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11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1.1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与高线的定义,并能熟练地画出这两种线段
2、能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与高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辨别、全面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情感目标: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树立自信、自强、自主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及画图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解决有关的计算问题是本节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引出概念: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二、合作交流,探讨结论
请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一个三角形中有几条角平分线?请每位同学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中画一画,与同伴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动画演示,在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
角三角形中三条角平分线的特点。

(三条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条线相交于一点)
任意画一个∆ABC,用刻度尺画BC的中点D,连结A D
引出概念: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让学的中线的形状也是线段生理解三角形)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用几何语言表达方式:如图在∆ABC中,∠BAD=∠
CAD,AD是∆ABC的角平分线;在∆ABC中,D是BC
∆ABC中BC边上的中线。

三、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范例1 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450∠C=600
求下列角的大小∠BAE ; ∠AEB
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分析已知条件,教师作好引导
四、巩固练习
请学生课内练习1、2教师分析总结
五、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做好书本中的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