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

植物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


氧气是植物生命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 它参与新陈代谢、线粒体的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产生 能量 ATP,是植物生命存在的基础物质之一。然而氧 气在参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被活化成为超氧物阴 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脂质过氧化物和 单线态氧,即通常所说的活性氧[1]。这些活性氧以极 强的氧化性对细胞质膜进行过氧化,导致膜系统损 伤,造成代谢功能不可修复的丧失和细胞死亡[2,3]。植 物为保证其正常的代谢机能,本身对活性氧的氧化伤 害具有相应的适应和抵御能力,表现在其体内存在着 一套精细而又复杂的抗氧化系统负责对活性氧的抵 御和清除。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的活性氧产生和清 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植物处于逆境条件下,
·106·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Vol.23 No. 1 2007 January http://www.casb.org.cn
植物生理科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是生物体内特异清除超 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酶,它是一种含金属的酶,根据金 属 辅 助 因 子 的 不 同 , 植 物 体 内 的 SOD 可 分 为 Cu/Zn-SOD、Fe-SOD、Mn-SOD 三种类型[4]。烟草叶片 SOD 同工酶的形式受其发育阶段的调控, 幼 叶 中 Cu/ Zn-SOD 较为丰富,其活性随叶龄增加而下降; 而老叶中主要为 Fe-SOD 和 Mn-SOD[5]。
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包含血红素的 4 聚体 酶,存在于所有的植物细胞中,它可将 H2O2 迅速分解 为 H2O 和 O2。CAT 在细胞中主要存在于过氧化体中, 负责清除过氧化体中产生的 H2O2。乙醛酸体中也有 发现 CAT 的存在,其功能主要是清除光呼吸过程或 脂肪酸 β- 氧化反应形成的 H2O2[8,9]。CAT 由多基因 编码,存在多个同系物,烟草的 3 种 CAT 基因编码的 蛋白质的功能已得到确证。CATl 基因产物主要清除 光呼吸过程中产生的 H2O2,CAT2 基因产物可特异的 清除活性氧胁迫过程中产生的 H2O2,CAT3 基因产物 主 要 清 除 乙 醛 酸 循 环 体 中 脂 肪 酸 β- 氧 化 产 生 的 H2O2[10]。由于 H2O2 可以直接跨膜扩散,其他部分产生 的 H2O2 也可扩散到过氧化体中而被 CAT 分解,它与 SOD 协 同 作 用 可 清 除 植 物 体 内 潜 在 危 害 的 O2.- 和 H2O2,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OH 的形成。CAT 不直 接参与 H2O2 分解过程,它的清除机理是酶的血红素 铁与 H2O2 反应生成铁过氧化物活性体,它再将 1 分 子的 H2O2 氧化[10]。由于 CAT 对 H2O2 的 Km 值大,因 此为了除去低浓度的 H2O2 就需要提供相当高浓度的 CAT 才能实现。但从实际情况看,过氧化物体中有着 高浓度的 CA(T 4mmol/l)存在,所以 CAT 也担负着相 当数量的 H2O2 清除任务。
植物生理科学
中国农学通报 第 23 卷 第 1 期 2007 年 1 月 http://www.casb.org.cn
·107·
能力。但也有研究指出,GSH 的大量增加可进一步造 成更大程度的氧化胁迫[15]。
叶绿体通过 ASA-GSH 循环清除 H2O2 和 O2.-,在 该循环中 GSH 和 ASA 一起清除叶绿体中的 H2O2。 GSH 可与包括·OH 在内的多种自由基直接发生反 应,并可将有机自由基 R 还原为 RH。还原型的谷胱 甘肽对稳定多种酶起重要作用,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有 时可代替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R 行使其功能。 1991 年 Dhindsa 在抗旱苔藓中发现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 含量与膜脂过氧化相关联,并建议用 GSSG 水 平作为氧化胁迫的指标。还原剂 GSH 可将系统中产 生 的 双 脱 氢 抗 坏 血 酸 DHA 还 原 成 ASA,GSSG 在 GR 作用下又还原成 GSH,GSH 还能与 α- 生育酚协 同作用,清除细胞内积累的自由基。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 剂催化抗坏血酸形成 MDHA。对此已经分离出三种 同工酶(胞质同工酶 cAPX 和叶绿体中的 APX:叶绿 体基质中的可溶性 sAPX 和叶绿体类囊体中膜结合 形式的 tAPX)。1995 年还发现一种过氧化物体结合性 的 APX。叶绿体中 tAPX 和 sAPX 以相近的克分子比 存在。胞质 APX 和叶绿体 APX 的电子供体不同,内 部序列也有差异。APX 约为 30kDa,一般以单体形式 存在,有些 cAPX 也会出现同型二聚体。该酶也可受 活性氧调节。此外还有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过氧化物酶[12]。在线粒体的过 氧化物酶体中,APX、MDA 还原酶、脱氢 ASA 还原酶 加上谷胱甘肽还原酶,它们一起称为抗坏血酸 - 谷胱 甘肽循环,用于清除 H2O2。 1.2 非酶促清除系统— ——抗氧化剂类
植物生理科学
中国农学通报 第 23 卷 第 1 期 2007 年 1 月 http://www.casb.org.cn
的响应研究进展
