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贝尔
11~20恩物 綜合恩物、作業恩物 簡稱:手工
第十ㄧ恩物: 穿洞 第十二恩物: 縫工 第十三恩物: 繪畫 第十四恩物: 編織工 第十五恩物: 摺紙工 第十六恩物: 剪貼工 第十七恩物: 豆細工 第十八恩物: 厚紙細工 第十九恩物: 玩沙 第二十恩物: 黏土
後十種由點-線-面-體,抽象到具體
是以手工來造型
பைடு நூலகம்
重要著作
福祿貝爾為傳播其幼稚教育起見,特於一八二六年發表其重要著作-人類的教育 ,
此書是福氏最完全的著作。福祿貝爾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發展,是指導兒童發展神性 的、自由的人格。他認為:人的本性確實是善的,教育的本質在於喚醒個體內在的 精神本性,發展個體內蘊的神性。
教育思想
認識福祿貝爾教學
福祿貝爾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於發展孩子內在的性質,讓他們自發地 產生創造性活動,而要讓孩子自發性地活動,則必須要透過遊戲,因 為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引起孩子興趣的活動就是遊戲。 福祿貝爾教學會針對不同年齡層幼兒所需的遊戲(課程),先引起幼 兒學習的動機,再將舊經驗帶入新經驗中、從具體到抽象,逐步拓展 幼兒的學習領域。
福祿貝爾教學理論與應用
1. 幼兒認知 2. 教育開始的時機 他的教育理念【園丁論】 3. 遊戲的重要性 4. 培養幼兒自立、好奇心 福祿貝爾所提倡的教育主張,他認為 5. 繪畫指導 學校好比花園,學生即為花園中花草, 6. 數與幼兒
而教師則比擬為花園中之園丁,辛勤 施予沃土和水分以期使每一個學生能 獲致良善發展。
福祿貝爾
教學方法:
(一)遊戲教學 (二)恩物教學
貢獻及影響:
福氏幼稚園
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德國人,生於西元 一七八二年,死於一八五二年,是幼稚教育的創始 人,世人尊稱他為「幼兒之父」。
早年生活不幸
他繼母對他的虐待,使他的身心受了很大的傷害。當時他父母根本不注意 他的教育,完全讓他自生自長,其幼年生活可謂不幸。福氏童年經常孤獨 的在花園中渡過,這樣多和自然界植物接觸的機會,以致後來影響他的教 育理論,並對他的哲學理論奠定了很穩固的基礎。
教育目的
他認為教育應引導即指導人對他自己及其本性的清晰與自然相和, 並與神成為一體。因此,他的教育目的分為四點
• 1.和諧而統一的人格 • 2.具有充分發表的個人能力 • 3.良好的社會適應關係 • 4.培養具有膽識有智慧的個人
教育原則
1.重視兒童的自我發展 2.重視兒童的自我活動 3.重視兒童的社會參與
一生事業的轉捩點
格博士是裴斯塔洛齊的信徒,他擔任一所模範學校的校長,他對福祿貝爾的才 幹和氣質極為賞識,鼓勵福氏改志教育,並給予他一個學校教師的職位。由於 得到格氏的指導,福祿貝爾對實際教育工作有了接觸,對裴斯塔洛齊的學說也 有了研究,他開始覺得教育工作是唯一符合他自己願望,適合他自己興趣和才 幹的工作。這時他的教育才能已逐漸顯露,他開始傾心於教育並決定以教育作 為他的終身事業。 受裴氏影響很大!
教學方法 1. 遊戲教學
• 福祿貝爾把遊戲意義為一種「自發性的自 我教育」 • 兒童遊戲價值:
• • • 1.兒童在遊戲中無論對人或物都必須接受規律的訓練 2.在遊戲中幼兒可以得到自由發揮機會以提高教學效果 3.兒童遊戲活動對於物有各種動作對人有各種合作和語言,可以在遊戲中 唱歌與舞蹈
2. 恩物教學
貢獻與影響
創立幼稚園
福祿貝爾是幼稚園的創始人。1814年德法戰爭,福祿貝爾也參加了志願軍,為國 效命,自由戰爭勝利後,返回從事研究,對於教育理論也漸有成熟的見解。1816 年創辦一所實驗性的幼兒學校,於1826年出版「人類教育」(The Education of man),發表他神秘主義的兒童中心教育哲學,也受了柯門鈕斯「幼兒學校」一書 的影響,不但深覺幼兒教育的重要,更感到兒童遊戲指導的必要,開始研究兒童的 教學玩具。1837年在布蘭根堡設一所幼兒學校,專收3-7歲的兒童,以幼兒的遊戲 歌、恩物及各種作業為指導幼兒的課程。1840年有一天,他正在林中散步,目睹 草木花鳥自然的生,遂正式將此所幼兒學校取名為『幼稚園』(Kindergarten),便 是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園。1844因經濟窮困而停辦。 美國也受到影響,而逾1855年成立第一所幼稚園。
幼稚教育概論
幼教之父-福祿貝爾
影響幼教重要人物
科門紐斯
1592 1670
洛克
1632 1704
盧梭
1712 1778
裴斯塔洛齊
1746 1782 1827
名言:遊戲起於快樂,
福祿貝爾
1852
而終於智慧。
蒙特梭利
1870 1952
杜威
1859 1952
生平與著作:
人類的教育
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 (二)教育原則
恩物所扮演的角色 福氏所設計的每種恩物,由球體發展到立方體,到圓柱體,都 是根據物體的三原形理論,因為幼兒在啟蒙過程中,不只接受 人為環境,也要實際接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而認識這些自然的 本質,則要從基本形象著手,福氏將這些基本形象製成玩具 (恩物),讓幼兒結合內外在能力,啟發智能與培養創作力、 了解自然與人生的關係……,恩物因注重孩子日常生活的規律、 潛能激發與創造力,所以幼兒在使用過恩物之後,必須收拾整 齊才行。 福氏曾說︰「恩物與其他工具,都是教育的方法,為達成教育 的目的,手段與方法是可以隨時改進的。」可見福祿貝爾恩物 並非是僵化、教條式的教具,具有多年福氏教學經驗的湯秀年 老師表示,以思恩幼稚園而言,教師在運用恩物教具前,會先 將日常生活中相關或類似的物件(如圓的糖球、方的盒子、圓 柱狀的杯子),也可以與其他教具配合運用,給孩子親自去接 觸、撫摸或品嚐;而在恩物課程結束之後,教師也會讓小朋友 使用生活中的素材,自行創作作品,這些東西並非福氏的恩物, 但是卻可以運用在福氏教學中。
恩物1~10 分解恩物〃遊戲恩物 簡稱:恩物
第ㄧ恩物: 六色球 第二恩物: 三體(球體.圓柱體.立方體) 第三恩物: 立方體(8塊邊長6cm的小正立方體) 第四恩物: 立方體(8塊邊長6cm寬3cm高1.5cm的小長方體) 第五恩物: 立方體(邊長9cm的木塊切割成21塊3*3*3立方公分;6塊 大三角柱;12塊 小三角柱) 第六恩物: 立方體(邊長9cm的木塊切割成18塊3*6*1.5cm的立方體;12快 3*3*1.5cm的柱台;6塊1.5*1.5*6cm的長柱) 第七恩物: 面 第八恩物: 線 第九恩物: 環 第十恩物: 點 前十種順序由立體-面-線-點,具體到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