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作文教案讲课教案
写写心里话
假设某一天,课堂上,你的同桌慢慢地变成了一头 猛虎的形状,你会怎么办?
你会写《心情日记》吗?
你觉得,一个人心情的好坏,会影响他对景物的审美和感觉吗?
一朵白云在蓝天飘过,在一位将军和一个逃兵眼里,心情会有怎样的不同?
观察天空,是一种心情,你平时仔细观 察过天空或者身边的景物吗?心情愉快和心 情糟糕时,看到景物的感觉一样吗?
作文要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 乐,同学们可以像发微信一样随时随地倾吐自己的心情、感受。
A:通过记叙事情来“励志”、“吐槽”。同学们,当你新接触的一个人给 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经历了一件事让你产生不吐不快的感受时,你都 可以趁热打铁,及时把他们记下来。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抒发你的感情或 者倒出心中的苦水,“励志”“吐槽”。这就是在记叙中穿插抒情或议论, 既可以更鲜明的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使你的情 感得到充分表达,让文章锦上添花。当然,你写的人或事得具体充实,让读 者对你描写的人物或者事件有了深入了解,在情感上有了共鸣,抒情才能打 动人心。比如,《我的老师》,作者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事后这样写道: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有没有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依 恋!”“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 蔡老师呢?”作者在记述事件,描写人物的基础上,当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 直接抒发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感情很强烈。
花草树木,城市建筑以及身边的万事万物,只要我愿意,都可以为我所用。 当我们学会了捕捉身边的景物,一缕阳光、一颗小草、的形状、颜色、声音、气 味等特点,再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加以修饰,这样,就不会感觉单调乏味 了。
然而,有了好的景物描写,还不能算一篇好的作文。要让身边的景物变得鲜 活起来,还要做到心中有情。
发现身边的美
一连几天,烦心事就像蛛网一样缠着我——又要考试了。脑子里头盛满了作业,木呆呆的,低头想 想也对:书本原本就是是木头做得嘛,多了,自然是这样了。
走在阳光下,我的感觉开始复苏:街上暖洋洋的,周围的一切原来那么新鲜美好,仿佛我是个刚刚 来到这世界的婴儿——此时,想想自己真是太天才了,婴儿,的确是刚落地的婴儿,大口呼吸着……
有景无情,这样的景是没有生命的;有情没景,这样的情只能叫无病呻吟; 情景交融才是作文的最高境界。因此,再好的景物描写都是为情服务的。
借一丝盛开的鲜花表达一种愉悦、舒畅的心情;摘一轮明月寄托一份思乡的 情怀;雨中漫步叙述一份浓浓的友情。
心中有了情,眼中的景才有了可依托的灵魂。因此,在写作文时,清楚了自 己要表达什么情,写的时候就不会漫无目的了。
你看,谁在跳舞呀?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银杏树叶正跳着欢快的舞步庆祝秋天的丰收。你 看它的形状多么像一只张开翅膀,翩翩起舞的蝴蝶呀!它的颜色大部分是翠绿的,叶子边缘带 点黄。它的形状有点奇怪,不同于一般的树叶。平常的树叶形状有点像橄榄球,而且是对称长 的,可是银杏树叶有点像芭蕉扇,叶子也是一簇一簇的长的,很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它 的叶脉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实然遇到一个宽阔的平坦地,水分散成无数个支流,向四面八方流 去。银杏树叶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听大人说,银杏叶可以泡茶喝,还有清热祛火的功能。
另外,在叙事类作文中插入借景抒情的手法,作文会更加丰富,更感人。在 叙事类作文中适时穿插景物描写,更能增添文章的感染力。
1类模式:
第一段:写心情不佳及发生的转变或者只写心情不佳,如“这几天心里颇 不宁静”)。
第二段:写心情不好的原因,交代简要交代事情。
第三段:触景生情,细致描写景物以及景物给自己的感触。(注意与话题 联系)
第四段:升华主旨。(最好有一定的哲理。如前文没有交代心情的变化, 这里要补充交代)
2类模式:
一段写景或物,一段写人事,交替进行。首段交代事件或自己的心情。这 样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次段写事,即造成事件的原因,并且和主题联系 起来,提出选择的原因与作出的选择。三段写景,触景生情,并从中得到启 示,获得情感的开解。(末段作结,为全文收尾,升华主题。)
蓦地,我愣在了那里。在我一张一翕的鼻翼里分明嗅到一丝馨香,淡淡的,而又充满了扩张的欲望, 向四处弥漫着。
惊讶之余,我举目四望。道旁的槐树上层层叠叠的开满了花:低的,站在墙上触手可及,高的,就 只有仰望的份儿了;开着的,正把花囊撑着,那香气放的毫不保留,没开的,也沐浴着阳光,努力的酝 酿着,酝酿着。
是呢,槐花开了。自己今年发现第一棵小草的新绿仿佛还是在昨天。我的心不由的一颤:时间就在 我们的不经意间,不停歇地流着,头也不回的流过。花开花落,草木荣枯,漫漫人生路,你几曾驻足观 赏过身边的繁花似锦?在人生的单行道上,你何尝留意过车窗外掠过的风景?刚才你不是还为了考试的事 心绪不宁吗?
B:“有图有真相”—借景借物来写感受。当你秋天登上香山,在瑟瑟秋风 中看到漫山遍野的枫叶红得像火焰一般,似红霞排山蹈海而来时,你会情不自 禁的感叹大自然的美,甚至想一吐为快,把眼中的美景用文字表达出来,借景 物来抒发此时内心的感受。借景、借物来写感受,是一种很重要的抒情方法,, 这种方法给人感觉更具有感染力和文学色彩。
生活中不能只有苦行。因为,早上开的花到了傍晚才来采撷会是怎样的一种愁肠百转啊!
秋天的树叶
夏姐姐悄然离去,秋姑娘姗姗地向我们走来。秋风掠过了田野,她吹熟了果实。秋风走过, 大地金黄。秋风给大树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大衣,树上的叶子翩翩飞舞,回到了大地的怀抱。 所以我喜欢秋天,更喜欢秋天那金黄色的树叶。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发现秋天的树叶同样如此。
即把物当做人来写,把情感寄托在物的上面,我有情山石草木也有情,万水 千山总是情!这样写作,比直接写人、直抒胸臆更委婉、含蓄,更具有文学色 彩,给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怎样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呢?首先要做到八个字——眼中有景,心中有景。 眼中有景就是要细心观察并且善于捕捉身边的景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