尹永强 1, 胡建斌 2, 邓明军 1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烟草公司烟叶部,河池 547000;2 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南宁 530001)
摘 要: 植物体内存在着一套负责清除活性氧产生的抗氧化系统。在植物正常生长情况下, 它使活性 氧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逆境条件下, 体内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能力下降, 这种平衡 被打破。综述了植物叶片内存在的抗氧化系统及其防御机制, 重点论述了植物叶片抗氧化系统对干 旱 、低 温 、重 金 属 等 逆 境 胁 迫 的 响 应 。 并 基 于 以 上 研 究 提 出 了 一 些 需 要 进 一 步 研 究 的 问 题 。 关键词: 植物叶片; 抗氧化系统; 水分胁迫; 低温胁迫; 重金属胁迫 中图分类号: Q945.17 文献标识码: A
Latest Development of Antioxidant System and Responses to Str ess in Plant Leaves Yin Yongqiang1,Hu Jianbin2, Deng Mingjun1
( 1 Department of Tobacco Leaf, Hechi Tobacco Corporation of Guangxi, Hechi 547000; 2 Technical Center, Guangxi Tobacco industry Corporation, Nanning 530001)
Abstr act: Plant had its antioxidant system that could eliminate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oxygen. Normal- ly, the antioxidant system made production and elimination of activated oxygen in a balanceable and dy- namic state in plants. But the balanceable state would be destroyed in a adverse condition because the a- bility of elimination of activated oxygen would weaken. The latest advances of antioxidant system and mechanism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Antioxidant stress to water, metal coercion stress and cold stress in plant leaves were summed. Based on all above, some problems needed further studies are given. Key wor ds: Plant leaves, Antioxidant system, Water stress, Cold stress, Metal coercion stress
非酶促清除系统主要指抗坏血酸 ASA 与类胡萝 卜素 Car 以及一些含巯基的低分子化合物(如还原型 谷胱甘肽 GSH)等,它们通过多条途径直接或间接地 猝灭活性氧。
ASA 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是 O2.- 和·OH 的有 效清除剂,同时也是单线态氧(1O2)的猝灭剂。它可以 清除膜脂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PUFA)自由基[13]。它不仅可以在 Halliwell-Asada 循环 中作为 AP 的底物,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直接清除活 性氧。ASA 可还原 O2.-,清除·OH,猝灭 1O2,歧化 H2O2,还可再生 VE[14]。由于 ASA 有多种抗氧化功能, 故有人认为 ASA 水平的降低可作为植物抗氧化能力 总体衰退的指标。
过氧化物酶( POD)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不同组 织中,它作为活性较高的适应性酶,能够反映植物生
长发育的特点、体内代谢状况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性。POD 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POD 可在逆境 或衰老初期表达,可清除 H2O2,表现为保护效应,为 细胞活性氧保护酶系统的成员之一;另一方面,POD 也可在逆境或衰老后期表达,参与活性氧的生成、叶 绿素的降解,并能引发膜脂过氧化作用,表现为伤害 效应,是植物体衰老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甚至可作为 衰老指标。一般认为其主要作用在于后者[11]。
SOD 可以催化两个 O2.- 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H2O2 和 O2。H2O2 虽然是一种比 O2.- 毒性低的活性氧,但在 O2.- 存 在 条 件 下 H2O2 会 生 成 毒 性 非 常 强 的·OH [6]。 SOD 在清除 O2.- 的同时还能阻止 Fe3+ 重新受 O2.- 作 用 还 原 生 成 Fe2+ 而 催 化 Fenton 反 应 产 生 更 多 的· OH[7]。SOD 主要存在细胞溶质中( 以 Cu/Zn-SOD 为 主), 其 次 分 布 在 线 粒 体 中( 以 Mn-SOD 为 主), Fe-SOD 主要分布于基质中,少量存在膜间介质中[1]。 线粒体内膜呼吸链是植物体内产生 O2.- 的重要来源, 包围在线粒体内膜两侧的基质和膜间介质存在大量 SOD,使内膜产生的 O2.- 及时被清除。一般认为,这 3 种酶都是核编码的,如果细胞某个部位需要,就通过 -NH2 末端定位顺序运至该细胞中起作用[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