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秋季四上科学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2020年秋季四上科学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四年级上册
《天气》单元
1.我们关心天气
活动记录:
1.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
2.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

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

有微风,能看见国
旗在飘动。

课堂练习:
3.感觉特别寒冷的天气晴天
要带雨伞出行的天气雪天
适合野炊郊游的天气雨天
4. 填图。

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2.天气日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3.填空题
(1)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
(2)记录、观察天气预报
4.选择题。

(1)C(2)B(3)C
5.(略)
3.温度与气温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C(2)A(3)A
4.风向和风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2.填空题。

(1)吹来、八
(2)风速
(3)强风
3.选择题。

(1)B (2)A(3)A (4)C
5.降水量的测量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雨量器
(2)毫米
2.选择题。

(1)C(2)B(3)C(4)C(5)A
6.云的观测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云量(2)小水滴、冰晶
2.选择题。

(1)C(2)C(3)A(4)B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填写,略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C(2)B
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2)卷云、层云、晴好
2.选择题。

(1)B(2)C(3)C(4)A(5)B(6)A(7)A(8)B
3.(略)
4. 选择。

雨天、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1)9、4、3、2、0、0
(2)24、15、78、10、127
《溶解》单元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C(2)A(3)D(4)A
2.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3.阅读资料:(1)B(2)B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活动记录:
1.(略)
课堂练习:
(1)C(2)B(3)C(4)C(5)A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活动记录:
1.(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C(4)C
资料阅读:(1)√(2)√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活动记录:
许多气泡;(3)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判断题。

(1)√(2)×(2)√
4.选择题(!)B (2)B
5.溶解的快与慢
活动记录:
1.(1)搅拌-快;不搅拌-慢;(2)冷水-慢;热水-快搅拌、热水
课堂练习:
2.(1)×(2)√(3)×
3.是否搅拌(三选一都可以)
(2)搅拌
水果糖都不切碎、水的温度、水的量都一样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3)玻璃棒、烧杯、温度计
(4)再热水中,切碎水果糖并搅拌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活动记录:
实验材料:水、烧杯、筷子、食盐。

研究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50毫升冷水;(2)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

(3)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

(4)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

研究结果:一杯50毫升水能溶解约18克食盐(实际数据为准)。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提倡AB两种方法(2)A(3)C
3.(1)水的量不一致(2)烧杯、天平、玻璃棒、量筒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活动记录:
1. 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

2. 食盐会分离出来,食盐不会随着水的蒸发而蒸发。

选择题(1)C(2)A(3)C(4)C(5)B
5.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
单元练习
1.选择题。

(1)B(2)C(3)C(4)B(5)B(6)B(7)C(8)C(9)B(10)B
2. 判断题。

(1)√(2)√(3)×(4)√(5)√(6)×(7)×
3.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

4.(1)B (2)外焰、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盖两次、C、A
《声音》单元
1.听听声音
活动记录:
1.走路的声音、读书的声音、讲话声、鸟声、风声等
.
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B(2)A(3)C (4)A
3.声音的变化
活动记录:
音强。

音低。

课堂练习:
1(1)BA(2)B(3)C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活动记录:
1.略
2.(1)高→低(2)低→高(3)低→高
5.声音的传播
活动记录:
1.像水波一样传到耳朵。

选择题。

(1)A(2)B(3)A(4)C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Array连线。

耳道——
传递声波
到中耳;鼓
膜——将
声波转化
为振动;听
小骨——
将振动传
递到内耳;
耳蜗——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活动记录:
摇的力量轻一些、在发声罐里加棉花、包上棉布、慢慢地摇等。

课堂练习:
2. 选择题。

(1)B(2)A
单元练习
1. 填空。

(1)物体振动声带蚊子翅膀;(2)强弱不同幅度;(3)波(或声波)。

2.选择题。

(1)C(2)B(3)B(4)C (5)B(6)A(7)B(8)A(9)C(10)B(11)C(12)B(13)C(14)C(15)C
3.连线。

敲击短风铃管振动速度快声音强
敲击长风铃管振动速度慢声音弱
弹拨伸出桌面较长的尺子振动幅度大声音高
弹拨伸出桌面较短的尺子振动幅度小声音低
用力敲击锣
轻轻敲击锣
4.空气 6 123456 排箫中的空气柱长短不一样,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我们的身体》单元
1.身体的结构
活动记录:
打篮球:手、腿、头部、腰、眼睛、肺等。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2)×(3)√(4)√(5)√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判断题。

(1)×(2)√(3)√(4)x (5)√
2.连线。

骨骼:塔身,挖掘机,台灯;
肌肉:挖掘机;
关节:挖掘机,天线,活叶
3.选择题。

(1)C(2)C(3)B
资料阅读:(1)B (2)C (3)A (4)C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1)BA (2)C(3)B(4)C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2. 选择(1)B(2)B(3)C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2)√(3)×(4)√(5)×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2. 选择。

(1)C(2)C(3)A
3.保护口腔的行为:(2)(4)(5)
资料阅读:(1)√(2)×(3)√(4)√(5)√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2.连线(1)食物的消化-----牙齿,唾液腺,胃,肝脏,小肠
(2)与跳绳有关的身体活动:血液循环、肌肉收缩舒张、关节活动。

各个气泡与跳绳活动相连,分泌消化液不连。

3.
早起早睡,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睡前不吃零食,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不挑食不偏食。

单元练习
1.填空:(1)实验、阅读资料(2)支气管、肺(3)氧气,二氧化碳
2.判断:(1)√(2)√(3)√(4)×(5)√(6)√(7)×(8)√
3.选择:(1)A (2)C (3)A,B (4)C (5)C
4.简答:
(1)(例)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增加了。

人体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运动所需的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所以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需增加。

(2)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更强健、……(3)(略)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C(2)B(3)A(4)B(5)B(6)B(7)B(8)C(9)A (10)C (11)A(12)C(13)B(14)C(15)B(16)C
二、
1.(1)略(2)一天中气温从低到高再到低,14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2.(1)加热,搅拌
(4)用蒸发的方法把水蒸发掉
3.(1)水越多声音越低。

(2)贴在桌上听声音清晰。

说明声音在固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