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主题:新教师如何备课
背景原因:备课是引导教师在业务上逐步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初涉教坛的新教师,要想顺利地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关键之一在于备课。
活动目标:备课是每位教师每天都要实行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活动前通过备幼儿、备活动、备教师,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手中有方法”,在组织活动时就会有条不紊,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对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新教师,理应重视备课,了解并掌握备课的基本要领,切实提升备课的水平,从而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步骤:
备课的要领。
为了保证备课的质量,新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1、备幼儿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应是师幼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仅仅幼儿在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所以在备课时要避免教师本位主义的影响,把幼儿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注重他们的兴趣与需要,以促动其主动学习为宗旨。
这就要求教师活动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幼儿,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学习需要,分析他们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认知过程,确定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达成活动目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
发展。
新教师理应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备课前要对全体幼儿做充分的了解,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新教师对于孩子的了解则需要在日常活动中细心地观察,在理论书籍中持续地积累。
2、备活动
(1)制定目标
目标是活动过程设计的依据,又是评价活动成功是否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确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
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合个别幼儿的需要。
完整的目标内容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意三个领域。
举例: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目标:①理解故事中词语。
②通过看图片,能够说出老虎没有了牙齿的原因。
③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逐步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纲要》还分别从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个领域提出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所以新教师应仔细研读《规程》和《纲要》,以此为准则,从中领悟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制定活动目标的基本方法。
(2)确定重难点
搞好教学,必须善于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也就是说,要努力抓住重难点。
①怎样确定重点:新教师在明确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应分析过程中哪些环节为关键点应重点实行。
对于有教材的活动内容,那么应分析出教材重点,教材重点一般指教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而教学重点则需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根据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能够这样说:教材重点必然是教学重点;而教学重点不但仅指教材重点。
②怎样确定难点:凡为绝大部分幼儿所难于理解、掌握、使用的知识、复杂的技能和生疏的技巧,就是难点。
难点一方面是因为教材的抽象,幼儿难以理解。
处理这个类难点的最好方法是使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多举实例,多做演示,给幼儿以丰富的感性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另一方面难点来自于幼儿,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孩子,因为以往知识基础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理解水平不同,难点也会各自不同。
(3)设计教学法
在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基础上,要落实“怎么教”、“怎么学”,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实行教学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
教学方法应包括: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实行教学;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如何导入新授,复习巩固;怎样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考,鼓励创新;采用哪些教学手段,教学具的操作和使用等。
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并达到
最佳的组合状态,以促使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备教师
(1)组织语言
教育教学活动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语言。
所以,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巧。
一位教师有着极为渊博的知识,但如果他不能通过鲜明、准确、精练、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新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中肯、最精确、最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才能让幼儿透彻地理解、明确地操作,达成最高的活动效益。
(2)设计教态
教师组织活动时的姿态、动作是表达语言时的重要辅助形式。
教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幼儿的注意,使幼儿深刻领会所学的知识。
如果教态生硬死板,没有什么手势,或者姿势很不自然,幼儿就会感到兴致不高、无精打采。
所以,教师在活动前,应该认真设计自己的姿态、表情和手势,研究如何掌握得体的教态。
(3)进行试讲
教案写好了,是不是就等于备好课了呢?不是的。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工夫。
为了更好地改进方法,选择语言,备好教态,活动前试讲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试讲不一定要人听,也不一定非讲出声音来,利用早晨散步时间边走边讲,或者在临睡前默讲一遍。
这对于熟悉教材,改进方法,发现问题,弥补漏洞,都有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上岗不久的新教师,最好能在活动
前做一二次自我或集体的试讲,看看自己在一节活动的流程与备课是否合拍,看看一节活动的时间掌握得怎么样,以备在正式的活动中获得更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