺旋结构分开,成为两条单链 的DNA分子。变性后的DNA,由于螺旋内部碱基的暴露使其在260nm处的紫外光吸收 值升高,并且其生物学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
13.结缔组织基质中的主要糖成分是 A. 糖胺聚糖 B. 壳多糖 C. 葡萄糖 D. 乳糖 E. 糖原
3 人类和灵长类嘌呤代谢终产物是 A. 尿酸 B. 尿囊酸 C. 尿囊素 D. 尿素 E. 以上都不是
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复制的叙述哪些是 错误的? A. 是半保留式复制 B. 有多个复制叉 C. 反转录的方式 D. 有几种不同的DNA聚合酶 E. 真核DNA 聚合酶不表现核酸酶活性
动物机体是通过体液的缓冲体系、由肺呼出二氧化碳和由肾 排出酸性或碱性物质来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1314题共用 题干)
13.在血液的各种缓冲体系中缓冲能力最大的是 A.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B.磷酸盐缓冲体系 C.血浆蛋白体系 D.血红蛋白体系 E.氧合血红蛋白体系
14.肺和肾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血液中 A.血浆蛋白质的浓度 B.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 C.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 D.碳酸和碳酸氢盐的浓度 E.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的浓度
9.该结构模型认为 A.所有生物的DNA都是双链的 B.少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 C.DNA 有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D.DNA中的两条链互相缠绕在一起 E.DNA中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也可以正向平行
10.该结构模型是 A.DNA半保留复制的结构基础 B.转录的结构基础 C.DNA 按5′3′方向合成的保证 D.RNA准确合成的保证 E. 与遗传信息准确传递无关
E.肉碱转移系统 题干:指出与下列叙述直接有关的代谢循环 题1 :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是 题2.:可为脂肪酸从头合成提供NADPH+H+的是 答案: 题1. A
题2. B
(161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复制原点 B.前导链 C.编码链 D.基因表达 E.氨基酸活化 16.DNA开始复制的部位是 17.转录和翻译称为 18.转录时,与模板链互补的DNA的另一条链是
A.游离胆红素 B.结合胆红素 C.胆绿素 D.尿胆素原 E.粪胆素原
B1型题
主题: 代谢中间产物 答案: A. 乙酰CoA;B. 乳酸;C. 柠檬酸:D. 丙酮酸;E. 软脂酸 题干: 指出与下列叙述直接有关的代谢中间产物。 题1. 肌糖原无氧分解的终产物可以在肝中再异生成葡萄糖和糖原。 题2. 各种营养物质都要通过三羧酸循环被完全氧化分解。 答案: 题1. B 题2. C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1986年由Roy Britten发明的。其原理是, 带有互补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或RNA,当它们在一起 温浴时,其相应的同源区段将会退火形成双链结构。依据这个原 理,建立了几种重要的分子杂交技术(12题共用题干):
1 其中以检测被转移DNA片段中特异的基因的杂交技术,称为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PCR D.Western blot E.以上都是
2.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5’端有 A.poly(A) B. 帽子结构 C. 起始密码 D. 终止密码 E. 以上都不是
5.蛋白质变性是由于各种理化因素的作 用,使蛋白质分子的
下列氨基酸中哪个是非必需氨基酸
A. 一级结构改变 B. 空间结构破坏 C. 蛋白质水解 D. 辅基脱落 E. 肽键断裂
A. 亮氨酸 B. 酪氨酸 C. 赖氨酸 D. 甲硫氨酸 E. 苏氨酸
5.血液中转运内源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 A. 血浆白(清)蛋白 B. VLDL C. CM D. HDL E. LDL
3.非反刍动物体内葡萄糖的主要来源 A. 由生糖氨基酸异生而来 B. 由脂肪转变而来 C. 由糖原分解而来 D. 从消化道吸收进来 E. 由乙酸转变而来
6.转录是指 A. DNA的自我复制过程 B. 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C.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 D.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E. 细胞内蛋白质的生成过程
A4型题 在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和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中都生成一个同样的2C代 谢中间产物,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13题共用
题干) 1.这个物质是 A.磷酸二羟丙酮 B.丙酮酸 C.乙酰CoA D.磷脂酸 E.草酰乙酸 2 葡萄糖的供给不足时,由这个物质可以在肝脏中产生 A.胆固醇 B.酮体 C.磷脂 D.乳酸 E.葡萄糖 3.葡萄糖供给过多时,由这个物质可以合成 A.糖原 B.脂肪酸,进而合成甘油三酯 C.丙酮酸 D.草酰乙酸 E.3-磷酸甘油
