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显 得更深。
方法技巧五:补(笔记)
省略句,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常 见省略内容: 1.省主语: (1)句首省略主语; (2)连续句子的后一句变换主语: 2.省宾语:动词和介词后常省略宾语“之” 3.省介词:地点名词前常省略介词“于” 4.省谓语:多个分句谓语相同。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得分点: “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5分)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
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越五日,无肯承其事 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 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 一可济。”遂从太子出。
(选自2015全国卷《宋史.孙傅传》)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 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请问:上面句子中那些内容是直接保留的?
方法技巧一:留
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器 物名、朝代名、年号、帝号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可以 保留原词,不作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也不必翻译。
人名、年号
地名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 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金人虽然没有索求我,我也应当跟太子一 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 的可能。
得分点: “不吾索”“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
(1)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5分)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
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 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 立异姓,吾当死之。”
(选自2015全国卷《宋史.孙傅传》)
译文: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 已,如果另立异姓(做皇帝),我将为此而死。
5.省量词:口技人坐屏障中,一(张)桌、一(把)椅、 一(把)扇、一(把)抚尺而已。
省略宾语:之,他
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 2.私见张良,他
译:项伯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省略谓语:择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组词法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译:不是会游水,却渡过了江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有才德的人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那么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运用 留删换这三种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 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了。
字字落实留删换
⑤作标志不译的词语,如宾前、定后句中的“之”字等。 ⑥同义复词(两字同义,只译一次)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方法技巧三:换(笔记)
换:①单音节 双音节;②词类活用词 活用后的词; ③通假字 本字;④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的意思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文: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 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 名。
方法技巧二:删(笔记)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如: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末音节助词或语气词。
③句中作停顿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⑤作标志不译的词语,如宾前、定后中的“之”字等。
方法技巧四:调(重点)
把文言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定 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 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 要求调整过来,再作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1.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
译:大王来时带什么东西?
2.贤哉,回也!
主谓倒装
译:颜回真是贤能啊!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壮的筋和骨头。
不过,这种情况在考试时,遇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 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译:天下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应和 着他,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他。
小结: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⑥同义复词(两字同义,只译一次)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方法技巧二:删(笔记)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如: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末音节助词或语气词。
③句中作停顿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译: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选择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 改正自己的缺点。
省略介词:于,在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译:将军在黄河以北战斗,我在黄河以南战斗。
方法技巧六:变
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 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 这个“变”就是所谓的“意译”。
2018高考文言文 翻译复习
一查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等等; 二查虚词的翻译:18个虚词; 三查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六字诀):
留
删 换
调
补
字
变
方法技巧一:留
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器 物名、朝代名、年号、帝号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可以 保留原词,不作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也不必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