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的制定

宪法的制定


第三节 宪法制定程序
一、制定程序:制宪机关制定宪法所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 制宪机构的设立→宪法草案的提出→宪法草案的通过→公布 二、具体程序 (一)制宪机构设立:确保制宪机构的民主性与权威性 (二)宪法草案的提出:确立原则,协调利益 (三)宪法草案的通过:多由议会、代表机关议决通过,一般 要获得国家立法机关成员2/3以上或3/4以上多数赞成通过 (四)公布:由国家元首或代表机关公布
制宪机关与宪法起草机构的区别 制宪机关 性质 行使制宪权的国家机关 任期 一般是常设的 权限 有权批准通过宪法 宪法起草机构
具体工作机构,不独立行使制宪权
临时性机关,起草任务结束后解散 无权批准通过宪法
产生 公民选举产生,具有民意基础 主要通过任命方式产生
各国宪法关于制宪机关的规定: 有的国家宪法明确规定行使制宪权的制宪机关,并赋 予其独立地位,也有国家的宪法对制定机关不作具体规定, 只规定制宪权主体。 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制宪机关,但从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有权修改宪法的规定可以看出,全国人民宪权的性质
创造的权力 ↓ 制宪权 →

形成的制度化权力 ↓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1.正当性 2.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3.统一性 4.自律性 (二)制宪权的界限 1.受制宪目的制约 2.受法的理念制约 3.受自然法的制约 4.受国际法的制约
第二节 宪法制定机关
制宪权主体
第三章 宪法的制定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 第二节 宪法制定机关 第三节 宪法制定程序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 一、制宪权的概念
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 学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西哀耶士: “如果我们没有宪法,那就必须制定一部:惟有 国民拥有制宪权。” 宪法制定权(简称制宪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 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
制宪权的来源与权力享有 主体 制宪权主体是制宪权得以 运行的重要因素。它直接 关涉到宪法的正当性和合 法性,因此是宪政国家必 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现代 各国宪法普遍规定,国民 是制宪权主体。
制宪机关
依据民意行使制宪权,具 体负责宪法制定的机关 制宪机关的目的是为了使 制宪权具体化。世界各国 为了制定宪法的需要,曾 经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制宪 机关,如制宪会议、国民 会议、立宪会议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