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内肠外营养PPT(2017)

肠内肠外营养PPT(2017)

EN的优越性 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 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
原则:胃肠功能衰竭,经口服和管饲无法达到目标的60%。
PN的优越性 操作简单;给药方便;持续时间长。
*
肠内营养(EN)
4
目录
1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及优势 2 、肠内营养途径和输注系统 3 、肠内营养液的分类 4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营养状态检测与评价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营养状态检测与评价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营养状态检测与评价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平衡膳食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营养性疾病的病因、预防及处理
•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碳水化合物
• 营养缺乏:摄入不足,吸收不良(脏器功能低下和药物副作用),营
养消耗增加,营养需要增加,遗传因素。
营养状态检测与评价
• 临床情况:急性病人存在明碳显水消化瘦合、物恶病质综合征、低蛋白血症。 • 膳食营养评估:近1-3天内饮食饮水情况,包括水果点心,饮酒量。 • 体格测量:身高、体重、皮下脂肪厚度。儿童常用头围,胸围,臂围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cm)2。WHO推荐: 20-25正常。小于18.5营养不良,大于25肥胖,大于40病态肥胖。 • 实验室测定:血液或尿中营养素水平,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等 • 复合筛查工具:主观全面评定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 营 ass养es风sm险en指t),数营(nu养蛋tr不i白tio良质n 筛ris查k in工d具ex)(、ma微ln型utr营iti养on脂评un肪价iv(emrsianli-sncuretreitnioinngatlool)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简易营养评估 (MNA)
*
1 第一部分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优势
6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1.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者(昏迷、烧伤、大手术后危 重病人)。原则上,在患者因原发疾病或因治疗需要不能或不愿自然饮食、或 摄食量不足总能量需求 60%时均可考虑开始 EN支持。 2.胃肠道部分功能不良者,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症(大量小肠切除术后)等。 3.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如糖尿病或肝、肾衰竭者。 肠内营养的使用原则:在需进行营养支持时,凡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 能者,应当首选肠内营养或与肠外营养配合。
鼻空肠管途径适用于需短期营养但有高吸入风险者(如昏迷患者、老 年人、婴幼儿等);胃动力障碍者;急性胰腺炎的 EN 支持治疗。当 存在远端肠道梗阻、小肠吸收不良或运动障碍时应选择其他途径。鼻 空肠管途径的常见并发症有导管移位;倾倒综合征;腹泻、腹胀、肠 痉挛。
*
肠内营养喂养途径
胃造口途径适用于需长期肠内营养者;食管闭锁、狭窄、癌肿;意识障 碍、昏迷患者;肺部并症危险性大而不能耐受经鼻置管者。当存在原发 性胃病;胃、十二指肠排空障碍;咽反射障碍,重反流时应选择其他途 径。胃造口途径的常见并发症有反流、吸入性肺炎;造口出血、造口旁 皮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胃内容物漏出。
蛋白质
脂肪
营养的组成要素
碳水化合物
糖类/淀粉/纤维,每克产生4kcal的热量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是生命 的物质基础,占人体重量的 16%~20%,每克氨基酸产 生4kcal的热量,但临床因疾 病状态负氮平衡一般不计入 在肠外营养支持热卡内。
营养要素
蛋白质
脂肪
由C/H/O三种元素组 成,每克产生9kcal 热量
• 蛋白质(protein)10%-15%、脂类(lipids)20%-30%、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50%-65%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在线粒体中生物氧化,形 成三磷酸腺苷(ATP),为人体供能。
• 能量单位:千焦耳 KJ ;营养学上常用千卡(kcal),1kcal=4.184KJ。
歇性重力滴注:指将配好的营养液置于输液瓶或塑料袋中,经输 液管与喂养管连接,借重力将营养缓慢滴入胃肠道内,每次约 250~400 mL,每日 4~6次,是临床常用的输注方式,如果患 者出现胀、恶心等胃肠道排空延迟症状,可减慢输注速率。
