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P专享]古代汉语知识点

[VIP专享]古代汉语知识点

古代漢語文字(上):5.为什么说结绳、契刻、八卦等不是文字?文字与图画有什么本质区别?结绳、契刻、八卦等都是帮助和提示人们记忆的工具,而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都不是文字,和文字的产生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图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应该怎么理解取决于具体环境。

只有具备下列条件时,才可以成为文字:(1)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

(2)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按照语言里的词序。

(3)有些抽象的意思,语言里有字眼,不能直接画出来,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示。

6.汉字与汉语是什么关系?汉字是辅助交际工具,它使汉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7.什么是字体?它与字的结构方式是同一概念吗?字体是指整个文字系统的书写样式。

它与字的结构方式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比较稳固的,但字体却可以变化。

8.汉字字体演变总的趋势如何?字体要求便于书写和识别,所以汉字字体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复到简洁的。

演变是缓慢的、渐进的,新字体出现,旧字体被淘汰,中间有一个交替的过程。

9.举例说明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字体的特点: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一)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目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1.象形、会意字为主,也有形声和假借。

所代表的词汇较多,词类也较齐全。

2.笔画纤细,曲线较少。

3.许多字还没有统一的形体。

(二)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

金文的特点:1.笔画粗肥圆浑,形体比较匀称。

2.与甲骨文非常相似,有的字笔画上有所改变。

3.内容丰富。

(三)篆文篆文分为大篆和小篆。

西周晚期到秦统一之前通行的文字属大篆。

大篆的特点:1.形体与金文接近,但笔画整齐。

2.列国字型各有特色。

小篆是汉字历史上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颁行的标准字体;是根据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稍作整改而来。

小篆的特点:1.形体比大篆简单,结构比金文整齐,写法有一定的规矩。

2.是一套完整而稳定的汉字系统。

(四)隶书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隶书相对于篆书的特点:1.变圆笔为直笔或方笔。

2.笔画简化。

3.结构变化。

4. 象形特点消失。

(五)楷书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的特点:把隶书的波式、挑法变得平直,把慢弯变成硬勾,把扁平方形变为竖方形,形成一种更简化、更规范、更便于书写的文字系统。

(六)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是隶书的快速写法,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10.谈谈“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所谓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

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隶变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的纠缠,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1.什么是“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12.许慎对“六书”如何定义?(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五)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考、老是也。

”(六)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

令、长是也。

”13.什么是“四体二用说”?是谁提出的?影响如何?认为象形、指事、会意、谐声为书之体,转注、假借为书之用。

是清?戴震在《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中提出的。

这种说法后来比较通行,它把六书划分为两个不同层面性质上的部分了:造字的四种结构类型和用字的两种功能类型,这就使我们对文字体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4表意字包括“六书”中的哪几种?包括象形、指事、会意三种。

15象形字反映了汉字的哪两种构形模式?绘形象物和烘托显物。

16为什么说象形字是造字的基础?象形字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大多是独体字,其他的字往往以它为部件而构成,因而是造字的基础。

17意符与部首之间是何种关系?意符和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符是形声字结构中表示意义的成分,是对声符而言的;部首是字典分部的名称,是根据汉字形体的偏旁而分的类别。

意符着眼于字义,部首着眼于字形。

18江声、段玉裁、章太炎、朱骏声对转注的看法有何分歧?我们怎样理解转注字?自从许慎提出“转注”之说近两千年以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者对“何谓转注”的看法不下近百种,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也是异彩纷呈。

大体可以归纳为四派:(1)形义说,以清?江声认为同部首同事类的字为转注字;(2)互训说,以清?段玉裁为代表,认为只要是可以“互训”的字都是转注字;(3)同族说,以章太炎为代表,把同源词视为转注;(4)引申说,以朱骏声为代表,认为转注字之间是词义引申的关系。

综合前人的看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转注是指同一部首而又能够互训的字,如考和老,同属老部,用考可以解释老,用老也可以解释考。

19如何区分造字的假借与用字的假借?造字的假借是指语言中的某个词,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一个原有的与它同音的字来代替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用字的假借是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20什么是古今字?先后出现的同一个字的不同结构,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

21谈谈下列汉字的关系(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孰——熟,亦——腋,说——悦,反——返共——供,竟——境,昏——婚,错——措异体字:群——羣,峰——峯,妒——妬繁简字:借——藉,庄——莊,发——發22什么是异体字?写出下列各字的异体字:睹咏岳杯玩鹅惭线略异体字:(1)异体字是指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睹――覩咏――詠岳――嶽杯――桮玩――翫鹅――鵞惭――慙线――缐略――畧文选(一)23解释加点的字词:同仲右师兑入门癸未卜,争貞。

