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涂料防腐作业指导书

涂料防腐作业指导书

涂料防腐蚀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规范公司涂料防腐蚀作业,保证涂料防腐蚀施工质量,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管理,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承揽范围内石油化工钢制设备、管道及附属钢结构的外表面除锈、涂料防腐蚀施工。

不包括500℃以上高温防腐及设备、管道表面色和埋地管道的防腐蚀施工。

三、编制依据1、现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2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2部分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 8923.2-200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3部分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的处理等级》(GB/T 8923.3-2009)《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 50726-2011)《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727-201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SH/T 3022-2011)《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 3606-2011)《设备及管道涂层检修规程》(SHS 01034-2004)《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 50484-2008)《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 3503-2007)2、公司质保手册、程序文件天津市万全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质保体系的相关程序四、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要求1.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要求涂料防腐作业施工前,要根据法规、相关技术规范和涂料防腐蚀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应做到项目内容充分、任务具体、责任明确、措施有力、预案有效。

涂料防腐蚀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包括涂料防腐蚀项目名称、概况,应执行的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标准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施工工序、方法、技术措施、关键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验收指标,人员配备及相关资质要求,施工机具及检验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求,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质量技术措施,工作危险性分析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应按程序进行涂料防腐蚀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核、批准和会签。

如施工发生变更,应按程序进行施工技术方案变更的审核、确认。

2.施工技术交底要求接到涂料防腐蚀工作任务后,应与甲方相关人员查看工作现场,接受甲方的现场交底,熟悉图纸并接受相关指令和要求,审核图纸、规范和标准,若发现错误、不相符或遗漏等,在开工之前及时与甲方相关人员联系、沟通。

施工方技术人员接受甲方交底完成后,应由项目经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如下:2.1施工技术方案交底,包括就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步骤、质量控制标准、进度要求、环保要求等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2.2施工现场调查,包括到施工现场核实设备位置、状况,施工机具的摆放,脚手架的搭设与安全警示标识、应急通道的设置及工业废弃物的暂存地点等。

2.3施工工序的衔接,包括现场每道工序各工种交叉作业的时间与人员安排,通知、联络方式,问题的反馈与协调程序等。

五、工作程序1.施工流程2.钢材的除锈处理2.1钢材表面在涂装防护层前的表面除锈处理施工。

常用除锈方法包括以下三种:2.1.1手动工具除锈:包括使用砂纸、钢丝刷、铲刀、手锤等手动工具除锈的方法。

2.1.2电动工具除锈:包括使用电动钢丝刷、电动砂轮等电动工具除锈的方法。

2.1.3喷砂除锈:即用压缩空气喷射指定的砂粒,使金属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除锈方法。

2.2施工准备2.2.1主要机具及耗材2.32.3.1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作业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强调技术措施、质量要求和成品保护。

2.3.2对基材的要求1)设备、管子、管件的表面不得有伤疤、气孔、夹渣、重皮、严重腐蚀、严重腐蚀斑点,加工表面必须平整,表面局部凸凹不得超过2mm。

2)设备、管子、管件表面的锐角、棱角、毛边,铸造残留物必须彻底打磨清理,表面应光滑平整,圆滑过渡。

2.3.3对焊接的要求1)焊缝要平整,无气孔、焊瘤和夹渣,无焊接飞溅物,焊缝成圆弧过渡。

2)焊接咬肉深度不应超过0.5mm。

3)焊接后应将药皮清理干净。

2.3.4被除锈物体应下垫垫铁或枕木等物,可以移动或滚动,以便于全面均匀彻底地除锈。

2.3.5标记转移:已做好标记的需除锈物体,应在除锈时将标记进行转移,以免标记消失,影响下一步施工。

2.3.6对于焊接对口、组装符号、螺纹等特殊部位,应加以保护。

喷砂时应特别注意。

2.4清洗若被除锈物体表面有重油垢或设计要求必须清洗时,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清洗:2.4.1用沾有溶剂的抹布或刷子擦洗钢材表面。

最后一遍擦洗时,必须用干净的水、抹布和刷子。

2.4.2用溶剂或水喷洗钢材表面,必要时,采用高压喷水枪喷洗。

最后一遍擦洗时,必须用干净的溶剂或水。

2.5清除旧涂层:若被涂漆表面存在旧涂层,且根据设计或甲方要求必须清除时,须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清除。

2.5.1机械法:用电动砂轮机打磨或喷砂法清除。

钢材表面的锈蚀程度根据其锈蚀等级的严重程度依次分为A、B、C、D四个等级。

除锈前应参照原始锈蚀等级标准图片(见附图),确定需除锈钢材表面的原始等级,最后检验除锈等级时根据原始锈蚀等级确定相应的除锈等级标准照片。

A级:全面的覆盖着氧化皮而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B级:已发生锈蚀且部分氧化皮已经剥落的钢材表面。