连续性经泵输注:与间歇性重力输注的装置相,将一段输液管嵌 入输液泵槽内,应用输液泵连续 12~24 h均匀持续输注。这种 方法适用于十二肠或空肠近端喂养患者,患者耐受性好。
*
肠内营养喂养途径
鼻胃管 *
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喂养途径
胃造瘘 *
空肠造瘘
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输注方式)
一次性投给
间歇性重力滴注
连续性经泵输注
取决于营养液的性质、喂养管的类型与大小、管端的位置及营养物质需要量 *
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输注方式)
一次性投给:是将配好的 EN 制剂借注射器缓慢注入喂养管内, 每次约 200 mL,每日 6~8 次。输注方式常引起腹胀、腹泻、 恶心、呕吐等,故目前临床多用于胃造瘘需长期家庭 EN 的患者。
营养支持学组组长
*
专家对营养治疗的观点
*
营养治疗基于二个基本概念
*
营养素(nutrient)
• 生命体为维持正常生长和生碳殖水所化需合的物外源性物质 • 由蛋白质(protein)、脂类(lipids)、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矿物质
(mineral)、维生素(vitamin)和水(water)这六类组成。
肠给养器
*
鼻——胃 管(>91 CM) 鼻——十二指肠管(>109 CM) 鼻——空肠管(>140 CM)
针式的 袋式的
重力型 泵用型
重力型 泵用型
肠给养器规格型号
袋式
肠给养器
连接 管式
针式
*
型号的介绍
针式肠给养器
袋式肠给养器
连接 管式
针式
*
某品牌肠给养器规格型号
图示
针 式 肠 给 养 器
袋 式 肠 给 养 器
营养支持的途径
口服
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 提供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 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胃肠道并发症 最少,营养吸
收最好。
*
胃肠道并发症多 应适用于插鼻胃管和胃
胃肠道并发症 仍较多
造口的病人 适用于鼻饲喂养的病人
活动时间少
危重病人及空肠造口的
病人(最佳)
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营养泵
*
营养泵
柯惠医疗--袋鼠 (泰科)
北京善德仕
*
浙江史密斯
长沙健源 (费森尤斯)
北京灵泽
纽迪希亚
营养管
鼻胃/肠管
连 接 管
2019/11/11
规格型号
EN-01-1 EN-02-1
主要组成
包装数量 (支/箱)
备注
穿刺器、滴管、滴斗、硅橡胶 泵管、两通、导管、流量调节 器、三通、三通盖帽、接头、 接头护帽
1×50=50
穿刺器、滴管、滴斗、导管、 流量调节器、三通、三通盖帽、 接头、接头护帽
1×50=50
主要用于ICU、 干诊、普外科
• 营养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明确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
• 营养支持评价:1、净体重增加;2、能量的消耗和需求的测量。
• 总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55%-65%),食物热效应(10%),活动能量消 耗(25%-35%)。
• 一般久坐不动但是蛋可白以质走动的患者每天需要3脂0-肪35kcal/kg.d,处于慢性 消耗,发热,应激,创伤等情况下适当增加。危重病人因胃肠功能差 ,避免高血糖导致死亡率增加,可允许性低热卡20-25kcal/kg.d。
*
2 第二部分
肠内营养途径和输注系统
肠内营养喂养途径
当患者在非自然饮食条件下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称为口 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 当患者存在上消化道通过障碍时,经鼻胃(十二指肠) 管、鼻空肠管、胃造口或空肠造口等方式给予肠内营 养制剂则称为肠内管道喂养(enteral tube feeding, TF)。适宜的喂养途径是保证 EN 安全有效实施的重 要前提。除 ONS 外,EN 的管道喂养途径包括鼻胃 (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 喂养途径的选择取决于喂养时间长短、患者疾病情况、 精神状态及胃肠道功能。
空肠造口途径适用于需长期肠内营养者;高吸入风险者;胃动力障碍者; 急性胰腺炎;多发性伤、重大复杂手术后;发生胰瘘、胆瘘或胃肠吻合 口瘘者。存在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广泛肠连;消化道出血;放射性 肠炎急性期;严重炎性肠道疾病;大量腹水时应选择其他途径。空肠造 途径的常见并发症有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拔除困难;造口出血、 造口旁皮肤感染;肠液外;倾倒综合征;腹泻、腹胀、肠痉挛。
*
肠内营养液投给方式
操作斱法
优点
缺点
适应症
一次性投给 每次200ml,每日6~8次
操作简单
(定时输注) 间歇性重力滴注 每次250~500ml,速率
450ml/h,
操作简单,病 人有较多的活
动时间
每日4~6次
12~24h 泵辅助输注: 连续性经泵输注 20~40ml/h开始,每日增
加20ml, 直至100~125ml/h
浙江邦尔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肠内、肠外营养
内科事业部:颜成敏
2018-06-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