(贞问)遹拜首首,敢對揚王休。

(美、善)允有来艰自西。

(的确)王孔加子白义。

(很)包荒,用冯河。

(徒步涉河)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女子出嫁)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之于)弦木為弧。

(上弓弦)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造坟墓、植树)24为下面短文打标点,并翻译为现代汉语:田贊衣補衣而見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惡也!”田贊對曰:“衣又有惡於此者也。

”荆王曰:“可得而聞乎?”對曰:“甲惡於此。

”王曰:“何謂也?”對曰:“冬日則寒,夏日則暑,衣無惡乎甲者。

贊也貧,故衣惡也。

今大王,萬乘之主也,富貴無敵,而好衣民以甲,臣弗得也。

意者為其義邪?甲之事,兵之事也,刈人之頸,刳人之腹,隳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也。

其名又甚不榮。

意者為其實邪?苟慮害人,人亦必慮害之;苟慮危人,人亦必慮危之。

其實又甚不安。

之二者,臣為大王無取焉。

”荆王無以應。

田赞穿着破衣服而见荆王,荆王说:“先生的衣服,怎么这么差啊!”田赞回答说:“有比这更差的衣服。

”荆王说:“能够听一听吗?”回答说:“盔甲比这个更差。

”荆王说:“为什么这么说?”回答说:“冬天的时候就冷,夏天的时候就热,没有比盔甲更差的衣服了。

我很贫穷,所以衣服很差。

大王你,是拥有万盛的君主,没有人比你富贵,但是却喜欢让民众穿盔甲,我不能理解。

难道用意在于义吗?盔甲就是武器,砍别人的头,刺破别人的肚子,使别人的城郭毁坏,让别人的父子受刑。

但又没有荣耀的名声。

难道用意在于它的结果吗?假如想着损害别人,别人一定想着损害你;假如想着使别人处于危险之中,别人一定想着使你同样身处困境。

这样的结果又很不好。

这两样,我认为大王不要取用啊。

”荆王无话可说。

25什么是通假字?如何辨认通假字?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代替的字就称为通假字。

阅读古书时,只有在常用的意义讲不通的情况下,才去考虑是否是通假字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1)前人对古书中的通假字已有过许多考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成果.(2)前人的著述中没有指出的通假字,我们也可以通过古音去寻求其本字.当某个字用本义,引申义和其通行义都解释不通时,可以考虑是否是通假字.并按音同或音近的类型去探求其本字.(3)由于形声字的声符是表音的,声符相同的字,其读音或相同,或相近.所以,借助形声字也是探求本字的一条途径.(4)但是,音同或音近只是构成通假的必要条件,并非凡是符合这一条件的都可以通假,辨别通假字还需要从古文献中找到佐证.26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的关系如何?异体字、繁简字是指一个字的不同形体,而不是临时借用的性质.不要把它们都看成是通假字。

27请标出下列通假字的读音:(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cì(5)以精兵待于幕北。

mò(5)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zhí(6)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Zhū28举例说明什么是同音通假、近音通假、转音通假和合音通假?(1) 同音通假。

通假字与本字声韵调都相同。

如:“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能童而状童。

”(《列子.皇帝》)这里的“童”通“同”,上古均为定母东部平声,今音也相同。

(2) 近音假借。

通假字与本字音相近,其中又有三种情况:A.双声通假。

通假字和本字声相同,韵相近,如:“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战国策.赵策》)这里的“胥”通“须”,等待之义。

“胥”、“须”同为心母字,“胥”,鱼部平声,“须”,候部平声,鱼部与候部相近。

B.叠韵通假。

通假字与本字韵相同,声相近。

如:“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这里的“信”通“伸”,“信”,心母真部去声;“伸”,书母真部平声。

心母与书母古音近。

C.转音通假。

声和韵都不一定相同但相近。

如:“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

隐公元年》)这里的“阙”通“撅”,“阙”,溪母月部入声,“撅”,群母物部入声,因古音相近,故成通假。

(3)合音通假。

是指合两个字为一个通假字。

如: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后汉书。

吕布传》)这里的叵是不和可的合音通假字。

29汉字的形体有哪些特点?汉字的形体是很有特色的,每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合音字“诸”、“叵”等也是一个音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