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
学法
1、“自主性学习”:提出问题——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 2、“合作性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共同总结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模式与方法
结合本教材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我们积极探 索和应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 实习等教学模式,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构建科 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合 一, 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学中做” 。
任务三
2、任务驱动,重点自学
自学教材 任务驱动 分组学习 组内讨论 归纳总结 播放课件 爬板演示 组间互评 引导观察 教师引导 突破重点 共同提高
认真思考
共同纠错
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的 自然结合。课前的精心分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做到 以好带差,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教材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是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相关概念,如种植制度、间套作、轮 作、连作等概念的掌握,能进行农作物布局方案设计和种 植制度设计。其他各项目中的农作物各个时期的生育特点、 主攻目标、调控措施及苗情诊断、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 田间测产、安全储藏是重点。
教学难点:
作物的苗情诊断、田间测产。
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多媒体 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综合实训和模块实训,定 期组织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岗 位适应能力。
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 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 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 的人才。即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全套知识体系及 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适合生产需要 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种子繁育员、农艺工、植保 员、农技推广员等,为农业及当地经济发展做出 贡献!
花生生育 花生生 时期 育期
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
播种 50%幼苗出土 展开第一生根、分枝、长叶等营养生长 为主 1.营养生长为主,花芽开始分化 2.开始形成根瘤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2.根瘤大量形成,固氮能力增强
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要点
1、查苗补种 2、清棵 3、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
教材特点
三、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提高了 趣味性和开放性,突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 养特点。首先,依据河南生产实际,删除了老教材的
甜菜生产技术,内容选取紧紧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 格标准,针对性强,设计合理。为了便于学习、巩固,每 一项目、任务前设有学校目标,后面安排有信息链接、考 证提示、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等,方便知识拓展,便于 学习效果评价,突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
我国花生生产的三大产区:
①北方大花生区; 50% ② 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31% 97%, ③ 长江流域春夏花生区;16% 北方大花生区包括山东、河北和北京市全部,河南、 安徽、江苏的淮河以北地区。
2001-5-29)山东省是全国最重要的花生 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常年的种植面积、总产、出口创汇 分别 占到了全国的25%、35%、70%左右,均居全国首位。 在花生生产上,山东的播种面积比较稳定。
通过作业(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发言,引出地膜花生生产技术。让学生课后上网查阅
六、板书设计
花生的生长发育
花生的价值 引言 我国花生的三大产区 三、花生的生育时期 1、各生育时期的定义 2、花生的各生育时期 3、清棵技术 (1) 理论依据 (2) 技术要点
一、花生的一生 1、定义
二、花生的生育期 1、定义: 2、特点: 3、分类:
(中华商务网讯
花生的花开在什么部位? 果实又结在哪里呢? 这些植株现在处于哪一生育时期? 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根据你的了解,它的一生有
几个生育时期呢?
提出以下任务:
任务一
了解花生的一生、生育期、生育时期等概念 及花生各生育时期的划分标准。
任务二
总结花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 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掌握清棵的理论依据, 学会清棵这项操作技能
发芽 发芽 出苗期 出苗期 幼苗期 幼苗期 开花 下针期 开花 下针期
培育壮苗,促进第一、二 对侧枝早生快发,争取有 较多的有效花芽。 培土迎针;合理灌溉;增 施磷、钾、钙肥,提高固 氮能力,过旺植株使用生 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 根外施肥防止早衰,促进 荚果发育;保墒防涝;防 治病虫害
荚果期 荚果期
农作物生产技术
课程剖析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适用范围 教材内容及结构 教材特点 课时安排 课程目标 教材重点与难点 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
教材的地位适用范围
本书是河南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 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 结合农业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兼顾河南省 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编写而成。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种 植、园艺、园林等专业,也可用作乡镇干部 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用书。
教材结构
按项目-任务结构
项目包括
项目目标 项目内容 信息链接 考证提示、 学习评价、 思考与练习 任务目标、 知识准备、 练习与巩固、 任务实施和问题处理等环节。
任务包括
教材特点
本书编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 学方针,结合农业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具体鲜明特点: 一、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 神。突出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发芽出苗期 幼苗期 开花下针期 荚果期 饱果成熟期
划分标准 生长特点 栽培措施 作业 1、 2、
层次分明,简单明了,合理地归纳了知识点
几点说明:
1、课前准备: 花生果实及籽粒若干;小黑板1个; 花生幼苗营养钵土壤栽培及无土栽培; 课件;学生分组(5组); 各小组花生幼苗的分发。
2、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教师讲解约5分 钟, 师生活动约35 分钟,5分钟的机动时间。
感谢您的聆听, 恳请批评指正!
花 生 的 生 长 发 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花生的一生、生育期、生育时期的概念 及各生育时期的划分标准;掌握花生各生育时期 的生长特点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花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能够理 论联系实际,总结出各时期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花生清棵这项农业技术。
课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其中讲授课占40 学时,实训课62学时,临时机动课6学时
课程知识目标
农作物生产概论,包括农作物的布局、农 作物的种植方式、农作物生产环节 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田间管理技 术、储藏技术
农作物生产新技术
能力目标
主要农作物的播种育苗技术
主要农作物的肥水管理技术 主要农作物的收获、储藏技术及田间测产、 品质鉴定技术。
50%植株出现 鸡头状幼果
1.大批果针入土形成幼果或秕果 2、营养生长达到最盛期 3、水肥消耗量耗水量达到最盛 1、营养生长日渐衰退,以生殖 生长为主。 2、根瘤停止固氮。
饱果 饱果 成熟期 成熟期
50%出现饱果 大多数 荚果饱满成熟
根外施肥,以延长叶片功 能期,提高饱果率 。
4、知识重现,加深理解
为了加深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消化,将本节课 三个任务中的问题作为巩固练习,并通过flash动画 完整再现花生5个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加深学生印象,强化学生记忆,为后面学习花生田间
管理技术做好铺垫。
5、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1、在我国北方,花生自然成熟期在9-10月,可市场上为什么 7月中下旬就有成熟的鲜食花生销售呢?你见过的可使花生提前 成熟的栽培措施有哪些?
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 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职业教育特色,并在知 识整合和内容编排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二、改革了传统章节编写,基于生产过程组织内部结构,达 到教学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把农作物生产概论作为一个
项目,下设四个任务;然后把每一种农作物作为一个项目,把每一个 管理环节作为一个任务。每一任务的学习内容从“知识准备”和“任 务实施”两个层面阐述;以了解、学会为原则组织理论知识,把实践 训练,农作物生产环节融入“任务实施”。在内容上做到了科学性、 先进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技术上,既注重常规实验技术,也吸收了 最新创新成果;既接近生产实际,又能引领生产。
感谢您的聆听, 恳请批评指正!
1、发芽出苗期 从播种到50%的幼苗 出土,并展开第一片 真叶为发芽出苗期。
2、幼 苗 期
从50%种子出苗到50%植株 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
3、开花下针期
自50%植株开花到50%植株出现 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 花针期。
4、结荚期
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 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
教材内容及结构
教材内容
本书按照“项目-任务”进行编写,共分10个项目、52个 任务。 主要内容包括:农作物生产概论、 小麦生产技术、 玉米生产技术、 水稻生产技术、 棉花生产技术、 花生生产技术、 大豆生产技术、 甘薯生产技术、 烟草生产技术以及其他农作物生产技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度以及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花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 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难
点
花生清棵技术
三、学情分析
劣势
优势
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1、学生熟悉花生这一农作物,所以容易将花生生长发育的理论 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能化抽象为直观,利于对本节课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