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式墩、台技术交底
(2)基坑上口开挖线要根据地质情况,开挖尺寸考虑基坑侧壁的坡率。
(3)开挖过程中,严禁挖掘机碰撞桩头。
(4)现场设立明确标识牌,做好围挡措施。
3)破桩头
1)由设计标高确定凿除高度。
2)测量标高,根据现场水准点,用水准仪测量桩头标高,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找准桩顶标高后,在桩身上用红色铅笔或红漆划上醒目标记,每颗桩上沿桩经等距离划四道,作为破桩头的控制点。
5)控制测量
测量队对模板顶标高进行测量,根据设计标高,计算出混凝土面距模板顶高度。我标段墩柱高度2m-15m范围,墩、台身高度超过10m时,拟分节段施工,节段的高度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钢筋定尺长度等因素确定。上一节段施工时,己浇节段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2.5MPa。
7)浇筑墩台砼
(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模板的安装、钢筋工随时检查钢筋和预埋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方能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由试验员对混凝土进行砼和易性检测及试块制作,试块制作不得少于3组,和易性检测每班组不少于两次。
5)破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声测管。
技术交底
名称
SS-4标柱式墩、台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时间:
2012.7.24
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交底内容:
6)桩头破到设计标高后,并保证凿除后混凝土面密实,由测量队对标高进行复测。然后需有资质的桩基检测单位对桩基进行检测,合格后出具桩基检测报告。
4)测量放样
由测量队根据图纸坐标,放出墩柱中心点。
外观鉴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棱角线平直,外露面色一致。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深度超过1cm的必须处理。
3)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非受力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的超过0.1mm必须处理。
在操作平台边设置一架简易爬梯由外径30-50mm,壁厚不小于2.5mm的钢管扣件组成。踏步钢管间距不得大于30cm,扶手距踏步钢管的高度为1.2m。
4)模板安装
(1)吊装前,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是否按要求布设完毕。
(2)柱子模板的下口用砂浆找平,保证模板下口的平直。
(3)用铅丝将柱顶预先内向绑拢,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
按附录D检查
2
相邻间距(mm)
±20
尺或全站仪测量:检查顶、中、底三处
3
竖直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全站仪:测量2点
4
柱(墩)顶高程
±10
水准仪:测量3处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
6
断面尺寸(mm)
±15
尺量:检查3个断面
7
节断间错台(mm)
3
尺量:没节检查2-4处
1)待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砼龄期满足7天,同体养护砼试块强度达设计强度70%以上后方可进行开挖。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开挖至距设计标高0-20cm左右,由人工将桩头内土清理干净,并将坑底平整。
2)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基础外沿线开挖到足够尺寸,每边留出50-100cm的工作面。
技术交底
名称
SS-4标柱式墩、台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时间:
2012.7.24
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交底内容:
棍撬动连接处,使之松动,脱离柱式墩、台混凝土,然后用吊车吊离,使用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按规格进行码放。整个过程必须有专职安全员现场指挥。
9)混凝土的养生
拆除模板后立即用塑料布进行包裹,包裹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柱顶使用滴灌养生,混凝土的养生用水不得采用含有害物质的水,滴灌养生时间不少于7d并且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对露出的钢筋刷水泥浆,以防锈蚀。
(4)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6)墩柱钢筋笼的安装
钢筋笼采用吊车安放,起吊钢筋笼时,吊钩处用滑轮和钢丝绳连接钢扁担,勾挂钢筋笼。起吊用双吊点,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使用主钩起吊。第二吊点设在骨架的中点到三分点之间。起吊时,先起吊第一吊点,将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二吊点停止起吊并松钢丝绳,直到钢架与地面垂直后第一吊停止起吊。解除第二吊点钢丝绳。钢筋笼吊起后电焊工对钢筋笼进行焊接,下部根据调整好的钢筋对准直接焊接。
(3)模板拼缝螺丝安装牢固、严密,设置双面胶条,以防止漏浆。
(4)将模板清理干净均匀涂抹隔离剂。
