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鸟●1、空中飞行的动物:(无脊椎动物——动物)、、(哺乳动物)●2、判断:鸟类都能飞行。
()→举例:、不能飞行。
3、鸟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1)外部形态:①体形:身体呈→减少飞行②体表:覆→保温()、(正羽)③前肢变成→飞行器官区别:昆虫的飞行器官→●(2)内部结构:①骨骼:、、,有的→减轻体重②胸骨有→附着③胸肌发达→产生,能牵动两翼飞行(3)生理:①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供能;短,排泄→②完善:心跳频率,体温→高效运输,维持。
③呼吸→气体交换的效率※鸟类每完成一次呼吸,氧气经过肺次,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场所※→A、辅助;B、;C、减小;D、减小内脏器官之间的。
鸟的其他特征:有无4、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捕食、,如:、、大山雀②食用价值,如:、、③价值●5、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和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动物●7、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意义:①;②增强;③。
五、哺乳动物●1、常见种类:①陆地:、、、②水中:、、③空中:注意:鸭嘴兽的生殖方式是,但它属于哺乳动物,因为。
●2、结构特征:①体表→作用;②是温动物③、→提高后代成活率④牙齿分化(课本P38“观察与思考”图)→摄食能力,增强※→切断食物;→咀嚼食物;→撕咬食物※A、植食性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发达。
→与动物的植食性相适应。
※B、肉食性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
→与动物的肉食性相适应。
⑤具有高度发达的和→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⑥用呼吸,体内有(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3、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如:②人类得力的,如:导盲犬、警犬③,如:貂、貉、狐的皮毛;④维持生态系统的●不利的: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
人类对有害动物进行是必要的。
小结:●1、下列动物的哪些结构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①蚓——湿润的体壁()②缢蛏(双壳类)、鱼——鳃()③蝗虫——气门()1、下列动物的哪些结构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④青蛙——(幼体)鳃、(成体)肺和皮肤()⑤鸟——肺和气囊()2、动物的体表①腔肠动物——有②线形动物——有③软体动物——有,大多具有贝壳④节肢动物——有坚韧的⑤鱼——有⑥两栖动物——皮肤,]分泌黏液⑦爬行动物——覆盖角质的⑧鸟——体表覆⑨哺乳动物——体表被3、动物的体形①腔肠动物:身体呈对称②扁形动物:身体呈对称(左右对称)③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④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⑤鱼类、鸟类:身体呈型表1.3脊椎动物特征比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❶骨骼:1.骨2.关节——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❷肌肉(骨骼肌)1、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①的连接,如:头部的颅骨——骨缝;●②的连接,如:脊椎骨——椎间盘;●③连接,即(骨连接的主要连接方式)如:关节、关节、关节、关节2、关节(课本P43结构示意图)→特性:既牢固又灵活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壁分泌滑液,内外有韧带→牢固作用关节腔:内含滑液→减少摩擦●A、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和●B、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和●C、: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的现象。
3、骨骼肌→特性:受刺激而收缩●①:较细,乳白色,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可绕过连在不同的骨上→属于组织●②:较粗,位于骨骼肌的中央,受刺激时可产生→属于组织4、骨、关节、骨骼肌都属于。
(二)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1、骨、关节、肌肉的关系(如上图所示):●①骨与骨之间通过相连,附着在骨上,三者在结构上是相连的。
●②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相邻的至少块骨上,绕过至少1个关节。
→意义:能牵拉相邻的骨产生运动。
2、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绕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①骨——作用;②关节——作用;③骨骼肌——作用。
4、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三)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系统、系统、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能量来源于肌肉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即作用)。
(四)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争夺和,以适应的环境。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二)动物行为的分类:●1、按功能分,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等。
●2、按行为获得的途径分,分为:②行为:动物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②行为: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因素的作用,由和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学习行为越,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对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具体例子看课本P4849。
(四)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①法;②法;③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状态。
●3、在探究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应该选取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
●4、如果用不同的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受到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的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一系列行为,叫做行为。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但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一定/不一定)都具有社会行为。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进行群体生活,能增强动物环境的能力。
(二)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②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举例:●1、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①蚁后——专职的“机器”;(数量最少)②蚁王——具有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③工蚁——、;(数量最多)④兵蚁——蚁巢。
举例:●2、狒狒群体的等级关系:①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
②作为“首领”的雄狒狒(“常胜将军”)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
③“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三)群体中的信息交流●1、通讯的概念: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接受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作。
●2、通讯的方式(动物的“语言”):①:蜜蜂跳“8”字摆尾舞②: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的叫声③:狗沿途撒尿●3、蝶蛾类昆虫的通讯:蝶蛾类昆虫的虫能分泌吸引虫与其交配。
(A、性外激素:挥发性物质,具有特殊。
B、雄虫的上具有嗅觉感受器。
)①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可以诱杀农业。
②如果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就会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使虫无法判断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4、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存在的。
正是由于流、流和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之间才成为统一的。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与之间、与之间存在着相互、相互的关系。
●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状态。
2、促进生态系统的●①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者和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动物(者)在其中则起了的作用。
●②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3、帮助植物、传播●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相互的关系。
●①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②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菌落: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特点:较,呈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1.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②③④2.培养基的成分中要有水、琼脂和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4.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
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②细菌的分布很。
5.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温度,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6.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缺乏,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7.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环境,因为菌只有在或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
8.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9.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细胞。
(病毒比它还小)10.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有,没有成形的;没有叶绿体;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1.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12.细菌的生殖方式: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13.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14.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15.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6.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17.真菌特征:多数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构成;每个细胞都有、、、;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型;用繁殖后代18.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