C级:氧化皮因锈蚀而剥落或可以刮除,且有少量点蚀的钢材表面。

D级: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全面剥离,且已普遍发生点蚀的表面。

2.5.2手动工具及动力工具除锈1)先将厚的锈层铲掉,或用敲锈手锤等敲击式手动工具除掉钢材表面上的厚锈和焊接飞溅物等。

2)用手动或动力除锈工具刷、刮或磨,除去钢材表面上松动的氧化皮、疏松的锈和旧涂层等杂物,直至达到St2或St3级。

St2级语言描述如下: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旧涂层等附着物。

标准照片BSt2、CSt2、DSt2见附图。

St3级语言描述如下: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旧涂层等附着物。

除锈应比St2更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标准照片BSt3、CSt3、DSt3见附图。

工具除锈时,应均匀有序地进行,既不能漏掉某处,又是不能将表面磨得过于光滑,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粗糙度。

电动工具不便清除的地方,必须用手动工具做好补充清理。

2.5.3喷砂除锈1)若钢材表面上有较多的油或油脂,在喷砂除锈前,应用清洗的方法除掉表面上可见的油、油脂和积垢。

重锈应用铲刀和敲锈锤去掉。

2)磨料的选择应根据钢材的钢号、种类、原始锈蚀等级、涂料的类型、除锈方法以及涂装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选择磨料的种类和粒度。

3)喷砂后的金属表面不得受潮。

若金属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时,或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0%时,应停止喷砂作业。

4)喷砂过程:●空压机就位后接通电源,检查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排除故障隐患。

●压缩空气应干燥洁净,不得含有水分和油污,并经以下方法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将白布或白漆靶板置于压缩空气气流中1分钟,其表面用肉眼观察应无油污、水珠或黑点。

空气过滤器的填料应定期更换,空气缓冲罐内的积液应定期排放。

●风管铺设至除锈设备内,并留有余量。

风管入口连接采用Φ15钢管短节,短节两头插入风管,并用铁丝绑扎严密不漏气。

●喷砂材料应选用质坚有棱角的粒径在2.0~4.0mm的石英砂、矿渣砂、2~5mm的河砂、海砂或米粒石。

砂子必须净化,使用前应经筛选,砂内粘土及细粉尘含量不应大于5%,不得含有油污。

喷砂前砂子要晾晒干燥,含水量应不大于1%。

干燥筛选后的砂子应装袋堆放,防止砂子受潮、雨淋、砂内混入杂质。

●以选定的砂粒为磨料,以0.4~0.7Mpa的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喷射,压缩空气压缩砂粒,压到喷砂罐底部三通处,与旁路压缩空气混合后,沿橡胶管输送到喷嘴处喷出,冲击金属表面以除锈。

喷砂时喷嘴应与金属面呈70~80℃为宜,喷距以80~200mm为宜。

●喷砂要沿金属表面均匀喷射,不应跳喷或点喷,严禁喷嘴对准一点长时间喷射。

金属表面要达到一定的粗糙度。

若有必要,应用锚纹深度测定仪测定粗糙度。

●喷射时,应采用妥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

5)喷砂后的钢材表面分四个等级:Sa1、Sa2、Sa21/2、Sa3。

参见附图中的标准照片。

语言描如下:Sa1:轻度的喷砂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旧涂层等附着物。

Sa2:彻底的喷砂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旧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

Sa2.5:非常彻底的喷砂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旧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Sa3:使钢材表面洁净的喷砂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旧涂层等附着物,该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2.6除锈后表面清理:除锈后,涂装前,应用适当的方法如干净的抹布、刷子或用清洁的干燥压缩空气吹等方法,除掉钢材表面上的灰土、碎屑和其它残留物。

2.7检验:2.7.1表面处理后应暂停施工,进行宏观检查和局部抽样检查,要符合下列规定:1)宏观检查被除锈表面是否有漏除部位,并应注意检查转角部位除锈质量和表面油污、浮尘的清除。

2)局部抽样检查后应符合下列要求:a)设备逐台检查,每台抽查5处,每处检查面积不小于100cm2。

b)管道按同管径同一除锈等级总延长米检查,长度小于500m抽查5处,大于500m 每增加100m增加1处,每处检查面积不小于100cm2。

c)附属钢结构按类别检查,对同类钢结构抽查5处,每处同查面积为50~100cm2。

2.7.2检查人员应在良好的散射日光下或在照度相当的人工照明条件下进行检查,将待检查的钢材表面与相应的照片进行目视比较,照片应靠近钢材。

评定除锈等级时,以与钢材表面外观最接近的照片所标示的除锈等级作为评定结果。

2.7.3目视评定原来涂装过的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时,仅可采用带有锈蚀等级符合C和D的照片,究竟选择哪一张,取决于表面点蚀的程度。

2.7.4影响钢材表面除锈等级目视评定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喷砂时所用的磨料,手工或动力工具除锈所使用的工具;--不属于标准锈蚀等级的钢材等级表面锈蚀状态;--钢材本身的颜色;--因腐蚀程度不同造成各部位粗糙度的差异;--表面不平整,例如有凹陷等;--工具划痕;--照明不匀;--喷砂时因磨料冲击表面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阴影;--嵌入表面的磨料。

3.涂料涂刷3.1施工准备:3.1.1材料的要求1)防腐蚀涂料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且应符合出厂质量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