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口负压引流护理

伤口负压引流护理


负压的调节范围
确保压力合适:
• 成人:100-200mmHg • 儿童:±50mmHg • 1千帕=7.5mmHg
评估、观察要点
评估:
• 翻阅病例,核对病人手术方式,部位。
• 病人对低负压吸引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 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 •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 观察伤口辅料有无渗出液。
评估、观察要点
引流管通畅: • 先检查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负压引流管保 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 引流,负压过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 ,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 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引流不畅可用20ml 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生理盐水10~20ml 冲洗管道,必要时给予更换引流管。
评估、观察要点
引流管无菌密闭: • 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 防止漏气或者脱落造成逆行感染,引流瓶常 规更换,更换前应阻断压力,夹闭近端引流 管,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出血: • 临床表现:活动性出血,1h〉200ml • 原因:损伤周围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组 织,压迫内脏空腔脏器引起漏或者瘘管。 • 预防、处理:立即停止负压吸引,报告医生 予以处理。
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引流不畅: • 临床表现:无液体引流出,局部伤口肿胀、 疼痛。 • 原因:管道折叠、扭曲、负压失效。 • 预防、处理:保持引流球(袋)有效负压、 定期挤捏引流管道、保持引流通畅,教会患 者促进引流方法。
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疼痛: • 原因:皮肤受管道牵拉、感染。
• 临床表现:固定不合适,引流管出口或伤口 有红、肿、热、痛。
评估、观察要点
引流管的固定: • 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 不建议予以别针固定,可在床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 固定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 度均要低于引流口20-30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 高龄患者及意识不清的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 引流管脱落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评估、观察要点
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 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班。 (在临床中负压引流袋的刻度有误,记录时要将引 流液倒入刻度杯中测量再记录,以保证出入量的准 确性),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有可能有出血 象征;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 ,应仔细观察并处理。比如脊柱手术引流液若呈淡 黄色,且病人恶心时提示有脑脊液漏,应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谢谢
• 预防:注重患者主诉,予以心理护理,固定 时因留有一定活动长度。
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感染:
• 原因:未执行规范操作,引流失效,引流液逆流。
• 临床表现:发热、伤口有红、肿、热、痛,引流颜 色异常、培养有致病菌。
• 预防:严格执行手卫生,按规范完成操作,观察局 部伤口及引流液的颜色,对有异常者及时汇报医生 协助做培养,按医嘱给予抗生素。
伤口负压引流护理
长沙市第一医院 王海燕
• 目的
• 适应范围
• 负压的调节范围 • 评估、观察要点
• 并发症ຫໍສະໝຸດ 目的持续有效负压,及时的吸引出伤口的渗血、渗
液、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适应范围
1.感染性疾病引流:浅 表较小的脓肿切排后, 用凡士林纱布引流。深 部较大的用脓肿切排后 ,用软胶管引流。比如 :急性骨髓炎、化脓性 关节炎、腹腔脓肿、化 脓性疾病。 2.非感染性疾病引流: 临床上,非感染性液体 引流比感染性液体引流 使用更广泛,且多采用 闭合式引流。比如颅脑、 颈部、胸腔、腹腔、脊 柱、四肢关节、泌尿系 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