2)确定模板平面位置
(1)由测量队根据设计图纸对柱式墩、台进行中心点和模板内外边线位置的放样,并用墨线弹出。在位置线处用电钻打眼植筋,作为柱模定位筋。
(2)做好标高测量工作,预先对模板承垫底部用1:3水泥砂浆找平层,但不能侵占柱式墩、台实体。
3)搭设施工平台
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搭设操作平台。在柱式墩、台模板的四周用螺栓固定高空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为方形,套入柱式墩台模板上,用螺栓进行固定。作业平台放置振动棒、电机等物品,计划作业平台宽度不小于2m,采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木板作为底板铺设。底板应排列平整、紧密。作业平台临边处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进行围挡。
5)加工及安装墩柱钢筋笼
1)柱式墩、台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主筋的焊接连接→在主筋上画箍筋间距线→套柱式墩、台箍筋→绑扎箍筋。
2)钢筋主筋的焊接连接:按设计要求应满足钢筋搭接长度,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
3)在主筋上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式墩、台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或用制作好的卡具)。
技术交底
名称
SS-4标柱式墩、台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时间:
2012.7.24
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交底内容:
一、工程数量
全线共有191根柱式墩、台。
二、施工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破桩头(墩柱一体需要)→测量放样→安装墩柱钢筋笼→安装墩柱模板→标高测量→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混凝土养生。
2.基坑开挖
10)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不得出现空洞和露筋现象。
2)柱式墩、台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柱式墩、台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3)去除桩头时,先将桩外皮混凝土剔除,直至剔出主筋,同时避免剔伤主筋。将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cm处(防止桩头凿低)用红色线连成一个圆圈,并用无齿锯对桩身砼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不得超过30mm。然后在用空压机对桩体全部剔除。注意在去除桩头过程中,不得将主筋弯曲超过30度以上。
4)将桩头混凝土剔除,然后人工凿除并清顶,桩头要平整,不得凹凸不平。
振捣器与侧模应保持100m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100mm。
8)拆除柱式墩、台模板
1)混凝土浇筑24小时左右且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方可拆模。柱式墩、台模板拆除时应注意:
用吊车吊住柱式墩、台模板顶部,先拆除风缆绳,然后拆除模板半圆处横向连接螺栓,用撬
6)安装柱式墩、台模板
技术交底
名称
SS-4标柱式墩、台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时间:
2012.7.24
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交底内容:
1)模板拼装
(1)对于高度低于10m的立柱模板安装采用整体吊装,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拼缝、模板打磨情况,连接件、螺丝的数量及紧固程度。
(2)对于高度超过10m的立柱模板应对模板刚度、连接螺栓、背肋等进行检验有无松动现象。
(4)现场负责人依据定位筋位置,指挥吊车使模板就位。
(5)当整体柱模安装与基准面上时,用四根风揽绳(大于10米在中部再加4根风缆绳)进行拉紧,
技术交底
名称
SS-4标柱式墩、台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时间:
2012.7.24
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交底内容:
另一端锚与地面,临时地锚宜选用螺纹25mm以上钢筋,钉入土层1m以上,并指挥人用手拉葫芦进行调整。在模板顶部吊垂线,检查模板的竖直度,校正其对中及垂直度后,固定风揽。
灌注墩柱混凝土时,用吊车、吊斗进行浇筑,为防止混凝土离析,现场增加串筒设施,减缓混凝土下落速度。
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保持水平分层,每层振捣班组应协调施工,不得漏振。
(2)混凝土的振捣
使用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器插入混凝土中延续时间宜为20-30s,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用半径的1.5倍。
4)套柱式墩、台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套下层伸入承台内的箍筋,然后套承台以上柱式墩、台箍筋,箍筋必须与主筋接触紧密,如果箍筋为带勾状筋,必须注意勾筋位置,保证勾筋不得占用保护层。
5)绑扎箍筋
(1)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随移动随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