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建筑力学习题)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建筑力学习题)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一,填空题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这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外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力的内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_。

2,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或状态。

3,在力的作用下和都保持不变的的物体称为刚体。

4,对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起限制作用的各种装置称为。

5,常见的铰链约束有和。

约束反力恒与约束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趋势)方向。

6,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其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作用线。

7,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一定,,分别作用在。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_______________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所以,在静力学中,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矢量.9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_效应.10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为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由_____力引起,且随_______________力的改变而改变.9柔性约束对物体只有沿_________的___________力。

10,铰链约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光滑面约束力必过_________沿_________并指向______________的物体。

12,活动铰链的约束反力必通过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___相垂直。

表示一个力对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称为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

14、力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要素。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何一点这矩恒等于它的_________,而与_________位置选择无关。

20、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偶的__________________;平面力偶平衡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1,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改变,则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就不变。

()2,刚体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施加多大的力,它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3,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 )5,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6,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静置在桌面上的粉笔盒,重量为G。

桌面对粉笔盒的支持力N=G,说明G和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 BP C 7,刚体在二力作用下平衡时,此二力一定等值、反向、共线。

( ) 8,凡受到两个外力作用的杆件均为二力杆。

( )9,二力构件是指两端用铰链连接并且指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 )有施力体,必定有受力体。

( ) ⒈ 合力一定比每一个分力大。

( )力矩的大小和转向只与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有关,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 ) 当力的作用线过矩心时,物体不产生转动效果。

( ) 10,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力矩值恒等于此力偶的力偶矩,同时与力偶与矩心间的相对位置相关。

( )6,7,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决定了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它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恒等于力偶矩。

( )8,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线可在刚体上任意平行移动,其作用效果不变。

( ) 9,力偶的位置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而不会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 10,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不能用力来平衡。

( ) 成力偶的两个力F=-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 ) 力偶没有合力,也就是说它的合力等于零。

( ) 11,柔性约束的约束反力方向一定背离被约束物体。

( )4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后,其主矢量与简化中心有关,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 ) 5、 平面汇交四个力作出如下图所示力多边形,其中符合F4=F1+F2+F3关系式的是( )6、 力系的合力一定比各分力大。

( )7、 平面汇交力系由多边形法则及的合力R ,其作用点仍为各力的汇交点,其大小和方向与各力相加的次序无关。

( )8、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均可平移到物体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增加一个附加力偶。

( ) 9、 平面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简化,其一般结果为一个主矢量和一个主矩。

( ) 10、 平面汇交力系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力多边形,其中表示平衡力系的图是( )。

三,选择题1,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反力一般可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该两分力( )。

A . 一定沿水平和垂直方向,B .一定指向物体,C .一定背离物体,D 。

指向可任意假定。

2,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的范围是( )A . 刚体,B .变形体,C .刚体系统,D .任何物体系统。

1、 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个约束反力。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9,图示结构中,( )为二力构件 A .AC 杆,B .BC 杆 C .AC ,BC 杆,D .都不是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A.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方向,力偶的作用点.B.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方向,力偶的作用线C.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D.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力偶臂. 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A. 只能使物体转动B.只能使物体移动C. 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5,物体在铅垂力作用下,不沿斜面下滑的条件是斜面倾角α()摩擦角ϕA,大于B,小于C,大于或等于D,小于或等于6,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A,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B,驱动外力方向相反C,正压力方向相反D,不能确定画出图示铰链约束物体的受力图。

5、画出图中光滑面约束物体的受力图6、画出图中各杆件的受力图。

第二章 平面任意力系 一, 填空题8,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量,力沿坐标轴方向的分力是 量。

平面汇交力系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_____________;平衡的解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_________到刚体上任一点,但必须同时________ 一个________。

10,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一点O 简化,可以得到一个力( )和一个力偶( )。

11,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一点O 简化,得到一个主矢R '和一个主矩o M ,若0≠'R ,0=o M 则原力系与 的一个力等效。

12,平面力系平衡⇔ , 。

13,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二投影式为 , 二力矩式为 , 三力矩式为 。

18、平面力偶系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矩式是_______________ ,应满足的附加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满足的附加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物系平衡问题的原理可叙述为 。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 ),力偶矩矢是( ),力系的主矢是( )。

A .滑动矢量 B.固定矢量 C.自由矢量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在同一轴方向的分力之间的关系是( ) A.分力的大小=投影, B. 分力的大小>投影的绝对值, C. 分力的大小=投影的绝对值, D. 分力的大小<投影的绝对值. 11,两个力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相等,此两力必相等。

( )四,计算题:1,求下列梁的支座反力ABa 2KN 60 aKN 200a60ABa 2qaP15压榨机构由AB.BC 两杆和压块用铰链连接组成,A.C 两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试求当在B 处作用有铅垂力F=0.3KN ,且a=8°时,被压榨物D 所受的压榨力。

不计压块与支承面间的摩擦及杆的自重。

16水平圆轮的直径AD 上作用有垂直于AD 且大小均为100N 的四个力F1、F2、F1`、F2`、,这四个力与F3、F3`平衡,F3、F3`分别作用于E 、F 点,且F3=-F3`。

求力F3的大小。

平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量G1=500KN ,其重力作用线距右轨1.5m 。

起重机的a 2ABC 20KNall 21ql 21 ABC q起重重量G2=250KN,其重臂伸出离右轨10m。

要使跑车满载和空载时在任何位置起重机都不会翻倒,求平衡锤的最小重量G3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跑车重量略去不计。

第四章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从,和三方面衡量13,构件的强度是指的能力,刚度是指的能力,稳定性是指的能力。

14,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为,,,。

15,材料力学求内力的方法是。

8,材料力学中求内力的普遍方法是()A,几何法B,解析法C,投影法D,截面法。

20,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斜弯曲,B.轴向拉(压),C.剪切,D.扭转第五章轴向拉伸和压缩一,填空题1,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是,用表示。

2,轴向拉(压)杆的受力特点是,变形特点是。

3,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其大小等于该横截面一侧杆段上所有的代数和,外力背离截面时为。

σ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定律的表达形式为4,拉(压)虎克定律在≤或,其中E称为,表示;EA称为杆的抗拉(压)。

5,低碳钢的拉伸过程分为、、、。

A P6,塑性材料的三个强度指标为 、 、 。

脆性材料的惟一强度指标为 。

7,两根不同材料的等直杆,承受相同的轴力,且它们的截面面积和长度都相等,则两根杆的横截面上的应力 ,两根杆的强度 ,两根杆的绝对变形 。

8,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为 ,可解 类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