A3型题
在其他因素,如酶浓度、pH、温度等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的变化与酶促反 应速度之间呈矩形双曲线关系,称米氏曲线。(45题共用题干)
4.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即是 A. Vm B. 1/2 Vm C. Km D. 1/2S E. V
5.Km数值越大,说明酶与底物间的亲合力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没有关系 E. 不确定
2 以检测被转移RNA片段中特异的RNA的杂交技术,称为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PCR D.Western blot E.以上都是
衰老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被氧化分解为铁及胆绿素。胆
绿素被还原成胆红素。胆红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进入血液后,即与血浆清 蛋白或α1球蛋白结合成溶解度较大的复合体而被运输。(1214题共用题干)
A. 增色效应 B. 减色效应 C. 光吸收 D. 复性 E. 没有特定的概念
3 过高的氨浓度对于动物是有毒性的。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通常要转变成无毒的形 式储存和运输。它是 A. 谷氨酸 B. 谷氨酰胺 C. 尿素 D. 谷胱甘肽 E. 甘氨酸
4.有机磷杀虫剂能专一地作用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使其磷酰化而破坏 酶的活性中心, 导致酶的活性丧失,于是胆碱能神经末稍分泌的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 过多的乙酰胆碱会导致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使昆虫失去知觉,人和家畜产生多种严重 中毒症状,甚至死亡。这种抑制作用称为 A. 专一性抑制 B. 竞争性抑制 C. 不可逆抑制 D. 可逆抑制 E. 非竞争性抑制
主题: 生物大分子 答案: A 蛋白质;B. DNA;C. 糖原:D. tRNA ;E. 软脂酸 题干: 指出与下列叙述直接有关的生物大分子。 题1. 能和生物碱发生沉淀反应的是 题2.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转运氨基酸的是 答案: 题1. B 题2. C
主题: 代谢循环 答案:A.三羧酸循环;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乳酸循环;D.尿素循环
5.动物体内无机盐以钙、磷含量最多,它们约占机体总灰分的70%以上。它们主要 分布在 A 血液中 B. 细胞外液中 C. 细胞内液中 D. 骨骼中 E. 肌肉中
6.大脑主要是利用血液提供的葡萄糖供能,但大脑中储存的葡萄糖和糖原很少。在 血糖降低时,还可被大脑利用供能的主要物质是 A. 酮体 B. 脂肪酸 C. 胆固醇 D. 甘油磷脂 E. 乳酸
12.这种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称为 A.直接胆红素 B.结合胆红素 C.间接胆红素 D.尿胆素 E.粪胆素 13.胆红素有毒性,随血液循环到肝脏时,即与清蛋白分离而进入肝细胞 ,被结合解毒。与胆红素结合解毒的物质是
A.葡萄糖醛酸 B.活性硫酸 C.甘氨酸 D.谷氨酰胺 E.乙酰CoA 14.肝脏结合解毒的胆红素随胆汁进入小肠,可经肝肠循环,最后至肾脏 随尿液排出的是
10.血液的正常pH值范围是 A. 7.0左右 B. 7.4左右 C. 8.0左右 E. 低于7.0 D. 高于8.0
11.成熟红细胞中NADH+H+的主要来 源是 A. 糖酵解途径 B. 磷酸戊糖途径 C. 糖醛酸循环途径 D. 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 E. 脂肪酸β-氧化
12.在肌肉中作为能量储备物质的是 A. ATP B. GTP C. UTP D. 磷酸肌酸 E. 肌酸
试题举例
A1题型
1.下列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是 A. 肽键 B. 结构域 C. α-螺旋 D. 二硫键 E. 亚基
4.不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 因素是 A. 紫外线 B. 加热 C. 酒精 D. 剧烈的振荡 E. 冷冻
4.酮体指的是 A. 乙酰乙酸,β-酮丁酸和丙酮酸 B. 乙酰乙酸,β-酮丁酸和丙酮 C. 乙酰乙酸, β-羟丁酸和丙酮 D. 乙酰乙酰CoA,β-酮丁酸和丙酮酸 E. 乙酰乙酰CoA, β-羟丁酸和丙酮
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不需氧脱氢酶、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可以组成四种 复合物,形成了两条既有联系又互相独立的呼吸链——NADH呼吸链和FADH呼 吸链。(68题共用题干)
1 以下哪个成分不是不需氧脱氢酶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细胞色素c氧化酶 E.L-谷氨酸脱氢酶
主题:阳离子 答案:A.Na+ B.Mg2+ C.Fe2+ D.Ca2+ E.K+ 题干:指出与下列叙述直接有关的阳离子
题1 :与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存在的是 题2.:主要存在于骨骼中的是
答案: 题1. A 题2. B
7.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是 A.从C端到N端 B.从N端到C端 C.定点双向进行 D.从C端和N端同时进行 E. 半不连续合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