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财部分课后练习题答案 2010.11.9

中财部分课后练习题答案 2010.11.9

第九章练习题答案
1、债券发行:单位:百万
借:银行存款10500
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500
求实际利率:
10500=10000×4%×(P/F,i%,5)+10000×(P/A, i%,5)用插值法求解:
当i=3时,查表可求得等式左边值为10462
当i=2时,查表可求得等式左边值为10945.2
而10500正好在这两个值中间,因而可以根据比例对应关系列出方程:
(3-i)/(3-2)=(10462-10500)/(10462-10945.2)
求得i=2.92%
借:财务费用306.6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3.4
贷:应付利息400 借:应付利息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08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303.87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6.13
贷:应付利息400 借:应付利息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09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301.07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8.93
贷:应付利息400 借:应付利息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10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298.17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01.82
贷:应付利息400 借:应付利息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11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290.2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09.72
贷:应付利息400 借:应付利息400
应付债券——面值10000
贷:银行存款10400
第十章练习题答案
1 2007年
提取的盈余公积金=200×10%=20(万元)
可供分配利润=200-20=180(万元)
应支付优先股股利=5 000×6%=300(万元)
则:实际支付优先股股利=180(万元)
未分派的优先股股利=300-180=120(万元)2008年
提取的盈余公积金=2 875×10%=287.5(万元)
可供分配利润=2 875-287.5=2 587.5(万元)
补付2007年优先股股利=300-180=120(万元)
2008年优先股股利=5 000×6%=300(万元)
剩余可供分配利润=2 587.5-120-300=2 167.5(万元)
则:普通股每股股利=(2 167.5+300)÷(30 000+5 000)=0.0705(元)
普通股股利总额=0.0705×30 000=2 115(万元)
优先股剩余股利=0.0705×5000-300=52.5(万元)
优先股股利总额=120+300+52.5=472.5(万元)
优先股每股股利=472.5÷5 000=0.0945(元)
2.
2006年1月1日
公司预计支付股份应负担的费用=10×1000×200=2 000 000(元)
不作会计处理。

2006年12月31日
公司预计支付股份应负担的费用=2 000 000×(1-10%)=1 800 000(元)
2008年应负担的费用=1 800 000÷3=600 000(元)
借:管理费用6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 000
2007年12月31日
公司预计支付股份应负担的费用=2 000 000×(1-8%)=1 840 000(元)
2009年累计应负担的费用=1 840 000×2/3=1 226 667(元)2009年应负担的费用=1 226 667-600 000=626 667 (元) 借:管理费用626 667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26 667
2008年12月31日
公司实际支付股份应负担的费用=10×1000×(200-3-3-1)=1 930 000(元)
2009年应负担的费用=1 930 000-1 226 667=703 333 (元) 借:管理费用703 333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03 333
2009年1月1日
向职工发放股票收取价款=5×1000×(200-3-3-1)=965 000(元)
借:银行存款965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 930 000
贷:股本193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702 000
第十一章课后习题:
1、
(1) 2007年12月5日
借:银行存款1 800 000
贷:预收账款1 800 000
借:发出商品3 800 000
贷:库存商品3 800 000
2007年12月31日
电梯的安装检验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真正转移给买方,因而不能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2008年1月31日,假设全部安装完成
借:预收账款7 0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02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 800 000
贷:发出商品3 800 000
(2)2007年12月10日
借:应收票据351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60 000
贷:库存商品160 000
(3)2007年12月15日
借:银行存款234 000
贷:其他应付款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000
借:发出商品150 000
贷:库存商品150 000
2007年12月31日
应计提的利息费用=(20.3-20)÷2÷2=0.075(万元)
借:财务费用750
贷:其他应付款750
2008年2月15日
借:财务费用2 250
贷:其他应付款2 250
借:库存商品150 000
贷:发出商品150 000
借:其他应付款20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510
贷:银行存款237 510
2.
(1) 2007年12月15日
借:银行存款1 000 000
贷:预收账款1 000 000
(2) 2007年12月31日
符合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的条件。

确认的劳务收入=500×50%-0=250(万元)
确认的劳务成本=(200+200)×50%-0=200(万元)借:预收账款2 5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 50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 000 000
贷:劳务成本2 000 000
3、(1) 2008年1月1日
借:固定资产清理8 000 000
累计折旧2 000 000
贷:固定资产10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9 5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 000 000
营业外收入1 500 000
丙公司持有D公司30%的股权,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D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享有的份额为:3000×30%=900(万元),低于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不需调整投资成本。

2008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900 000
贷:投资收益900 000
借:应收股利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00 000
2009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 200 000
贷:投资收益1 200 000
借:应收股利9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900 000
(2)2008年
应纳税所得额:8 000 000-900 000=7 100 000(元)
应交所得税:7 100 000×25% =1775000(元)
当期所得税费用:1775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 500 000+900 000-600 000=9 800 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9 500 000(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 800 000-9 500 000=300 0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 000×25%=75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77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775 000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75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75 000
2009年
应纳税所得额:10 000 000-1 200 000=8 800 000(元)应交所得税:8 800 000×25% =2 200 000(元)
当期所得税费用:2 200 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 800 000+1 200 000-900 000=10 100 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9 500 000(元)
本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增加:(10 100 000-9 500 000)
-300 000=300 000(元)
本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300 000×25%=75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2 2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200 000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75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75 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