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Ⅰ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5.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解释有关现象。

4.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3.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Ⅱ探究实践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复习1】单位换算:1km=________m 1m=________cm=________mm1m=________μm=________nm【复习2】刻度尺使用说明书1.观察刻度尺:看________;三看:看________;看________。

2.刻度尺使用规则:刻度尺位置要________;确定________的位置;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尺;记录结果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1.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宽度。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测铜丝直径。

请写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测一角硬币的直径,画出测量实验简图。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拓展】1.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如果我们手边没有刻度尺,又需要粗略地知道物体(如科学课本、课桌、教室……)的长度时,你有什么办法吗?3.你知道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4.自制一把纸尺(贴在下方)[分度值1mm;量程0~8cm]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复习】阻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图12-1【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1.提问:(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出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这个观点对吗?(2)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停下来是由于撤去了力,还是由于阻力作用?(3)提问: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发现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为了研究不同表面对小车运动阻碍的情况应该怎么办?2.实验步骤:3【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复习】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3.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交流思考】图12-21.图12-2中的小车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2.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3.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还能静止吗?【结论】Ⅲ诊断反馈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二节运动的快慢1.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

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站台B.甲车C.乙车D.乘客自己2.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甲车里的乘客以为自己的车是后退的,乙车里的乘客看到甲车也是后退的。

甲车里的乘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乙车里的乘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4.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甲车C.乙车D.无法判断5.三个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的速度是3km/h,乙在1min内走了63m,丙行进的速度是1m/s,比较三者速度大小,则()A.v甲>v乙>v丙B.v甲>v丙>v乙C.v乙>v甲>v丙D.v乙>v丙>v甲6.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1∶2 B.2∶1 C.8∶9 D.9∶87.人造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的。

8.房屋和树木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的,相对于地面上正在行驶的汽车是________的。

9.速度是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________。

10.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1)72km/h=________m/s (2)15m/s=________km/h11.我国铁路提速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运行速度约为146km/h,全程所用时间约为10h。

目前我国计划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并预计初期运行速度达到300km/h,届时,乘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h。

(结果保留整数)1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

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________m/s。

13.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在30min内前进了27km,其中第一个10min前进8km,第二个10min前进10km,第三个10min前进9km,据此可知火车在做________运动,火车在3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4.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经过的路程是24m,后4s经过的路程是42m,这个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整个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5.某同学“百米跑”的时间是12.5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所走的路程之比是5∶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17.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00m的大桥,用的时间是1.5min。

求火车的长度是多少?18.自2007年4月18日时起,全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提速。

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 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运行时刻见表。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19.利用学校100m(或200m)跑道和手表,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

第三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误差B.采用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是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2.有三把刻度尺,它们的分度值分别是1mm,1cm,和1dm,用它们测量物体的长度,则() A.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最好B.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最好C.分度值是1dm的刻度尺最好D.要根据测量要求来选择刻度尺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__,在实验室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4.图12-3所示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长度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

图12-35.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1)7.35m=________cm (2)2.45dm=________mm(3)2.5mm=________cm (4)3.5cm=________dm(5)1h=________s (6)900s=________h6.把下面用普通数表示的长度改用指数表示。

(1)2300m=________m(2)0.0025km=________km7.将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人身高16.5________;(2)课桌高度是80________;(3)学校的旗杆高为14________;(4)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________。

8.如图12-4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12-5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图12-4图12-59.某同学测得一物体的长度是13.25cm,它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在这个数据中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

10.为了测操场跑道的长,推车沿跑道绕操场一周,车轮正好转过128圈,如果车轮的直径是0.5m,则操场的跑道长________m。

11.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材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 μm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μ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μm,即50nm,合________m。

12.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练习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将测量结果填入下列表格,练习本面积________;课本面积________。

第四节力1.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A.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始终保持静止C.降落伞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D.汽车向右转弯2.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有() A.皮筋被拉长B.投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C.车座下弹簧被压缩D.物体由空中自由落下3.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手受到向下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水B.绳子C.水和桶D.地球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会运动起来C.用磁铁靠近铁钉,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铁钉对磁铁没有吸引力D.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向前的拉力,同时车对马有向后的拉力5.拿起下列物体时,所用的力大约是1N的是() A.一张作业纸B.两个鸡蛋C.一个图钉D.一张课桌6.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离开了________,就不会存在力的作用。

7.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对它的__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